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涌·“浙里”科学家故事⑪丨徐光宪:“中国稀土之父”
这位工人们口中的“徐老师”,便是当时刚刚接手稀土分离研究、在此后短短几年间便开创了中国稀土研究革命、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 1920年,徐光宪出生在浙江省上虞县(现绍兴市上虞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徐光宪的父亲徐宜况早年毕业于私立浙江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从事律师工作。他精通《九章算术》,爱好围棋...
大国化学家 徐光宪
徐光宪(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浙江省上虞县(今绍兴市上虞区)人,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他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独创稀土萃取法,打破西方稀土矿定价权
197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接到了一个军工任务——对稀土进行镨钕分离工作,镨钕在希腊语里面就是双胞胎的意思,就是说镨钕是稀土里面最难分离的两种元素,因为稀土是许多军工产品的必须材料,比如美国的F-35战斗机,平均每制造一架F-35,需要417千克的稀土矿,而且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对稀土的纯度要求非常高,当时高纯...
稀土之父:徐光宪——立足于基础研究,着眼于国家目标
中国能以稀土箝制,甚至挟稀土号令天下,可能都得归功一位关键人物,即已故的【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浙江省上虞县(今绍兴市上虞区)人,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1920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
基地风采⑨丨徐光宪纪念馆
徐光宪(1920—2015年),浙江绍兴上虞人,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纪念馆位于绍兴市上虞区汤浦镇舜岸村东山七亩徐氏祖居内,于2020年11月7日开馆,布展面积约370平方米。展馆由光辉典范、故土情深、艰苦求学、赤忱报国、良师楷模、一...
名士乡·中国梦———徐光宪
徐光宪:缔造稀土的“中国传奇” 徐光宪(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绍兴上虞人,出生于一律师家庭。1944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1948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化学硕士、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到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 我国杰出的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度获“何梁何利奖”。荣膺...
稀土之父是谁 - 智能助手
稀土之父是徐光宪。 徐光宪(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浙江省上虞县(今绍兴市上虞区)人,物理学家、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 徐光宪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
徐光宪:稀土科学的先驱与贡献者
徐光宪,这位出生于1920年11月7日、逝世于2015年4月28日的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以及教育家,来自浙江省上虞县(现绍兴市上虞区)。他因在稀土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和“稀土界的袁隆平”。△ 学术领域的贡献 徐光宪深耕于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其研究领域广泛,包括量子化学、化学...
浙江上虞追思乡贤徐光宪
中新社上虞5月5日电 (王晓婕)徐光宪追思会5日在浙江上虞汤浦镇中心小学举行。上虞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参加追思会时,用“一轮明月”来形容这位上虞乡贤。 徐光宪祖籍上虞汤浦镇舜岸村,是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当代稀土工程研究开发的领军人物,徐光宪一直被尊为中国的稀土之父,2008年,徐光宪站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发展串级萃取理论用于稀土生产;探寻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他注重人才培养,为我国稀土产业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强大打下坚实的基础。徐光宪先生著述丰硕,有《物质结构讲义》、《萃取化学原理》、《稀土的溶剂萃取》等。他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徐光宪中国稀土之父:14年前上书总理,今天必须感谢您!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稀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总理上书感谢物理化学家徐光宪:(1920.11.7-2015.4.28),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省上虞县(今绍兴市上虞区)人,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字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国际援助...
他是当下14亿中国人最该感谢的人,“稀土之父”徐光宪
中国的稀土产业,到底是如何从弱变强的呢? 我们今天特意邀请了对国际政治颇有研究的卢克文老师,他讲从“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先生讲起,读懂徐光宪,就能读懂这场关系世界格局的国运之战: 1、临危受命,天才科学家与稀土结缘 1920年,徐光宪生于浙江上虞县一户家境优越的律师家庭。
这些中国各领域的“鼻祖”,你都认识吗?
徐光宪,这位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在稀土界可谓响当当。1920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的他,不仅是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还是一位教育家。他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和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正是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他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_先锋_新湘评论
徐光宪(1920年11月7日— 2015年4月28日),浙江省上虞县(今绍兴市上虞区)人,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人物素描/楼志豪 徐光宪,我国稀土化学开创者之一,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研究,涉及量子化学、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
徐光宪:从稀土界传奇到国家面貌改变者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是如何在中国稀土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的。徐光宪,这位在稀土领域留下深刻烙印的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于1920年11月7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上虞。他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和“稀土界的袁隆平”,不仅因一篇上书而惊动总理,更在2008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名人X档案 | 致敬科学家——“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半品书香半忆人 人物简介 徐光宪(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男,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
徐光宪| “中国稀土之父”
徐光宪先生终其一生都保持着谦逊好学的优良品质,始终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崇尚科学,严谨求实,无私奉献,将全部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化学事业。就是他靠着一己之力改变了世界稀土的格局,让中国在稀土领域后来居上,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 人物简介 徐光宪,男,1920年生,浙...
...科学家故事㊳丨从受制于人到全球领先,他如何改写中国稀土命运?
徐光宪(1920年11月7日-2015年4月28日),浙江省上虞县(今绍兴市上虞区)人,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我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新中国成立伊始,却处于一种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不匹配的被动状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