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时评|庆祝接诊创新高,“病”得不轻
医院把就诊人数创新高当成“喜报”,你还敢去看病吗?近日,一则网传的“兰州兰石医院喜报”引发关注,该“喜报”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16日,兰石医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新员工不懂规矩自己发的,医院正在处理。本是救死扶伤的医院,把门诊人数当成了商
快快评|医院拿门诊人数增长当“喜报”,病得不轻-现代快报网
近日,网传一则“喜报”引发关注。这则“喜报”的左上角写有“兰州兰石医院”的字样,内容为: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手术25台。 兰石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医院,是兰州市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医院是治病...
这家医院,病得不轻
真正的佳绩该是患者康复的笑容,是家属致谢的锦旗,是疑难杂症的攻克。就像网友说的:“要是能把今天又有多少位患者康复出院写成喜报,我们举双手赞成!”兰石医院的喜报风波,撕开了医疗系统价值观错位的口子。当一家医院把患者的病痛量化成业绩,它失去的不只是口碑,更是公众对医疗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比任何门诊...
媒体评医疗“喜报”:莫把病痛当业绩,暴露的不仅是“用词不当”!
这种"喜报"缺乏应有的温情,暴露出错误的业绩观。医疗机构应怀有仁心,坚持正确的是非观,把诊疗人数当成佳绩,把手术台数视为喜报,显得格外突兀。 要知道,"喜报"呈现的数据背后,是患者的病痛与经济负担,将其包装为"业绩"庆祝,缺乏对疾苦的同理心,违背了传统医德。即使相关机构有盈利性质,也应该淡化商业色彩,强调人文...
媒体评医疗“喜报”:莫把病痛当业绩 缺乏同理心的庆祝_新闻频道...
网友对此评论道,“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种“喜报”缺乏应有的温情,暴露出错误的业绩观。医疗机构应怀有仁心,坚持正确的是非观。把诊疗人数和手术台数视为佳绩显得格外突兀。 值得注意的是,“喜报”呈现的数据背后是患者的病痛与经济负担。将其包装为“业绩”庆祝,缺乏对疾苦的同理心,违背了传统医...
人民网:医院这份“喜报”,有“病”
院方相关负责人称,一名新员工将工作量做成了“喜报”发到朋友圈,“我们认识到了在思想意识和价值导向方面存在的问题”。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点出了关键之处。这种“喜报”缺乏应有的温情,暴露出错误的业绩观。医疗机构应怀有仁心,坚持正确的是非观,把诊疗人数当成佳绩,把...
我们的医疗真是“病”了,还病得不轻_风闻
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评论21 赞11 最近更新的专栏 闻道商业 闻道商业官方账号。闻道创客故事,...
主播评丨医院把患者增加当喜报,这病得治!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医院是有公益属性的,社会也对医院寄予了救死扶伤的道德期待。仁术仁心应是医务工作者的共识,应该成为其价值底色,而不是盼着医院人满为患的利欲熏心。真正的医疗“喜报”该是什么样?是降低重症患者约束率的创新,是攻克疑难病症的突破,是患者康复出院的笑容。那些看不见...
医疗喜报莫把“病痛”当“业绩”|荔枝时评_荔枝新闻
(作者胡欣红,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学一线名师,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一则“喜报”受到关注,该“喜报”的左上角写有“兰州兰石医院”的字样,内容为: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
洋葱快评丨公立医院如此“报喜”,病得不轻|台州市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洋葱快评丨公立医院如此“报喜”,病得不轻 评论员 王学钧 近日,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的电子显示屏上“挂”出一则大红喜报——“热烈祝贺我院门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如此“报喜”,引来一片质疑声:难道,到医院看病的人越多越好吗?这么多人到医院看病,真是一件值得“热烈祝贺”的事吗?
媒体评:医院发喜报庆祝业绩有病_手机新浪网
【媒体评:#医院发喜报庆祝业绩有病#】#病痛不应成为医院庆祝的噱头# 近日,一则医院“喜报”引发公众质疑,内容为“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手术25台”。院方相关负责人称,一名新员工将工作量做成了“喜报”发到朋友圈,“我们认识到了在思想
#医院不该祝佳绩治病救人才是根本# 媒体... 来自大象新闻 - 微博
#医院不该祝佳绩治病救人才是根本# 【媒体评:“喜报”灼人:医院的数字狂欢,为何刺痛公众神经?丨中听】#祝贺病人增多的喜报是医者仁心的沦陷#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兰州兰石医院的一则“喜报”在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喜报”内容为: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份...
#医院不该祝佳绩治病救人才是根本# 媒体... 来自四川电视台新闻...
#医院不该祝佳绩治病救人才是根本# 【媒体评:“喜报”灼人:医院的数字狂欢,为何刺痛公众神经?丨中听】#祝贺病人增多的喜报是医者仁心的沦陷#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兰州兰石医院的一则“喜报”在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喜报”内容为: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份...
媒体评:医院发喜报庆祝业绩有病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媒体评:#医院发喜报庆祝业绩有病#】#病痛不应成为医院庆祝的噱头# 近日,一则医院“喜报”引发公众质疑,内容为“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手术25台”。院方相关负责人称,一名新员工将工作量做成了“喜报”发到朋友圈,“...
人民网:医院这份“喜报”,有“病”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点出了关键之处。这种“喜报”缺乏应有的温情,暴露出错误的业绩观。医疗机构应怀有仁心,坚持正确的是非观,把诊疗人数当成佳绩,把手术台数视为喜报,显得格外突兀。 兰石医院的喜报。图片源自网络 要知道,“喜报”呈现的数据背后,是患者的病痛与经济负担,将...
大象评:喜报不是用词不当 是将医者仁心抛之脑后的见钱眼开
而当这些冰冷的数字被冠以“喜报”之名时,无形中传递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医院追求的“业绩”是看病的人越多、动的手术越多越好。这种表述,缺乏对患者疾苦的同理心,容易让公众联想到医疗服务的逐利倾向,引发对过度医疗的担忧。“新员工背锅说”:管理失责岂能轻描淡写?管理的基本要义是权责对等。将一次引发...
#医院不该祝佳绩治病救人才是根本#【媒体评:"喜报"灼人:医院的...
#医院不该祝佳绩治病救人才是根本#【媒体评:“喜报”灼人:医院的数字狂欢,为何刺痛公众神经?丨中听】#祝贺病人增多的喜报是医者仁心的沦陷#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兰州兰石医院的一则“喜报”在网上受到广泛关注,“喜报”内容为:热烈祝贺兰石医院“再创佳绩”,9月份门诊人数7577人、住院及门诊手术台数426台,10月份...
医院回应发喜报庆祝就诊人数,提醒数字背后的温度盲区
面对此类事件,公众也需理性分辨。并非所有数据通报都意味着逐利,也并非所有“喜报”都代表冷漠。关键在于区分内部管理与对外传播的界限。医院可以统计效率,但对外表达必须审慎,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一句话可能被千万人解读。展望未来,此类事件或难绝迹。只要医疗机构的数据管理与传播意识未能同步提升,类似“误发”就...
主播评丨医院把患者增加当喜报,这病得治!_原创阵地_齐鲁时评_齐鲁网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医院是有公益属性的,社会也对医院寄予了救死扶伤的道德期待。仁术仁心应是医务工作者的共识,应该成为其价值底色,而不是盼着医院人满为患的利欲熏心。 真正的医疗“喜报”该是什么样?是降低重症患者约束率的创新,是攻克疑难病症的突破,是患者康复出院的笑容。那些看不见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