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何时“回家”?其子正式向大陆申请迁葬安徽故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已故抗日名将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近日透露,已正式向大陆提出申请,希望能将其父孙立人的遗骨迁回安徽故里安葬。此事在岛内引发关注。 台湾《中国时报》27日称,孙立人的棺柩暂厝在台中东山墓园,迄今尚未入土。孙天平2015年受邀赴大陆出席九三阅兵时,就曾透露计划将父亲遗骨迁回老家安徽,并表示“落叶
抗日名将孙立人去世35年没入土!儿子申请迁葬安徽,岛内吵翻了?
“35年了,我爸的棺木还在台湾暂厝,这次我一定要让他回安徽老家!”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抗日名将孙立人的次子孙天平,正式向大陆提交了迁葬申请,这事一曝光,不光两岸网友关注,连台湾岛内都吵成了一锅粥。有人说“别被当统战工具”,也有人喊“落叶归根,该尊重老人遗愿”。咱先捋捋:孙立人可是抗战时期...
抗日名将孙立人,棺椁35年未入土 ,儿子九三阅兵后提迁葬
这是抗日名将孙立人的最后归宿,也是一个未完成的遗愿。 2025年九三大阅兵,他的儿子孙天平作为观礼嘉宾现身天安门,再次提出要将父亲的棺椁运回安徽老家下葬。 仁安羌的枪声——一战成名天下知 1942年4月18日凌晨,缅甸仁安羌。 枪声在丛林中炸响,孙立人亲自端着冲锋枪,带着113团的士兵们冲向日军阵地。这一刻,距离...
35年,还没有入土!看完阅兵,孙立人将军后人提出真诚请求
我站在台中北屯区大坑东山墓园里,看着那具黑色大理石包裹的棺椁直挺挺躺在水泥台上。 三十五年风雨侵蚀,墓碑上的"孙立人"三个字早已斑驳,四周杂草长得比人还高。 来扫墓的老兵们颤巍巍跪在碎石地上,有人掏出泛黄的相片贴在棺椁上——那上面是1945年缅甸丛林里,年轻将军举着望远镜指挥作战的模样。"不葬大陆,...
35年未归故土,阅兵现场孙立人家族提出灵柩归乡新计划
“等待回家的将军,棺不入土已35年,会有终点吗?”2025年9月,抗战胜利纪念阅兵落幕,北京天安门广场,一个身影未随人群散去——孙天平,抗日名将孙立人之子。他带着全家人的期盼,首次公开表达将父亲灵柩迁回安徽的心愿,据澎湃新闻报道,这一决定背后载着数十年的家族执念。孙立人逝世于1990年,自那年,其棺椁一直...
实锤!抗日名将孙立人,棺椁 35 载未下葬,其子于九三阅兵后提议迁葬
儿子为迁葬奔走20年:政治隔阂成最大阻碍 孙天平现任台资企业区域总监,在合肥投资建厂。一边推动半导体技术引进,一边为父亲归乡努力。2015年九三阅兵,他首次以抗战将领后人身份观礼。2025年再次赴京,公开呼吁迁葬:“父亲思念安徽老家。”庐江故居已修缮完成,纪念园区规划仍在推进。但流程卡在两岸政策协调环节。台湾当...
抗日名将孙立人灵柩 35 年未安葬,其子九三阅兵后请迁葬
台中墓园的黑色大理石棺椁已经停放了 35 年,至今未入土。棺椁主人孙立人是抗日名将,他的次子孙天平在 2025 年九三大阅兵后再次提出将父亲棺椁迁回安徽老家的请求。这个看似简单的迁坟诉求,背后交织着历史、政治与家族的复杂脉络。孙立人的军事生涯始于 1942 年缅甸仁安羌战役。当时英军 7000 余人被日军第 33 师团...
孙立人高龄辞世,棺葬延宕三十五载,儿子九三阅兵后正式申请迁葬新墓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他的次子孙天平来到阅兵现场,随后与兄长启动“迁葬庐江”计划;十年间,他们规划纪念园、奔走跨海沟通,去缅甸看远征军墓园,去上海看淞沪纪念馆。2025年,孙天平再次赴京观礼,又回到庐江老屋前落泪,说父亲最念叨的就是回家。前文埋下的问号在此刻有了答案:不是矫情,是信念;不是作秀,是...
抗日英雄孙立人遗体35年未安葬,儿子九三阅兵后决定迁葬
孙立人将军,抗战时期在国际上声誉非常高的中国将领之一,1900年出生在安徽庐江,后来就读于清华大学,主修土木工程。后来被派到美国留学,毕业于那所被称为“南方西点”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抗战时,孙立人带领中国远征军去缅甸作战。1942年4月,他率领新38师113团,在仁安羌以不到一千人的兵力,成功击退了日军的数倍...
抗日名将孙立人逝世多年未下葬,棺椁35年未入土,儿子九三阅兵后提...
家属以此为道德约束,决定不轻率下葬,于是灵柩被放在高台的玻璃罩里,像展品一样展示:墓地环境简陋,周围无人把守,几块破旧石碑、风吹雨打的藤蔓,清明也少人来祭拜。孙家提出过多种迁葬方案:安徽合肥的祖籍地、广州黄花岗或忠烈祠与远征军合葬、南京抗战纪念地附近安放三选一。每一选项都遇到现实阻力:合肥缺乏...
2025年抗战胜利阅兵之后,孙立人将军灵柩仍未入土,他的次子孙天平...
2025年抗战胜利阅兵之后,孙立人将军灵柩仍未入土,他的次子孙天平在庐江老家提出将父亲迁回安徽的请求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刚刚结束,广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去。有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还站在原地。他叫孙天平,是抗日名将孙立人的次子,受官方邀请来观礼——身份是台湾代表人士,也是著名抗战将领的后人。那天
抗日名将孙立人遗体悬棺三十五载,儿子九三阅兵后请求迁葬
好多前来祭拜的军迷、学生,甚至都找不着确切的地点。孙天平作为孙立人的次子,这些年一直在为父亲到处奔走呼吁。他希望父亲能落叶归根,回到故乡安葬。他列出了三个可能的迁葬地点:一个是安徽合肥的祖籍地;一个是在广州黄花岗或忠烈祠一带,和远征军合葬;还有一个考虑是在南京抗战纪念地旁边,让后人方便缅怀。可这...
回顾:孙立人棺椁尘封35年未下葬,儿子参加九三阅兵后,提出迁葬请求
这份遗言使得孙立人的骨灰长久地安放在墓碑之上,已逾35载,至今尚未得到安葬。在2025年的九三大阅兵中,孙立人的子女孙天平荣幸受邀出席,以嘉宾之姿登临观礼台。随后,他亦再次表明心迹,计划将父亲的骨灰安葬于安徽的故乡。抗日名将 孙立人,庐江人士,出身于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孙熙泽之家,自幼便展现出聪慧与远大志向。
抗日名将孙立人遗体35年未安葬,九三阅兵后子孙提出迁葬方案
许多前来祭拜的军迷、学生,甚至都很难找到确切的地点。孙天平作为孙立人的次子,这些年一直在为父亲奔走呼吁,希望他能归根落叶,回到故乡安歇。他提出了三个可能的迁葬地点:一个是安徽合肥的祖籍地;一个是广州黄花岗或忠烈祠一带,与远征军合葬;还有一个是考虑安放在南京抗战纪念地旁边,方便后辈缅怀。不过这三条...
抗日英雄孙立人遗体35年未安葬,九三阅兵后儿子提出迁葬方案
不少前来祭拜的军迷、学生,甚至都找不到确切的地点。孙天平作为孙立人的次子,这些年一直拼命为父亲奔走呼吁,盼望父亲能归落故乡,安葬于故土。他提议的迁葬地点有三个:一个是安徽合肥的祖籍地;一个是在广州黄花岗或忠烈祠一带,与远征军一同安葬;还有一个是打算放在南京抗战纪念地旁边,供后人缅怀。这三个方案...
孙立人遗愿35年未解!阅兵后其子再提迁葬诉求,两岸如何推动落地成...
先说背景。孙天平2015年也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当时是以台湾代表人士、抗战将领后人身份受邀。今年再次受邀,他看着受阅部队走过,心里很激动。接着他对媒体说,父亲如果能“回归部队安眠”,是最大的荣耀。然后就把迁葬诉求正式递了出去。再回头看这位父亲。孙立人1900年生于安徽庐江,清华大学土木工程毕业。之后...
抗日名将孙立人遗体35年未入土,九三阅兵后儿子提出迁葬
好多来祭祀的军迷、学生,甚至都找不着准头。孙天平作为孙立人的次子,这些年一直在为爸爸四处奔走、呼吁。他希望父亲能归隐故乡,安葬在故土上安息。他提出了三个可能的迁葬地点:一个是安徽合肥的祖籍地;一个是在广州黄花岗或者忠烈祠附近,和远征军一同安葬;还有一个是考虑放在南京的抗战纪念地旁边,让后人可以缅怀...
抗日名将孙立人,棺悬35年不肯入土,儿子阅兵后请父归葬
如今,孙天平再次提出父亲迁葬的请求,这份等待显得更为迫切。他提出了几个可能的地点:安徽合肥的祖籍之地,或是广州的黄花岗,与远征军的弟兄们葬在一起,再或是南京的抗战纪念地。然而,每个方案都面临着现实的难题。合肥不具备国家级的纪念功能;广州市区寸土寸金,难以扩建;南京的纪念地则重在展览,不设私家墓园...
抗日名将孙立人,棺椁35年未入土...@钦点历史的动态
抗日名将孙立人,棺椁35年未入土 ,儿子九三阅兵后提迁葬 2025年9月,孙立人之子孙天平在观摩盛大的抗战胜利日阅兵后,再次郑重请求将父亲棺木从台湾运回安徽庐江安葬。 这位被誉为“东方隆美尔”的抗日名将,自1990年逝世至今棺木仍停放在台中果园,恪守着他“不葬大陆,棺不入土”的遗言。 三十五载春秋过去,一代名将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