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没有好的第一支柱,养老保险就谈不上公平
基于上述分析和展望,蔡昉对我国养老金改革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出发,加快构建一个无条件、不缴费、普惠型的社会养老金。“最好的一个出发点是目前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制度本身就含有无条件的成分。”他说。第二,职工养老保险应该坚持现收现付,放弃积累制,放弃过多的结余模式。蔡昉认为,
专家解读来了!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有保障
二是制度有保障。2022年,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启动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基金结余进行合理调剂,2023年调剂资金规模达2716亿元,有力支持了困难省份的养老金发放。通过中央顶层设计,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全国统筹,使得当期收支平衡更加有保障。三是财政有补助。在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入中,有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
周小川:养老金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资金来源,也要更多关注企业的利益...
“我们设想第一支柱非常重要,不仅因其人口覆盖广,还关乎当前提振消费的议题。第一支柱覆盖了大量人口,若要鼓励消费,有人主张提高养老金待遇,但这必须与‘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紧密联系。有人认为没钱可以靠财政赤字,但此事远非如此简单。”他认为,考虑到中国很多事情主要实行“部门负责制”,这必然涉及到是否提高缴费率...
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充分体现政策惠民性和...
“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对于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购买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莫荣说。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表示,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调整比例,对于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
养老金差距增大,社保改革呼声日渐明显,专家:应促进社会平等!
此外,专家们还建议,要提高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这意味着要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增值,为未来的养老金支付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为此,可以加强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管理,提高投资收益率;同时,也要加强监管力度,防止社保基金的滥用和流失。当然,社保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方面的...
基本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社保养老金专家金维刚:属于误解、误读...
金维刚表示,首先,在筹资来源上,早在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里就明确了基金的筹资机制。其来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单位缴费,第二是职工个人缴费,第三是财政补助,第四是运营收入。其中,基本养老金着重需要关注的是“财政补助”,这意味着基本养老金和商业保险不一样,...
周小川谈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最新全文)
3月25-28日,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召开。在一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的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发表演讲。本文来源:博鳌亚洲论坛、腾讯财经 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周小川谈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全文)谢谢主持人晓慧,刚才听...
“70岁老人养老金统一发5000?真相来了:公平与现实的博弈”
六、未来展望:平衡公平与效率的改革之路 养老金调整需在公平与效率、当前与长远间找到平衡点。过快提高标准可能加剧基金压力,过慢调整又难以满足需求。专家建议,可先从提高高龄老人基础养老金、增加特殊补贴入手,逐步推进改革。行动指南:关注政策动态:及时了解养老金调整信息。合理规划养老:通过个人养老金、商业保险...
中金研究院专家发声:农民养老金应提高到800元,今年能实现吗
这时候提高居民养老金,能让更多人实实在在感受到经济好,心里更踏实。虽说谁都想多领养老金,但中金专家说的 “每月 800 元”,今年肯定实现不了,这点得认清。首先这种突然涨一大截的 “政策红包”,不符合平时的政策惯例,不会这么冒进。更关键的是财政现在挺紧张。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 1.3%,国家...
社科院首席专家呼吁基本养老金改革:一个中国公民都不能少 - 今日...
社科院首席专家呼吁基本养老金改革:一个中国公民都不能少-舍得于2025-07-13发布在今日头条,已经收获了500个喜欢,来今日头条,看见更大的世界!
专家拍砖养老制度:退休金5000元拉平,年轻时敢消费年老了有保障
以丰富和完善整个养老保障体系。总之,在探讨养老金制度改革时,我们应该更加审慎和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和影响,防止走向片面和极端。在追求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个人的努力和付出,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晚年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和尊严。只有这样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才能确保能够真正符合社会的需求和期待。
养老金要“大变”?专家又提延退新建议!关乎你的切身利益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养老金制度改革涉及代际公平、权益保障、财政可持续等多重价值取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李建民强调:"养老金改革不仅是一项技术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实现社会共识。"基于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专家普遍认为,养老金"大变"已是大势所趋,延迟退休政策很可能在...
专家建议:养老金停止上涨,还说出3个理由,却遭退休人员一致反对
从全球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类似的养老金挑战。他们采取了多种策略来应对,包括延迟退休年龄、调整养老金计算公式、发展多支柱养老体系等。这些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王阿姨的儿子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他对我说:"我理解专家们担心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的忧虑,但也支持父母的养老金能够...
博鳌论坛 | 聚焦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专家学者共话养老金...
3月25日至28日,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召开。在3月25日举行的“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分论坛中,多名专家学者接受采访,发表重要观点,以下为学者发言汇编。 ▲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分论坛 郑秉文:...
焦点对话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现功能升级 不仅管“长远”还能来...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丰富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满足参加人多样化领取需求。个人养老金有哪些领取条件,如何申领?各地人社部门及相关机构如何做好领取个人养老金管理工作?对此,记者采访了专家。
2025养老金改革深度解读:如何平衡公平与未来保障?
另一亮点是,年轻群体的声音开始被纳入政策讨论中。不少专家呼吁,养老金改革不仅要关注退休老人,也要为当前的缴费人找到合理的长远保障。统筹兼顾老少两代人的需求,显然是未来改革的核心难点。即使方案曝光,这场讨论还远未尘埃落定。就在各方利益妥协之际,意外的困难又横插一脚。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变化——老龄化...
嘿,诸位!近期网上可着实热闹非...@数据绘山河的动态
咱老百姓一听养老金,那注意力瞬间就被牢牢吸引住了,谁不想在暮年之际过上安稳的日子呢?可此次,郑教授的发言为何会让众多人难以苟同呢?咱今儿就来深入剖析一下这其中的缘由! 先谈谈这场争议的导火索吧。郑秉文乃是养老金领域的资深专家,其近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养老金改革的见解,核心要义是需对政策进行调整,以使...
交大高金阎志鹏教授: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迈出了不起的第一步
第46条则主要涉及在少子老龄化的人口发展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及与之高度相关的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明确提出了“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国际上很多国家应对少子老龄化的通常做法。另一方面这也能减缓社保基金的压力。养老金金融出现的新动态和存在的...
社科院专家呼吁建设全民养老金,都是中国公民,一个都不能少
养老金一直以来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不论是对于退休老人还是在职职工,大家都非常关注养老金的动态。近日,在两会召开期间,有很多代表也即将针对养老金提一些新的建议;在这期间,有不少专家也针对养老金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观点,甚至有些专家呼吁对基本养老金进行改革。社科院专家呼吁养老金改革:一个公民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