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少10天!
由于庚日的循环周期为10天,这使得初伏和末伏的时长固定为10天,中伏则可能是10天或20天,从而导致三伏天的总时长在30天到40天之间波动。 具体到2025年,夏至是6月21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6月30日(庚午日),第二个庚日为7月10日(庚辰日),第三个庚日,也就是入伏的日子,是7月20日(庚寅日)。7月20日为近十年最晚入伏日。 所以,202
近十年最短三伏天来了!今年三伏天“缩水”10天,真的会少热10天吗?
近十年最短三伏天来了!今年三伏天“缩水”10天,真的会少热10天吗?
三伏天突然缩水!今年少10天?网友:热得更狠了?
很多人以为三伏天固定40天,其实它像个“弹性胖子”——最短30天,最长40天。今年能少10天,全因老祖宗的“天干密码”变了卦。按传统干支纪日法,三伏天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立秋后首个庚日结束。今年夏至是6月21日,第三个庚日落在7月20日,立秋是8月7日,立秋后首个庚日是8月9日。中间的中伏本应2...
7月20日正式入伏 近十年来最短"三伏天"来了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
虽然相较于“长三伏”少了10天,但炎炎烈日下,暑热的威力可一点不减。 “三伏”的天数与庚日的循环周期相关 2015年至2024年的三伏天都是40天,今年为什么是30天呢?来看专家的解读。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美丽:今年三伏从7月20日开始,8月18日结束,一共30天。2015年到2024年这10年,三伏天...
十年罕见!三伏天“缩水”10天,专家提醒:热力不减反而更猛
- “贪凉”容易引发脾胃问题。三伏天酷热难耐,很多人就离不开冷饮、空调,但这样容易让脾胃受寒,进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还可能为冬天的慢性病埋下隐患。- 情绪波动大,心血管意外高发。高温天容易让人烦躁、紧张,这些负面情绪会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引发心血管意外,必须格外小心。防暑记住“四字诀”:避、补、...
30天炙烤模式开启:今年三伏为何比往年少了10天?
这事儿得从老祖宗传下来的算法说起。三伏天不是随便定的,要看"庚日"这个老黄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入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算末伏。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只有4个庚日,中伏就缩成了10天,整个三伏自然跟着变短。可别以为天数少就能轻松过关。今年入伏特别晚,农历都六月二十六了,老话管这叫"晚入伏旱了田"。更绝...
今年三伏天为何少10天?40天变30天,会更凉快吗?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今年夏天会更凉快呢?答案是:你想得太多了!三伏天的“标签长度”和“体感炎热度”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夏天的酷热程度,是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大型天气系统决定的。即使三伏只有30天,高温桑拿天也可能一个都不会少,更别提还有“秋老虎”在后面等着呢!所以科学防暑,才是硬道理:及时补水,...
十年首现!2025三伏天骤减10天,冷夏VS热浪谁将主宰今夏?
这个变化带来的影响比想象中要大。农业专家张建国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三伏天缩短10天,意味着极端高温持续时间可能减少,对农作物生长总体是利好消息。从数据上看,往年40天三伏期间,全国平均气温通常在32-35度之间波动,而30天的三伏年份,这个数字往往会下降1-2度。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模型...
爱读|三伏天缩水10天!今年只有30天!有何说法?原来是这样
二、为什么今年三伏天只有30天?2025年的三伏天之所以比往年短,主要是因为中伏只有10天,而非常见的20天。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夏至和立秋之间的庚日分布:2025年夏至:6月21日(庚寅日)立秋:8月7日 初伏:7月11日(庚戌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中伏:7月21日(庚申日,夏至后第四个庚日),但下一个庚日(7...
三伏贴调整一下!罕见“短伏年”来了,中医专家提醒
今年三伏天少了10天 但冬病夏治疗程已足够 “虽然今年的三伏天比去年整整少了十天,但从冬病夏治的疗程上来说已经足够,不会有太大影响。”韦丹介绍,今年三伏虽短,但高温可能更为集中、持久,热力不减反增,因此疗效不受伏期天数变化影响。以三伏贴为例,药物通过穴位渗入经络输布全身,其疗效关键在于“天时...
今年三伏天仅30天,老人说今年入伏10年不遇,有何说法?
一、三伏天变短,高温却更“卷”今年三伏天从7月20日持续到8月18日,总共30天,比往年少了10天。 按理说时间缩短,高温该“收敛”些,气象数据显示,全国多地极端高温反而更频繁。 比如华北、黄淮地区,预计高温日数比常年多5-7天,地表温度甚至能飙到50℃以上。为什么天数少了反而更热? 关键在“热量堆积”
今年三伏仅30天?十年罕见!有何说法?
标题:今年三伏天竟只有30天?十年罕见!背后藏着什么玄机?正文:“今年三伏天怎么这么短?”最近,不少人在翻看日历时发现,今年的三伏天竟然只有30天,比往年的40天整整少了10天!这可是近十年来头一遭。难道今年的夏天会凉快些?别急着高兴,气象专家提醒:三伏天短,不代表暑热会打折!三伏天为何“缩水”?三...
三伏天缩短 高温威力并不减
原标题:三伏天缩短 高温威力并不减 昨天正式进入三伏天,但一场大雨送走了北京的暑气,带来清凉。今年的三伏天从昨天开始,到8月18日结束,一共30天。相比前几年,今年入伏相对较晚,天数也比前几年的“加长版”三伏天少了10天,这是否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比较好过?
今年的三伏天少了整整10天,冬病夏治有什么讲究?全国名中医这么说
今年的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重点小心哪些疾病?夏日养生方案是否要作出调整?冬病夏治时要注意什么?潮新闻·钱江晚报邀请浙江中医药潮鸣智库专家、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在内的多位相关领域医生带来应季提醒。三伏天虽然少了10天 但冬病夏治疗程已足够 中医素有“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
今年三伏天为何,缩水,10天?专家揭秘罕见高温新变化
三伏天"瘦身"记 今年7月20日入伏那天,老黄历翻出了新花样。按照"夏至三庚数头伏"的老规矩,今年三伏天硬生生从往年的40天压缩到30天,活像被抽掉肋条的排骨。气象局的专家们推了推眼镜说,这种"缩水版"三伏天在近十年都算稀罕物。可别以为天数少就能偷着乐。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白纸黑字写着,副热带高压这个"...
三伏天竟 “缩水” 10 天?专家揭秘罕见天象玄机
“热辣三伏少一半!为啥突然变短了?”【反常三伏:30 天高温挑战打破十年纪录】2025 年的夏天,全国网友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本该 “超长待机” 的三伏天,今年竟只有30 天!初伏从 7 月 20 日到 7 月 29 日,中伏 “缩水” 到 10 天(7 月 30 日 - 8 月 8 日),末伏 8 月 9 日至 8 月 18...
有玄机、有讲究!今年三伏天10年难遇,时间缩短了10天只有30天!
## 打破十年魔咒!2025三伏天竟缩水10天,玄机何在?>炎夏缩水是福是祸? >2025年三伏天仅30天,打破十年“超长待机”魔咒! >最晚入伏撞上“秋包伏”,古人避暑智慧暗藏生死玄机—— >这罕见的“短三伏”,究竟是身体福音还是健康陷阱?**一、三伏大缩水!30天背后的时间密码**热浪即将改头换面!2025年...
今年三伏天很特殊,10年罕见,最短伏天
今年三伏天不一般!10年一遇的“短命三伏”,真的会更热吗?“今年这三伏天,咋这么短?”小区里的张大爷摇着蒲扇,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他掰着手指头数:“7月20号入伏,8月19号出伏,满打满算才30天,比往年少了整整10天!”没错,今年的三伏天确实有点“缩水”,堪称十年一遇的“短命三伏”。按照...
少了10天的三伏天更可怕?这几个“偷阳贼” 比高温更“要命”!
再过几天,2025年的三伏天就正式开始了。今年的三伏天比往年少了10天,重回30天标准时长。看似周期缩短了,但湿热缠绵难解、寒邪深伏难透的特殊格局,让今年的三伏天面临着更严峻的养阳挑战。 ■ 2025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7月20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