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百年|四千里回望故宫文物南迁:先辈们守护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故宫博物院成立百年之际,回顾往事,故宫文物南迁,无疑是故宫博物院的一段峥嵘岁月。 近日,故宫博物院在神武门专门举办“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而相隔四千里之外,故宫文物南迁地点之一的贵州安顺旧州古镇展出了“中华同光——故宫南迁文物‘安顺驻留地’特展”,以一个片断呈现了故宫文物南迁与贵州的关系。据悉,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中华民族文化
故宫文物南迁(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组织的文物保护行动) - 百度百科
故宫文物南迁,又称古物南运,是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组织的文物保护行动。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失陷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部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1933年2月5日夜,首批南运文物2118箱从神武门广场起运,至5月15日共运出5批13427箱又64包,包含书画、瓷器、铜器、玉器及《四库全书》等典籍。迁运路线为平汉...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10月1日起在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展出
第三单元“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以南迁文物和留平文物为中心,结合南迁人物雕塑,展现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和两岸故宫藏品不可分割的关联性,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本此展览充分利用故宫博物院所藏珍贵档案文献、图片影像和文物藏品,融合数字媒体技术,多层次展现抗战时期故宫南迁...
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馆
故宫南迁文物运到上海后,继任院长马衡决定全面点查文物,点查工作分存沪文物和留平文物两部分,对点验过的文物编印成《存沪文物点查清册》,成为南迁文物的原始清册。 文物南迁期间,故宫博物院两次参加中国文物赴外展览,使国外民众第一次全面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魅力。这期间,还在国内的几个城市分别举办了文...
故宫文物南迁:万里颠簸,国宝箱中暗藏的生死密码
节车厢静静地停靠在铁轨上,箱故宫国宝正被秘密装车。 “四层包裹法”保护下的国宝箱内,藏着中华文明五千年最珍贵的遗产。这场史诗般的大迁徙历时十五年,跨越数万里,创造了战争环境下文物零丢失的奇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烽烟骤起,国宝南迁的艰难抉择 1931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沈阳,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次年...
故宫文物南迁:从颠沛流离到国际重现
在抗战时期,故宫文物从北京启程,历经20余载的辗转迁徙,行程数万里。它们从辉煌的殿宇楼阁,被移至租界的洋房中,再从现代库房迁入军民共同守护的山间洞穴和乡野祠堂。这些木箱,便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其中一件编号为“寓字3350号”的木箱,其封条上“廿二年四月八日”的字样,揭示了它是第四批南迁文物,起运...
故宫文物南迁:一场跨越万里的国宝大迁徙,背后的故事让人感动
争议持续数月,直至1933年1月,山海关失守,平津门户洞开。形势紧迫,国民政府最终批准故宫文物南迁计划。任务落在故宫博物院秘书吴瀛肩上,他连夜组织人员,对文物进行清点、挑选、装箱。每个环节都极其谨慎:书画用棉纸包裹,瓷器用棉花稻草填塞,青铜器制作特制匣函。装箱工作持续了整整半年,最终打包了13491箱文物。万...
国宝的长征——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 - 百度百科
“国宝的长征——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为纪念故宫文物南迁历史,于2023年12月28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首次开幕,展期持续至2024年3月29日。展览由故宫博物院与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联合主办,以1933年至1958年间的故宫文物南迁史为主题,分为三个单元,通过史料、文物实物及数字技术手段,再现文物南迁历程...
从北平到上海,再分三路“流浪”:故宫文物南迁展在京再现国宝万里...
1934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提议点收存沪文物,以清室善后委员会《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为底账,以沪、上、寓、公四字分别起编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和秘书处南迁文物箱件。自1934年11月20日至1937年6月14日,所有南迁文物箱件点收完毕,共计整理《存沪文物点收清册》727册。
两岸青年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
中国日报网10月9日电 《四库全书》、翠玉白菜、《富春山居图》……这些两岸人民熟知的故宫文物都来过四川?抗日战争期间,一万多箱故宫文物为躲避战火,踏上漫漫南迁路,创造了文物迁徙史上的奇迹。“巍巍故宫,古物攸同。谁其护之,惟吾队士!”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两岸青年共同回望危难中相守的岁月,企盼...
【历史知识】抗战时期的故宫文物南迁
2010年6月,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紫禁城肇建59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倡议,16位北京故宫人员和10位台北故宫人员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温故知新:两岸故宫重走文物南迁路”考察活动,先后考察了4省8市,探寻了37个重要的故宫文物存放地点,寻...
故宫文物南迁:中华文明的守护奇迹
在抗日战争的阴霾下,故宫却奇迹般地幸免于难。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宫文物南迁史。◉ 南迁决策与挑战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在短短四个多月内相继沦陷。随后,日本人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华北地区。1932年8月,日本人石原莞尔公然宣称,计划利用“山西的煤、...
学者揭秘故宫文物南迁往事:国宝的迁徙之路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
许多年前,在故宫博物院院史上,曾发生过一件大事,即“故宫文物南迁”。
看展丨烽火中的文物南迁——记一段非凡“长征”_故宫_守护_峨眉
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在紧迫与危难的情况下决定:将文物南迁。消息一出,争议四起。鲁迅写下“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的诗句表达深深的忧虑。反对最激烈的是原古物陈列所所长周肇祥,他公开演讲、散发传单,甚至表示要以武力阻止文物离开北平。然而,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是易培基,他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国文老师,以...
故宫文物南迁(祝勇著长篇纪实文学) - 百度百科
《故宫文物南迁》是祝勇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首发于《当代》2021年第4期。《故宫文物南迁》回望故宫文物南迁这段历史,为读者勾勒出国难之下中华优秀儿女舍生忘死共同保全民族文化之根的浩荡征程。祝勇将翔实的考证与鲜活的文学表达运用得游刃有余,从独特角度展示了一个丰富深邃的古典中国,小处生动,大处磅礴,充满...
抗战生命线 | 故宫国宝的烽火长征路
1937年8月14日,80箱故宫文物由招商局“建国”轮运离南京,文物西迁的漫长旅途由此开始。运送故宫文物南迁的那志良回忆:“一条船的容量,要比一列火车为多,可是,火车是我们国家自己的运输工具,谈到是抢运国宝,即或没有上方命令,大家也会乐于帮忙;水运便不同了,我们...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 百度百科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慈云老街1号安达森洋行旧址,是我国首个在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内设立的主题历史纪念馆,2021年6月11日正式开馆。该馆现存8栋建筑(4栋文物保护建筑、1栋优秀历史建筑、3栋传统风貌建筑及1座缆车遗址),设有纪念馆展厅、紫禁书院、文创空间等功能区,通过图文、影像及实物...
文物南迁
文物南迁文物西迁文物东归 文物南迁 故宫文物南迁始于1933年2月5日深夜,截止到1933年5月15日,历时三个月,共13,000余箱文物先后分5批运往上海。此外,自第二批起内政部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国子监等机构的文物也随同故宫文物一起运往上海。迁运路线:由平汉铁路南下,从郑州转陇海铁路东行,到徐州后再循津浦...
峰起云泳丨故宫国宝南迁往事_政协委员
文物光打包就花了半年时间,一共打包出13427箱又64包。每件文物的包装至少有4层:纸、棉花、稻草、木箱,有时候外面还套上个大铁箱,从而大大降低了文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概率。 1933年故宫文物分5批从北平运往上海,故宫南迁文物抵达上海后,存放在法租界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的故宫博物院驻沪办事处,并在南京...
十六年守护:故宫文物南迁的艰难历程
抗战胜利后,西迁的文物开始逐步东归。1947年12月,最后一批南迁文物成功运回南京。经过长达十六年的战火洗礼,历经上百万公里的艰难跋涉,上百万件文物中仅有少量破损,大部分都得以完好保存。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凝结了无数文博工作者的智慧、勇气与奉献。4.2 ◉ 历史的铭记 故宫文物的南迁,不仅成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