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海500年!南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好惊艳!
今年5月6日,国务院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为全面加强深海文物保护管理,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沉海500年 一号沉船批量珐华器惊艳天下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所载货物数量巨大,考古调查探明,船
沉海500年!被南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惊艳了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考古最新成果,经过为期一年的水下考古调查,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已经探明,并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据介绍,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首次亮相!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惊艳世界
408件(套)出水文物首次亮相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中国“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在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的区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遗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位置在海南岛东南方向海域,距三亚市大约150公里。 2023年至2024年,中国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科技创新赋能深海考古 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
2022年10月,两艘尘封了500余年的古代沉船被来自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科考队员偶然发现,船上伴有大量瓷器及珍稀原木等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沉船,分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 “根据提取出水的一些陶瓷器来看,一号沉船大概处在明代中期正德年间,二号沉船大概是弘治年间,两条船大致在一个...
#沉海500年的文物出水惊艳了#[威武]明... 来自央视新闻 - 微博
【#沉海500年的文物出水惊艳了#[威武]】明珐华孔雀绿釉莲纹带盖梅瓶,随遭遇意外的商船沉入海底,在深海低温低氧环境中“冻龄”500年。其以浅蓝釉为底,深蓝、黄、白釉描绘灵芝纹、云肩纹等花纹,雅致又不拘一格。...
尘封海底500年!我国在沉船考古中首次发现珐华瓷器
尘封海底500年,珐华瓷器惊艳出水。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琼海召开发布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海南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出水珐华瓷器,系我国在沉船考古中首次发现。500年 尘封的瓷器惊艳出水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所载货物数量巨大,考古调查探明,船货以景德镇瓷器为主...
焦点访谈丨沉睡海底500多年 惊艳亮相的“深蓝宝藏”该如何保护?_央广...
明代的红绿彩碗、青花八仙人物罐、珐华彩罐,这几件文物都来自大约1500米深的南海海底沉船。2023年开始,中国水下联合考古队对南海西北陆坡两艘沉船进行连续三次考古调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00多件文物被打捞出水,件件都令人惊艳。国庆期间,这批南海出水文物首次展出。那么这些已经沉睡多年的宝贝是怎么从那么深的水下被...
“勇士”助力!沉海500年文物惊艳亮相
近日国家文物局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考古最新成果经过为期一年的水下考古调查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已经探明并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文物考古调查过程中使用的潜水器就是诞生于无锡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据国家文物局介绍,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
文博日历丨沉睡海底500多年 就这么“水灵灵地”亮相了!
别忘了还有出水文物 沉睡500多年的“深蓝宝藏”首次公开亮相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明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南海沉船捞出了啥宝贝? 这件明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 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打捞“上岸”的从命名上就看得出来 它有多吸(戏)睛(精) 珐华+贴金+镂空=工艺精湛 ...
文化中国行丨出水即惊艳四方!一文带你了解出自南海西北陆坡一号...
在深海尘封500余年 出水时依旧色彩斑斓 可谓惊艳天下 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了解出自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的 珐华器 重生自述 不久前,冲上热搜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大家都看到了吧?我们就是在“一号船”被发现的“明星团队”——珐华器。在我们“出生”的年代,同样是作为“颜值...
深海考古大发现!揭开南海西北陆坡沉船神秘面纱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南海博物馆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介绍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的深海考古调查进展情况。在深海沉睡500余年后,两个遗址先后有900余件文物被提取出水,惊艳世人。此次一号沉船遗址遗物中瓷器占比最大,有青花、青釉、白釉、珐华、红绿彩等众多品种,其中尤以珐华釉
深海“遗珍”首次亮相!揭开历史神秘面纱
新华社海口9月28日电(记者周慧敏)在南海的深邃之处,拥有无数“海底宝藏”。28日,“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一批来自海底1500多米、“沉睡”了500多年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408件(套)出水文物首次亮相 这次展览设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
文化中国行丨联播一瞬带你看 深海考古的重磅文物多惊艳
来自海底1500多米、“沉睡”了500多年的珍贵文物,终于浮出水面。这些重磅文物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首次亮相,现场到底有多震撼?联播一瞬为你揭秘~ 监制丨彭娜 编导丨李琨 剪辑丨张斌 策划丨张雨妍 记者丨高军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惊艳揭晓:900件沉睡五百年的南海珍宝出水!
南海深海宝藏重见天日:考古团队的惊艳发现 经过500多年的静默,南海深处的沉船竟然带出了超过900件的珍贵文物,这一瞬间震撼了无数目光,仿佛时间的面纱被掀开,历史的魅力重现。这批“深蓝宝藏”的出水,不仅让人们惊叹于文物的数量与丰富性,更成为考古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次出水的文物,承载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
南海西北陆坡沉船出水文物首次亮相 再现500年前海上贸易盛景
历经500多年海水侵蚀,沉船出水陶瓷器表面多附着海泥质、铁锈质污染物,部分珐华彩和素三彩瓷器出现剥釉和伤彩的情况,金属器表面则有不同程度的锈蚀。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第一时间采取清洗、脱盐、防腐、防霉等现场保护措施,有效阻止、延缓文物因环境变化而产生损伤。此次展览专门设置了出水文物保护展示板块,观众可以...
...系从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出水-文化文物-要闻动态...
尘封海底500年,珐华瓷器惊艳出水。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琼海召开发布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海南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南海西北陆坡沉船遗址出水珐华瓷器,系我国在沉船考古中首次发现。 从沉船遗址提取出的珐华梅瓶。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
文博日历丨沉睡海底500多年 就这么“水灵灵地”亮相了!
别忘了还有出水文物 沉睡500多年的“深蓝宝藏”首次公开亮相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明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 南海沉船捞出了啥宝贝? 这件明珐华贴金镂空孔雀牡丹纹大罐 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打捞“上岸”的 从命名上就看得出来 它有多吸(戏)睛(精) 珐华+贴金+镂空=工艺精湛 孔雀+牡丹=纹饰精美 大罐“商...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出水文物首展_央广网
中新社海南琼海9月27日电 (记者 符宇群)“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27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在深海1500多米处沉睡了500多年的明代古沉船出水文物首次公开亮相。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中国“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至2024年,中国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
水下考古,如何打开海底的“时光宝藏”
近日,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考古调查队在约1500米的深水遗址中提取出水了928件(套)文物。象形执壶、珐华梅瓶、青花人物纹罐……这些在水下“封存”了500余年的“宝藏”精美亮丽,甫一出水便“惊艳了时光”。凝视着一件件精美的...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5月至6月以及9月至10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对西北陆坡两艘沉船进行了两个阶段考古调查。随着考古队员潜入深海,中国的水下考古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深海宝藏 有两种海洋生物在500年间不断吞噬着西北陆坡沉船船体的木材。海蛆钻进木头,从内部蚕食,铠甲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