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警惕!员工用扫描APP加网盘致重大泄密
国家安全部:近期某机关工作人员因贪图便利,违规使用互联网扫描软件扫描涉密会议纪要,使该文件被自动备份至网盘。但其网盘账号密码遭暴力破解,使得攻击者获取了其在3年间扫描的127份涉密文件,后泄露文件经境外社交媒体传播,造成重大失泄密事件,对我国家安全构成现实威胁。(总台央视记者王莉)来源:央视新闻 ...
转发!警惕!员工用扫描APP加网盘致重大泄密
国家安全部:近期某机关工作人员因贪图便利,违规使用互联网扫描软件扫描涉密会议纪要,使该文件被自动备份至网盘。但其网盘账号密码遭暴力破解,使得攻击者获取了其在3年间扫描的127份涉密文件,后泄露文件经境外社交媒体传播,造成重大失泄密事件,对我国家安全构成现实威胁。(总台央视记者王莉)...
转发!警惕!员工用扫描APP加网盘致重大泄密__财经头条
#员工用扫描APP加网盘致重大泄密#】#127份涉密文件传网盘遭破解泄密# 国家安全部:近期某机关工作人员因贪图便利,违规使用互联网扫描软件扫描涉密会议纪要,使该文件被自动备份至网盘。但其网盘账号密码遭暴力破解,使得攻击者获取了其在3年间扫描的127份涉密文件,后泄露文件经境外社交媒体传播,造成重大失泄密事件,对我...
浙江省通报7起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典型案例
8月25日,湖州南浔区某单位蔡某某接到上级通知,要求26日前上报相关材料,蔡某某在整理过程中,违规使用微信小程序“扫描全能王”对复印留存的1份秘密级文件进行图文识别,并通过“浙政钉”发送给同事严某某,严某某未经查看,又将文件通过“浙政钉”发送给上级单位某工作人员。事后,蔡某某受到警告处分,严某某受到...
涉密文件连环泄密,为何9人被追责?
同时,普通手机还可以与互联网无线连接,所以在普通手机通话中谈论涉密内容或用手机发送或存储涉密信息,很容易造成泄密。所以,机要秘书陈某用普通手机向领导报告涉密文件内容,借调人员严某使用微信小程序“扫描全能王”图文识别涉密文件用微信传输给他人,是违规行为。
【以案说法】坚决防止违反保密规定的“第一次”行为出现
某单位冯某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截止日期前上报相关材料,冯某在整理过程中,违规使用微信小程序“扫描全能王”对复印留存的1份秘密级文件进行图文识别,并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同事严某某,严某某未经查看,又将文件通过互联网传送给上级单位某工作人员。事后,冯某受到警告处分,严某某受到诫勉处理。
【保密宣传月】通过手机图文识别、应用扫描识别转换涉密文件泄密...
第一,加强保密知识学习,了解微信图文识别小程序、扫描王等图文识别应用app处理涉密信息的泄密隐患。 第二,加强涉密文件、资料使用保密管理。禁止使用微信图文识别小程序、扫描王等图文识别应用app对涉密文件、资料及内部文件进行识别转换,防止涉密信息泄露。 原标题:《【保密宣传月】通过手机图文识别、应用扫描识别转换涉密...
手机办公泄密案例:违规操作与保密责任
近期,某单位在互联网上发现了一份颇为“特殊”的文件扫描件。该扫描件的首页并未标明密级,而第二页则隐约可见复印痕迹。经详细比对,该扫描件与主管部门近期下发的秘密级文件内容完全吻合。移动办公广泛运用中手机用于处理工作事务带来隐患,文章通过一起泄密案件强调保密的重要性。调查揭示,这份文件是由某企业员工误...
这几起泄密案例,为部门“一把手”敲响警钟!
上述4起案件,相关内设机构负责人均被追究了管理责任,究其原因,就是对本部门保密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保密违法行为甚至失泄密问题发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思想上不重视。一些部门负责人只注重业务,不重视保密。如案例一中,借调人员初到A处时,处长...
涉密文件连环泄密,为何9人被追责?
同时,普通手机还可以与互联网无线连接,所以在普通手机通话中谈论涉密内容或用手机发送或存储涉密信息,很容易造成泄密。所以,机要秘书陈某用普通手机向领导报告涉密文件内容,借调人员严某使用微信小程序“扫描全能王”图文识别涉密文件用微信传输给他人,是违规行为。法规链接 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将普通手机等...
【廉政提醒】(214) 网络办公需警惕,“指尖任性”不可为!
近年来,除了以QQ、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图文识别小程序、手机扫描APP等也成为机关单位办公的常用工具。从近期通报的案例中发现,一些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为图方便,将涉密文件进行图文识别或手机扫描,自以为安全不会泄密,其实在拍照或扫描的过程中,涉密...
移动办公,小心泄密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一些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为图便利,自以为只要不被人看到、不传给别人,就不会泄密,也不会被发现,于是使用上述应用程序扫描、转换涉密文件,造成失控,甚至被别有用心之人获取、利用。 案例3:2020年2月,某市属企业收到1份机密级文件,该企业行政部主管将文件交彭某办理,要求其起草相关落实方案。彭某虽知涉密文件禁止...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办公泄密事件高发!机关、单位应如何做...
2024年9月9日至15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正所谓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与保密防护,一直是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然而,随着网络办公的普及,因网络导致的泄...
慎用网络办公平台,谨防失密泄密!-廉洁文化作品-南京林业大学纪委
严禁违规遮盖密级标志,使用图文识别小程序等扫描、编辑、传输涉密文件。 【画面三】 严禁使用手机应用软件对涉密文件、涉密会议活动进行拍照、录音、录像。 【画面四】 严禁使用非涉密设备处理涉密信息,或在互联网云盘中存储国家秘密和内部敏感信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发展,社交平台软件以其用户量大、操作简单...
移动办公泄密的四大类型,这些典型案例可能正在身边发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移动办公已经成为普遍的工作方式,移动办公确实为工作带来一些便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因移动办公导致的泄密案件却逐年递增,让我们通过以下四个典型案例敲响保密警钟。 ✦ 四种典型的移...
涉密文件扫描件为何在互联网上流传?
随着移动办公的普及,手机已成为众多机关单位不可或缺的工作助手。然而,部分员工为追求便捷,违规使用手机拍摄和传输国家秘密及工作秘密,从而引发泄密事件。最近,《保密工作》杂志第4期“举案说法”栏目中的案例《切不可图方便而轻保密——从一起泄密案说开去》便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近日,一份“特殊”的文件扫描...
【廉政提醒】(214) 网络办公需警惕,“指尖任性”不可为...
近年来,除了以QQ、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图文识别小程序、手机扫描APP等也成为机关单位办公的常用工具。从近期通报的案例中发现,一些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为图方便,将涉密文件进行图文识别或手机扫描,自以为安全不会泄密,其实在拍照或扫描的过程中,涉密文件已经被上传到了应用程序的服务器上,相当于是将涉密文件上传至了网络...
当心!云存储或成泄密“高发地”_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近年来,发生多起违规云存储国家秘密的案例。一些单位和个人为图方便,依靠云存储作为辅助办公的手段,违规将重要工作文件甚至涉密文件、材料上传到网盘进行储存、分享,造成严重的泄密风险。 案例1 某单位工作人员强某因工作调动,将长期积累留存的工作资料打包上传到网盘,以便日后下载使用。其中,包含机密级文件10份,秘密级...
警惕!多名公职人员因泄密被处分
【典型案例】某年2月,某县政协工作人员杨某为方便《地方志》撰写工作,在未经保密审查的情况下,擅自在单位将收集的5000余份文件资料(其中包括1份机密级、2份秘密级国家秘密)上传到某网盘,回家下载后使用。事件发生后,杨某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点评分析】百度网盘、360云盘等就像一个放在互联网上的“大硬盘...
警惕网盘成为新的泄密渠道
用网盘存储、传递、分享涉密文件资料,不仅在法律上不被允许,在技术上也是不安全的。1.网盘的安全保密受限。互联网高度的开放性,决定了它在安全保密方面的局限性。一方面,只要将涉密文件资料上传到网盘,就存在泄密的可能性。所有的网盘服务器都是24小时连接互联网,甚至部分服务器还在境外运行,具有严重的泄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