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两天又搞了个“大动作”,他提名了一位新驻华大使——戴维·珀杜。按理说,这种提名是国际外交上的一件大事,但中国的回应却让人有点意外: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注意到有关报道”,既没有客套话,也没什么祝福。这种冷淡的态度让人不得不琢磨背后的深意。
难道中方不重视这个人选?还是说早就看透了这不过是场“政治秀”?无论如何,这种“惜字如金”的回应,倒是把特朗普的这个决定衬得更加别有意味。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一场普通的外交任命,实则暗藏玄机。中美关系从来不是靠一个大使就能改变的,但从这次中方的表现来看,特朗普的算盘恐怕很难如愿。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场不太“热情”的外交风波。
2024年12月,这个年尾的国际舞台上依旧热闹非凡。特朗普距离正式上任还不到50天,但他已经急不可耐地把自己的班底安排得七七八八了。比如,这次提名的驻华大使——戴维·珀杜,就是他最新抛出的“重磅人物”。
珀杜是前共和党参议员,号称有丰富的从政经历,还曾经跟中国企业有过来往。特朗普对他的评价也很高,说他能在中美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能“维护地区和平”。
但问题在于,这个提名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毕竟,美国驻华大使这个职位,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真的没那么关键。更何况,珀杜这个人并没有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资历,再加上他的争议性黑历史,不少人对他是否能通过参议院的确认都存疑。
再结合中美关系当前的复杂局面,这次提名怎么看都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事情的很简单。12月初,特朗普对外宣布,他提名戴维·珀杜担任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本来是个正常的外交程序,美国总统有权提名任何人担任大使,只要能通过参议院的确认。
按特朗普的说法,珀杜是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仅担任过参议员,还曾有过商界经验,甚至跟一些中国企业打过交道。特朗普认为,珀杜的这些背景能帮助中美之间建立更有效的沟通。
但中方的态度却显得异常冷淡。12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只说了一句“我注意到有关报道”。没有祝福,也没有表态,甚至连套话都懒得说。
这种态度在外交场合中并不多见,尤其是针对美国的重要提名人选。
很显然,中方对这个提名并没有太大的兴趣。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方会表现得如此“冷漠”?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考量?
从时间线来看,特朗普的提名一出,中方的冷淡回应立刻引发了外界的热议。有人认为,中方的态度反映了对珀杜的不满,也有人觉得这是中美关系降温的一种信号。但实际上,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这个提名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驻华大使的任命需要参议院的批准,而珀杜的政治生涯并不“干净”。他从商时曾因私有化操作牟利4200万美元,被股东集体起诉;在参议院工作期间,他又因为通过内幕消息买卖股票被外界称为“国会山股神”。
这些丑闻让他的提名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中方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对他的任命持观望态度。
其次,从中美关系的大局来看,美国驻华大使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早已大不如前。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主导权更多掌握在总统和国务院手中,驻华大使的工作更多是执行上层的政策,而不是制定政策。尤其是特朗普这种强势领导者,他对大使的依赖可能更少。
因此,中方也没有必要对这样的一个职位过分关注。
更重要的是,中方明白,美国的对华政策不会因为换了一个大使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的态度一直都很强硬,加征关税、施压科技产业,这些动作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一个大使寄予厚望,显然不符合现实。
提到驻华大使这个职位,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在中美关系中应该是举足轻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过去几年,美国对驻华大使的态度其实非常“敷衍”。
比如,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的任命就拖了一年多才落实。而且,他上任后的一些细节也反映出这个职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举两个例子。2022年,伯恩斯上任整整一年后,中方才正式接过他的美国国书。这种拖延在外交礼仪上并不多见,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中方对这个职位的态度。
还有一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时,在驻华大使馆召开记者会。,大使馆居然连一面平整的美国国旗都拿不出来,工作人员不得不当场熨烫。这种“乌龙”场面实在有些尴尬,也让人怀疑美方对驻华大使的重视程度。
珀杜的提名更像是一个“例行公事”。他是否能通过参议院确认,还是个未知数。即便能上任,他能发挥的实际作用也相当有限。
中方对此心知肚明,所以选择了冷淡回应。毕竟,无论特朗普提名谁,中美关系的走向都不会因此改变。
截至目前,珀杜的提名还需要参议院的表决。而中方的态度已经很明确:这个职位并不值得特别关注。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一句“我注意到有关报道”,就足以说明问题。
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次提名可能更像是一次政治表演,既是为了展示他对中美关系的重视,也是为了给国内选民一个交代。但现实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一个驻华大使的能力范围。无论珀杜是否能上任,中方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
【网友热议】。
这件事在网上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觉得中方的回应太过冷淡,有失外交礼仪;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特朗普“乱点鸳鸯谱”的一次警告。
网友“天下第一闲人”说:“一个大使而已,中方没必要太认真。美国自己都不重视,我们干嘛要热脸贴冷屁股?”。
网友“小李飞刀”评论:“珀杜丑闻这么多,参议院能通过才怪。特朗普选他,是不是考虑过中国的感受?”。
网友“清风徐来”调侃道:“中方这次的回应真是个艺术品,一句‘我注意到’,把该说的全说了,又什么都没说。”。
还有网友“南山种豆”感慨:“大使也好,总统也罢,换来换去,不过是换一种对抗的方式。中美关系的本质不会变。”。
看着这些评论,不禁让人感叹,中美关系的复杂性早已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范围。一个驻华大使的提名,真的能改变什么吗?
回到这次提名上,特朗普选珀杜担任驻华大使,真的是为了改善中美关系吗?还是说,这只是一次政治上的“秀场操作”?无论如何,珀杜的过去并不干净,他的未来也未必光明。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一个驻华大使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特朗普这种“挑人不挑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