2025年3月5日收盘后,A股市场的投资者们正屏息凝神等待次日开盘。近期上证指数在3200点附近反复震荡,成交量持续萎缩,市场情绪如同紧绷的琴弦。而此刻,一条"明天周四或将直接大幅低开"的预测正在股民群体中快速传播。
从资金面来看,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新增投资者达283.59万户,环比增长80%,创下去年10月以来第二高值。这波开户潮与春节后市场回暖密切相关——2月份上证指数累计上涨4.2%,深成指反弹5.8%,创业板指更是走出7.3%的修复行情。新增资金的入场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撑,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短线博弈资金,加剧了市场波动性。
技术面上,当前上证指数正处于关键位置。自2月低点反弹以来,指数在年线附近遭遇明显阻力,MACD指标出现顶背离迹象,部分技术派投资者开始减仓观望。而创业板指虽在3月4日收出长下影线,但短期均线系统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存在技术性调整需求。这种多空交织的技术形态,为周四走势埋下变数。
消息层面,近期*ST中迪、*ST银江等多家公司发布退市风险警示,引发市场对绩差股的担忧。但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试点扩容至全国的政策红利正在逐步释放,宽基ETF基金增设份额的预期持续吸引长线资金布局。杭州最新发布的商业综合体升级计划中,涉及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导向,也为相关板块带来结构性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北向资金近期呈现"早出晚归"的特征。3月5日早盘净流出超20亿元,但尾盘半小时突然转向净买入15亿元,这种"T+0"操作模式反映出外资对A股的矛盾心态。与此同时,两融余额在3月4日突破1.8万亿元关口,融资客加仓方向集中在AI、新能源等成长板块,杠杆资金的活跃既助推了市场热度,也放大了波动风险。
从历史数据看,2024年四季度曾多次出现"黑色星期四"现象,但进入2025年后,随着政策托底力度加大,这种规律性波动有所减弱。当前市场更需警惕的是美股波动传导——隔夜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2%,中概股普遍回调,可能对A股科技板块形成压力。
综合各方因素,明日市场可能呈现"低开-震荡-修复"的走势。若早盘受外围影响低开幅度超过1%,需警惕恐慌盘涌出导致惯性下探;但考虑到新增资金托底效应,3050点附近或现强支撑。板块方面,建议关注受益政策利好的新质生产力概念,同时规避存在退市风险的绩差股。投资者宜控制仓位,等待市场选择方向后再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