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负责人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获刑
但行业淡季就这样放弃上门的业务,又未免有些可惜,于是,唐某决定直接编造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数据出具约5000份报告,最终以每个点位130元的价格非法获利65万元。 由于此类检测专业性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人难以辨别,所以唐某伪造报告的事一直没被发现。2024年7月,公安机关在对掌握的线索进行侦查后,将唐某抓获归...
...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然而,竟有机构罔顾法律要求和职业操守,默许甚至组织员工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半年多时间就出具85份“假报告”,违法获利157.9万余元。历经南京法院一审、二审,这起全省首例环境监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近日落下帷幕。因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白某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判处罚金100万元,并追缴违法所得;3名...
警示|一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47份,违法获利79万余元
作为取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有权出具盖有CMA标识、具有社会公信力的检测报告,但他们却在采样、实验、报告编写等环节弄虚作假、偷天换日,出具虚假环境检测报告共计47份,违法获利79万余元。经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分别判处被告单位杭州市H检测科技有...
“环评报告造假”入刑第一案:近千份报告均为伪造,涉及上百个行业
持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的靳某燕“挂靠”在J公司,收取J公司“挂靠费”人民币3.5万元。然而,靳某燕并未实际参与具体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审核和签名,还按照林某鑫的要求提供个人生活照片,用于伪造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到项目现场踏勘的证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林某鑫等人招揽业务,在靳某燕等环评...
“环评造假”入刑第一案被列典型:近千份报告系伪造
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期间,被告单位H检测公司为招揽客户、提升效益,通过篡改、销毁原始记录,篡改、编造检测数据等多种方式,在开展环境检测业务过程中弄虚作假,为部分客户出具内容虚假的环境检测报告共计47份,违法所得79万余元;其中2021年3月1日后出具的虚假环境检测报告共计43份,违法所得42万余元。被告人徐...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
在确定量刑起点的基础上,根据非法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①非法经营数额在 500 万元以上,未达到 5000 万元的,每增加 85 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超过 5000 万元的,超过部分每增加 750...
...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的检验检测报告,既是企业履行环保义务、优化生产经营的重要参考数值,也是行政机关作出防污治污决策部署的科学依据。然而,竟有机构罔顾法律要求和职业操守,默许甚至组织员工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半年多时间就出具85份“假报告”,违法获利157.9万余元。历经南京法院一审、二审,这起全省首例环境监测...
伪造公文获利5万元判多少年-法律知识|华律网
伪造公文获利5万元属数额较大,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量刑会考虑多种因素,司法机关综合全案考量确保公正,该行为将面临严厉制裁,当事人应配合调查争取从轻。具体详细内容和华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两高”《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 扣缴义务人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依照前款规定。 第三条 纳税人有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的逃避缴纳税款行为,在公安机关立案前,...
【风险提示】公安机关提醒了:千万要小心这些“盗抢骗”的把戏
近日,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成功破获伪造入学转学手续系列诈骗案5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洋,涉案金额25万余元。 2018年8月,晋中城区分局安宁派出所民警在工作摸排中发现有人以办理入学转学、幼儿入园为幌子骗取他人钱财。城区分局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经过20多天的摸排走访证据固定,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刘某洋,9月18...
首起!查获虚假审计报告40余万份!37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网络制售虚假...
这样的一份报告,价格少者几百元,多则几千元,相比于正规的审计报告便宜很多,因此很受小微企业、中小企业等客户欢迎。 消化雪片似飞来的订单 因为出报告快、价格便宜、不需要提供各种报表,左某兄妹网店的生意应接不暇,仅1年多,他们便接单3万余份,获利5000余万元。他们还在多地开设分公司,这才消化掉雪片似飞来的...
以案说法|四人伪造并出售环评文件获利被判刑
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林某某等人在靳某某和蒋某某未参与任何编制环节,公司未开展任何环评工作的情况下,伪造环评工程师签名,将盖有甲公司、乙公司印章的环评报告资质页,通过被告人汪某、谷某某等中介人员出售给他人,共形成虚假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927份,获利共计79.91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沦为“污染帮凶”?全省首例!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的检验检测报告,既是企业履行环保义务、优化生产经营的重要参考数值,也是行政机关作出防污治污决策部署的科学依据。然而,竟有机构罔顾法律要求和职业操守,默许甚至组织员工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半年多时间就出具85份“假报告”,违法获利157.9万余元。历经南京法院一审、二审,这起全省首例环境监测...
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元 职称“免试评定”这样诱导受害人
警方介绍,为了骗取受害者的信任,犯罪嫌疑人还特意伪造了预审通过的图片。销售人员和受害人沟通时,会虚构一张“建筑职称工程初审通过”或“教师资格证初审通过”的图片发给受害人,让受害人相信初审已经通过,下一步可以正常评比。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元 警方提醒:遭遇诈骗及时报案 经过调查,办案民警掌握了这四家公司的...
5000余人被抓!公安部公布10起典型案例
三、浙江温州公安机关侦破许某某等人编造谣言引流案。温州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许某某等人设立公司,招募网络写手组建洗稿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翻炒旧闻,导致大量不实信息在网上扩散传播,非法获利200余万元。目前,温州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四、江西抚州公安机关侦破邹某某等人网络敲诈勒索案。抚州公安机关网安...
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医院检查病历获利5000元怎么判
针对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并因此获利5000元的情况,以下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的详细分析: 一、罪名认定 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此罪行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破坏了社会管理秩序。法规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
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造假:3名主管获刑,公司被罚没250万余元
然而,竟有机构罔顾法律要求和职业操守,默许甚至组织员工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半年多时间就出具85份“假报告”,违法获利157.9万余元。历经南京法院一审、二审,这起全省首例环境监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案近日落下帷幕。因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白某环...
刑辩关注 | “两高”刚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
第十六条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税额二十万元以上的,或者二十份以上且票面...资金回流等方式,利用11家公司对外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从中收取票面金额0.5%-1.5%的好处费,获利共计340...刑辩学术 | 吴庆棒:...
“两高”《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五条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依照本解释第十四条的定罪量刑标准定罪处罚。 第十六条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税额二十万元以上的,或者二十份以上且票面税额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获刑!某环境监测中介机构6名采样员一年半出具三千余份报告引怀疑
某环境监测中介机构6名采样员一年半出具三千余份报告引怀疑 编者按2015年2月5日,环保部印发《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随着第三方监测市场的逐步开放,监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