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海关总署介绍,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不断增强。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 吕大良:中国和东盟10国人口加起来超过20亿,约占全球的1/4,双方的开放融合、共同发展,持续释放了市场潜...
海关: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增长1.4%。中欧经济高度互补、利益紧密交融,推动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至16.6%。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不断增强。一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
「智库圆桌」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
进入21世纪,东盟秉持开放的经济政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商品、服务、投资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经贸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联系日益紧密,经贸合作互利共赢,成果显著。 制度安排协同效应增强。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商谈和建立的自贸区,也是东盟的第一个自贸区,自2010年全面建成以来,已...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
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1) 三江是___,___,___
携手前行 中国东盟合作共赢
供应链互联互通的相关规则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强化规则制订,在关键原材料、矿产资源、重要中间品等方面建立可依赖的合作机制,确保供应链以更低成本实现顺畅联通,能够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李 宁 ...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互惠共赢
中国投资不仅涵盖基础设施、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化工产品等制造业领域,还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不断发力。2024年9月,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在数字和绿色经济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中方已与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以及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签署了《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 产业互补性强:中国在电子、汽车、机械等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大部分产能处于中端及中高端水平。而东盟国家在劳动密集型等中低端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双方优势产业之间具有较强互补性。 4.增强区域经济韧性 •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化遭遇冲击挑战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亚太经济一...
以互联互通推动中国东盟互惠共赢_中国网
在东盟国家,鲁班工坊、现代工匠学院等项目持续受到欢迎,“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逐渐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式。中国还与东盟成立医院合作联盟,并提出了加强卫生健康合作的五条倡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一个更加开放的贸易区将促进互利共赢。”正如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老挝代表永·占塔朗西所说,中国与...
国家统计局:尽管面临关税等制约,中美贸易依然互补性强
我国和东盟国家的贸易保持较好态势。从今年情况来看,我国和东盟贸易持续增长,前两个月,我国和东盟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尽管面临关税提高等制约因素,中美贸易互补性强的特点继续显现,货物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前两个月,我国与美国的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5%。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吴娜 ...
做大贸易“蛋糕”,中国与东盟如何发力?
对于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建议,首先,要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持续优化结构。中国与东盟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正在不断调整,意味着各自的比较优势、合作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需要因应变化加速优化贸易结构,使得双方的经济产业优势、资源禀赋优势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来。
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国与东盟比邻而居,多年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密切合作、携手前行,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也不断增强。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我国与东盟共同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报告称:海南省与东盟成员贸易互补性不断增强
中新网海口10月19日电(记者 王子谦)2023年东亚商务论坛19日在海口开幕。海南省贸促会在会上发布《海南省与东亚国家贸易报告(2023)》(简称《报告》)显示,海南省与东盟成员的经贸合作稳步发展,出口、进口同步增长,贸易互补性不断增强。《报告》介绍海南省与东盟成员贸易规模变化情况。在进出口方面,2012-2021年海南...
中国与东盟经贸互补性强
简单理解,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产业中双方国家互有不同质的商品的贸易往来。中国和东盟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中呈现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依存度最大,是一段时间内最有互补发展潜力的产业。 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东南亚的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也不断扩大,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
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
进入21世纪,东盟秉持开放的经济政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商品、服务、投资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经贸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联系日益紧密,经贸合作互利共赢,成果显著。 制度安排协同效应增强。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商谈和建立的自贸区,也是东盟的第一个自贸区,自2010年全面建成以来,已...
全文丨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新华网
在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双重推动下,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成果丰硕。RCEP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制度化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与规则协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结构性深化,重塑区域分工体系,促进产供链韧性增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成员国产业互补与协同发展提供机制支撑。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
海关总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实质性结束__财经头条
吕大良表示,我国与东盟比邻而居,多年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密切合作、携手前行,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也不断增强。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互惠共赢
中国投资不仅涵盖基础设施、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化工产品等制造业领域,还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不断发力。2024年9月,中国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在数字和绿色经济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中方已与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以及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签署了《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
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 - 江苏省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
进入21世纪,东盟秉持开放的经济政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商品、服务、投资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经贸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联系日益紧密,经贸合作互利共赢,成果显著。 制度安排协同效应增强。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第一个对外商谈和建立的自贸区,也是东盟的第一个自贸区,自2010年全面建成以来,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