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皇上外出巡视,其随身佩剑侍卫竟无端对皇上痛下杀手,此等场景似乎仅存于银幕虚构之中,而非尘世所能目睹。然而,世事无常,近期此类骇人听闻之事竟成真了,更令人震惊的是,它竟发生在自诩世界顶尖的美军之中。
2月12日晚,美军的核动力航母“杜鲁门”号,在靠近埃及塞得港的海域,不幸与巴拿马籍商船“贝西克塔斯M”发生碰撞。此次撞击导致“杜鲁门”号航母遭受重创,舰体吃水线以上的部分明显受损。毕竟,“贝西克塔斯M”号作为一艘长达188米、宽32米、排水量达3万吨的巨轮,其体积与经过改装的日本“加贺号”直升机航母不相上下,该商船还由日本三菱重工打造。事后,美军方面通报,航母船舱未进水,推进系统运作正常,甲板上的舰载机也未受影响,舰员均安然无恙。然而,碰撞之后,“杜鲁门”号的航速不得不从20节降至5节,即每小时仅能前进5海里,约9公里,这仅比我们步行速度略快一些。要知道,我们曾在部队时的常规行军速度为每小时6公里,由此可见,“杜鲁门号”航母确实受创严重。
为何我将“杜鲁门号”航母遭撞事件比作戏剧性的皇帝被杀?原因在于航母周围簇拥着众多忠诚的卫士,它置身于战斗群的核心,四周被多艘护卫舰紧紧环绕,保驾护航,前有先锋护卫舰开道。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的时刻,航母本体也难以受到伤害,日常更不会与外界船只近距离交锋。更甚者,美军这艘先进的核动力航母,装备了顶尖的雷达系统、自动导航系统、自动舵控系统以及预警机制,然而,“杜鲁门号”却非在战火中被重创,而是在和平年代被撞损,这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无疑是一桩轰动新闻。
同样有分析指出,“杜鲁门”号此次意在驶入苏伊士运河,然而运河宽度狭窄,仅能允许一艘船只通行,即便护卫舰数量众多,也难以环绕航母形成全面防护。此观点看似合乎逻辑,但我质疑的是,既然必须单船依次穿越,那么作为航母前行开道的先锋护卫舰为何不见踪影?莫非它们在深夜时分疏忽职守了?
这次两艘船只的碰撞事件颇为蹊跷,发生在2月12日晚上大约23点40分的时刻,彼时商船的航行速率约为6节。鉴于美国海军“杜鲁门”号拥有10万吨的庞大排水量,是“贝西克塔斯M”号商船的三倍有余,故而商船所受损毁更为惨重,船首右侧及系泊链装置遭到了严重破坏,甲板上景象杂乱无章。撞击发生后,商船的速度减缓至1节,勉强维持航行。
从地中海延伸至印度洋的区域,乃是美海军第六舰队的责任范畴,“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正是第六舰队麾下的一员。自2023年巴以冲突点燃以来,“杜鲁门”号持续在红海区域执行护航职责,频繁对也门的胡塞武装力量实施打击行动。与此同时,该航母亦屡遭胡塞武装的反击,尽管美军始终对此类袭击予以否认。此番撞船事故不禁引人遐思,或许胡塞武装之前声称的多次击中“杜鲁门”号航母及相关战舰并非虚言,可能“杜鲁门号”真已因频繁遭袭而变得麻木,对外界的攻击威胁不再那么敏锐,从而导致了如此低级的碰撞事件。简而言之,美军“杜鲁门号”航母经历了一年的攻击,又遭遇此次碰撞,目前受损颇为严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军战斗力已大幅下滑,纪律性和警觉性均大不如前,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已难以维系。
近期,美军事故频发,其频率几乎与印度军队不相上下。在同一天,一架隶属于美军的135“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湾上空坠海,两名飞行员紧急弹射后安全获救。而在1月28日,于阿拉斯加州进行训练的一架F35战机不幸坠毁,飞行员通过跳伞成功脱险。紧接着的1月29日,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发生一起严重事故,一架客机与美军的一架“黑鹰”直升机相撞,导致客机上64名乘客及直升机上的3名军人全部不幸遇难。
一支具备卓越战斗力和优良风范的军队,必然拥有严谨的组织纪律体系,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极为严苛,日常中鲜有事故发生,因为事故不仅会玷污军队的声誉,削弱部队的战斗效能,还会动摇民众的信任与士气。设想一下,若一支军队频繁发生飞机坠毁事件,它又怎会有信心和魄力驾驶飞机翱翔天际,与对手一较高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