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泉委员:建议保障职工周均工时不超过44小时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休制实施近30年,但部分行业如服务业、互联网、制造业仍普遍存在单休或“大小周”工作制;探亲假、丧假等制度40多年未作调整,存在安排不够灵活、部分职工难享受等问题;微信工作群消息模糊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导致职工“假难休”“难休假”。他建议,...
众多职场人受工作群困扰,生活与工作界限模糊
众多职场人士都面临着工作群的困扰,生活与工作的界限变得模糊。微信工作群不仅成为了他们获取工作指令的渠道,更在无形中延长了他们的工作时间。一些人甚至感觉,在微信群里,工作的界限被轻松打破,原本8小时的工作时间,如今变成了24小时、365天不间断。这种无休止的群消息提醒,使得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失去了应有的界限。
5000元工资46个工作群,打工者为“群”所困怎么破?
工作不同,情况各异。但大家对工作群话题反应强烈的背后,其实是打工者对“始终在线”“时刻被群消息轰炸”的普遍痛感。随时随地可能被@,只要提示音响起,便“心头一紧”。各种通知不断,各种“收到”刷屏,看上去是动动手指,但反复累加,屏幕背后往往有难言的压力。客观来说,基于即时、便利等特点,“拉个群”...
吐槽| 微信,抹杀了生活与工作的界限
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说:“微信给我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无奈,自从单位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工作要求就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出现在手机上,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各种通知不分白天深夜地在工作群里发,收到后还必须立即回复。每天除了上班关注微信工作群,下班后还要继...
工作群泛滥成灾,职场人寻求“离线”解脱
春节将至,她试图将与宝宝的合影分享给远在江西老家的父母,然而在翻阅了无数个群组后,才终于找到家庭微信群。“工作群侵占生活空间”的现象并非俞欣一人所独有。下班后和节假日期间,不断弹出的微信工作群消息通知,使得越来越多的职工难以区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微信等社交工具为职场管理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给职场...
打工者面临的工作群困扰与隐形加班问题探讨
当前,许多职场人士都面临着“随地切换工作模式”的困境,即便下班后也需回复工作消息,甚至在家中也要处理线上工作。有人戏言自己身处600多个工作群中,全天候待命,这种“隐形加班”现象,使得工作时间与个人生活界限模糊,导致职场人士在不经意间陷入过度加班的境地。打工者为“群”所困怎么破?可以加班,但绝非无限...
莫让一个“@”模糊职场人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试想,当职场人的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不清时,不仅会影响职场人的情绪与生活,而且无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甚至让职场人陷入内耗,产生对工作的“惯性疲倦感”,打压职场人的工作积极性。从长远来讲,也很容易让一个公司的管理运行陷入死循环,对于公司的发展无异于是一种慢性损耗。职场人“隐形工作”的权益亟需得到...
“600个工作群”刺痛了谁
此外,很多临时性的事务也在群内通知,很多不相关的人也被裹挟着读消息回消息。这与大家经常吐槽的“陪会”,其实是一个性质。凡此种种,对工作时间、精力都是相当的损耗。二则,模糊工作休息边界。今天,我们的工作节奏紧凑而繁忙,加班也是常有的事。诚然,工作之上难免会遇到急难险重任务,临时被工作微信召唤也...
工作群困扰众多人的日常
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关于工作群的吐槽。这些吐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群模糊了上下班的界限,使得员工在下班后仍需随时待命,处理群内消息,甚至在周末和法定假期也难以摆脱工作的束缚。这种“潜在工作状态”无疑加剧了员工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渴望放松的同时,又担心被误解为对工作的不负责任。
众多工作群与“弹性工作”带来的困扰
这种群多的现象,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在当下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固定时间上下班已成为一种奢望。下班后,我们依然无法摆脱工作的束缚。微信、钉钉、飞书等线上办公工具,虽能让我们实现“随时在线”,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也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作时间侵占了我们的生活空间,降低了...
“24小时待命”,职场人为“群”所困怎么破?
“我的生活被工作群给淹没了。”俞欣置顶的微信工作群多达56个。对于从事门店督导、每天“万步走”的她来说,比巡店之路还要漫长的,是在各种群聊里“爬楼”。为群所困的职场人不止俞欣一人。下班后、节假日期间,那些随时弹出来的微信工作群消息提醒,使得越来越多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没有了界限。被群“吞没”...
微信工作群:工作与生活的模糊界限
在数码化的背景下,微信工作群已成为广大工作人群必须面对的日常环境。本可提升沟通和工作效率的它,却不尽如人意地演变为无休止的工作时间和无处不在的压力源泉。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这种狂轰滥炸式的工作信息已经让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界限变得异常模糊。近年,微信工作群被广泛应用于职场,然而,由此引发的困扰也随之...
当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日渐模糊,一批职场人试图寻找“新支点”
如今,美的社团协会囊括了篮球、羽毛球、摄影、歌舞、乒乓球、游泳、极限运动中的潜水、滑雪、滑板、机车等等社团组织,人数最多的歌舞协会有近五百人。在工作和生活界限日益模糊的今天,社团,让这里的职场人得以找到一个能够自洽的新场域,让所有人抛掉身份和年纪,抵达属于自己的灵魂部落,并且享受其中。
居家办公的真相: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
首先,居家办公让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都模糊了。本来下班回家是想放松的,但一看电脑就在眼前,工作的事情就自然而然地涌上心头,想放松都难。再者,居家办公真的得靠自觉。没有同事和上司在身边,有时候我就容易偷懒,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说实话,这种自律的挑战真的让我挺头疼的。
现代职场中的困扰:工作与生活难以分明,下班自由成奢望
25岁的张悦,在去年毕业后便踏入了一家影视公司,怀揣着满腔热情,准备在工作中大展身手。然而,她很快发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难以区分。工作日的夜晚,周末的闲暇,领导的微信或电话常常将她从放松中拉回工作状态。每当未能及时回应,便会面临领导的催促与询问。有一次,张悦因洗澡未接听领导的来电...
劳动者为“群”所困何时休 - 热点评论 - 舜网新闻
生活被工作群所淹没是很多职场人共有的痛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形色色的工作群多,需要劳动者时刻关注,从海量的信息中查看与自身工作相关的信息,碎片式消耗精力;二是工作群作为工作指令的载体,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模糊生活与工作的界线,挤占了劳动者休息的时间,催生出“隐形加班”的困扰,侵害了劳动者的...
想休假休不了?忙了五天还没周末?代表委员来支招!
数字技术模糊工作与生活边界,微信工作群消息等变相侵占休息时间,导致“假难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姜耀东的感受来自身边的事例。“一些互联网公司职工,项目紧张的时候常常加班,别说休年假,就连双休都很难保证。有的企业设置了特别烦琐的请假手续,职工想休假比较困难。”全国政协委员、四川...
外派生活: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模糊
最近两周,我明显感受到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这种感觉让我有些无力。🌍首先,环境的闭塞感让我无法看到园区外的风景。出差的国家环境较差,大环境也比较危险,基本上就是办公室、宿舍和食堂三点一线,没有其他去处。🏠其次,人际圈的狭窄也让我感到困扰。工作和生活是同一群人,没有工作生活平衡(WLB),...
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的利与弊
“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八小时以外是属于我私人的时间,我是绝对不会带着工作回家的。”有位网友曾经的信誓旦旦,不仅打了脸,居然还享受着两者兼顾带来的好处。 网友没孩子前,愿意哪潇洒潇洒,有了孩子后,更多是希望有一份时间自由的工作,真真将工作和生活兼顾起来。最终,她决定从事自媒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