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的“气象气球”一度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美国不断操弄,气球事件仍在持续发酵。说来有趣,在美媒炒作完中国无人飞艇是所谓的“间谍气球”后,日本也紧随其后,跟风走出一步臭棋。

日本政府一改此前“气球”不构成威胁的态度,开始积极讨论所谓应对“气球”的方针,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错,还对过去的类似事件展开重新调查,由此得出一个新结论:2019年11月、2020年6月和2021年9月在日本领空发现的特定气球状飞行物,被强烈推定为中国驾驶的无人侦察气球。好笑的是,在当初刚发现这些气球的时候,日本政府可不是现在这番态度,而是言之凿凿地认定,它们不会对日本民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由此可见,日本政客和媒体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对中国无人飞艇进行恶意炒作,无非是在配合美国遏华战略,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毕竟,日本这时翻出几年前的旧事,并给中国扣上一顶莫须有的间谍罪名,不是在跟风凑热闹,就是别有用心。

分析认为,在日本跟随美国炒作“气球事件”的背后,暗含两大目的。

其一,日本政府想借此事为自己找到增加防卫预算的理由。去年以来,日本防卫预算额度就在不断上调,岸田政府希望通过增加防卫预算,增强日本的防卫能力,发展所谓的战略打击能力。但要注意的是,防卫费增长的倒是猛烈,钱又要从哪里来?要知道日本财政赤字正在逐年扩大,通胀危机和新冠疫情,更是没有消停迹象,这些坏消息不仅让岸田政府发愁,日本民众也是怨声载道。

二月初,日本民间就发起一项万人签名活动,反对日本政府增加防卫费用支出,因为这一举措,将导致各种惠民补助政策延迟出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岸田急需一个破局“借口”,而“气球事件”恰好让他想到一个办法,简单来说,就是回避直面国内危机,将日本民众注意力转移到所谓的“安全威胁”上。通过这种方式,迫使日本民众放下自身利益,接受增加防卫预算的方案。

其二,日本政府想借炒作“气球事件”,扩充武器库存。说句实话,日本想要成为军事强国的野心早就众人皆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不仅在本土建造弹药库,部署导弹等武器,还有日本政客声称,为了保护日本领土,自卫队需要有充足的弹药和物资,并向美国采购“战斧”导弹。日本对成为军事强国这件事变得愈发“渴望”,频繁拿中国内务说事,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野心。

所以从这一角度看,日本在“气球事件”上与中国作对,不过是想给自己寻找扩大军武库的借口。根据《自卫队法》相关规定,有外国战机侵犯日本领空时,可以采取“必要措施”。而日本将中国无人飞艇与“侵犯领空”挂钩,无非是在为以后扩大自卫队的实力和装备做铺垫。

不过话又说回来,日本在扩军备战一事上不断“越界”,无异于是在给自己挖坑。二战期间,日本不仅罪行累累,更有侵略其他国家的前科,一旦重新走上军国主义复辟之路,必将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当年美国能投下两颗原子弹作为警告,不排除今后其他国家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对日本发出告诫。(吴冕)

举报/反馈

前沿分析局

631万获赞 22.5万粉丝
以独特的视角分析武器装备。
中华网旗下军事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