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相伴,航天工匠与800吨“伙伴”的神舟之约
翻到最新一页,他记下:10月24日,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垂直转运任务圆满成功,设备运行参数正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站在发射台控制间门口,看着眼前的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高仁超感触很深。21年里,这个800吨的“伙伴”托举着十余艘神舟飞船、十余枚长征火箭升空,而他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记下了无数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一位工匠的手感守护千钧之重
在中国载人航天迈向常态化运行的今天,神舟二十一号任务追求“十全十美”,而它的安全起点,不在控制室的屏幕里,也不在复杂的算法中,而在一位航天工匠布满老茧的掌心上。高仁超,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活动发射平台转运指挥,21年扎根戈壁,参与全部神舟系列垂直转运任务。他不用听诊器,却能“听”懂钢铁的呼吸;他不依...
大国工匠丨张舸:匠心守护“神舟”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新闻联播从今天起推出《大国工匠》,首先我们来认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总装班组组长张舸。前不久刚刚从太空返回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就是他和同事从空空的壳体起步,用几十万次的操作一步步安装好的。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三号,张舸参与总装的飞船一共将17名航天员送入...
“大国工匠”王曙群:打造“国之重器” 培养航天“梦之队”-中新网
从普通技术工人,到全国劳模,再到首次获评何梁何利基金奖的上海工人,30多年来,王曙群默默坚守在航天装配一线,先后参与神舟八号至神舟十七号、天宫、天和、天舟的31次太空交会对接任务,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付之于行。 20世纪80年代末,王曙群刚入职时,发射任务很少,不少一起进厂的同事纷纷跳槽。师傅鼓励他:“工人...
大江東︱他們,以匠心解碼智能制造“星辰大海”
彼時正值五一假期,江南大地繁花似錦,扎根航天事業數十載的“大國工匠”王曙群卻無暇出游,而是在屏幕前,聚精會神關注著嫦娥六號登月的信息。 嫦娥六號實現首次月背採樣返回。國家航天局供圖 在上海,從浩瀚宇宙到深邃海洋,一項項科技前沿的最新成果不斷涌現,書寫著“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壯麗華章。在這背...
从“祝融”到“天和”:中国航天工匠的辉煌成就
他们深藏功与名,摆脱了功利的诱惑和浮躁的干扰,用劳动之美诠释了质朴与伟大的内涵。【 高凤林的焊接技艺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航天工匠,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高凤林。他被誉为“给火箭焊心脏”的匠人,以其卓越的焊接技艺,为火箭装上了强大的“心脏”。在追求新的航天高度的道路上,他...
年轻的大国工匠 雕琢“飞天”梦想——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
这是一群雕刻梦想、“组装”飞天重器的年轻人,平均年龄33岁,他们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神舟总装班组。 匠心传承:航天器的“产房” 神舟总装班组日常工作的地方,是北京航天器总装大厅。这里温度、湿度、清洁度恒定。任何人进大厅,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登记,换上专用衣帽,在风淋门里吹风除尘才能小心翼翼...
神舟十五号背后的航天工匠故事
其中一位是2021年度南粤工匠荣誉获得者,被誉为“点油”领域的独步天下者——刘中华。另一位则是2019年度“南粤工匠”称号得主,飞机远程“听诊人”——刘宇辉。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共同书写了中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辉煌篇章。在2008年9月27日16时39分,神七载人飞船成功飞天,航天员翟志刚在刘伯明和景海鹏的鼎力支持下...
走近大国工匠 | 王曙群:脚踏实地演绎“太空之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对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大国工匠王曙群的故事。 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七号,从天宫、天舟、天和到梦天、问天实验舱,中国...
习一技之长壮“凌云之志” 老少航天人接力共赴“星河之约”
“每次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时,我都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里开心欢呼、击掌庆祝……”未来,李琛希望在实践中磨砺技能水平、锤炼精神品质,成为像杨峰、张勇峰等一样的“大国工匠”,“我的梦想,也是成为这样的人,为航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扎根技能人才培养 ...
缔造“太空之吻”的大国工匠王曙群,要为航天事业奉献一辈子
他,历经跌宕起伏,不失赤子之心,蛰伏一线数十载;他,练就绝技绝活,不忘开拓创新,连接“空中楼阁”;他,践行工匠精神,不止匠心至善,培养航天“梦之队”。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组成四
用螺丝钉精神缔造“太空之吻”!“大国工匠”王曙群扎根航天一线30...
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七号、天宫、天舟、天和、梦天、问天实验舱,到今年刚发射的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他是完美“太空之吻”的缔造者之一。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大国工匠,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不凡?昨天,王曙群身着蓝色工作服走上世博中心的舞台,用“做仰望星空人,干脚踏实地事”为自己30年扎根航天生产一线的职业历程...
劳模工匠夜赴航天城,为神舟十九号出征欢呼
10月29日晚,东风航天城的夜空,深邃静谧;大漠深处、弱水河畔,一株株胡杨树璀璨金黄。神舟飞船将在这里再次腾飞,上演壮观的飞天景象。受甘肃省总工会的组织和邀请,甘肃省内的30多名劳模工匠代表,和来自北京市、四川省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代表,走进东风航天城,汇入欢送航天员出征的人群,共同见证中国航天史册上绚烂辉...
“大国工匠”王曙群分享扎根航天一线攻坚克难的感悟 “不走捷径才...
昨天,大国工匠王曙群先进事迹报告会暨2023年上海工匠选树命名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 在现场,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大国工匠”王曙群向新命名的“上海工匠”们,分享了自己扎根航天事业一线,一路攻坚克难的故事和感悟。
况云刚:苦练卓绝技艺 成就“工匠”梦想
全面参与国家空间站建设,完成问天、梦天实验舱任务,天舟四号、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零部件配套加工任务。通过二十余载的艰苦奋斗,他已成为特级技师,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航天十院重点技能建设创新团队带头人。
孙占海:从炮兵战士到航天“工匠”,参与护送9名航天员飞向太空
孙占海:我一想到中国将来有航天员要上太空,就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就跟领导申请去飞船组工作,领导同意了,后来我就调到了飞船组,一直从神舟二号飞船开始干到现在。“手托上亿资产,肩负国家使命”,这是航天工作者孙占海和同事们真实的写照。神舟飞船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制工作难度大、...
二十一载风雨无阻 护神舟屡探苍穹
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艰苦奋斗,我国的航天事业才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三名“80后”航天员乘组实现了新突破。追随着航天事业的步伐,国家电网甘肃电力连心桥(酒泉飞天)共产党员服务队中新一代“80后”电力人也接过了航天保电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扎根平凡岗位,传承工匠精神...
匠心托星辰,上海航天成大钢
退伍时班长拍着成大钢的肩膀说:“好兵就像螺丝钉,拧紧了就纹丝不动。”这句话深深印刻在他心里,在之后的二十余载航天征途上始终回响。儿时的梦想,成长的路途,他的工匠梦正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神舟”逐梦 担纲总装掌舵人 推进舱作为神舟飞船的动力堡垒,在保证航天员安全的基础上,还必须提供精确的动力控制,...
大国工匠·匠心报国丨张舸:匠心守护生命之舟_卫计风采_晋江市人民...
今天的“大国工匠 匠心报国”,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群航天人中的一位。他叫张舸,他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总装班组的组长。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三号,他参与总装的飞船,一共将17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张舸,神舟飞船总装班组组长。正是用这把钥匙,他和两名同事一起为神舟13号航天员关上舱门,并挥手送别他们去往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