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革命!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反超真相,藏在现金流里
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本质是“效率决胜”的产业逻辑对旧有格局的重构,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东移的必然结果。一、应收账款:中国企业的“粮草”与欧美企业的“包袱”应收账款是企业运营的“粮草”,其增速与质量直接反映下游需求的真实温度。2025年上半年,A股/港股第三代半导体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粮草清单”:
中国大陆市场份额突破21%,全球产业链重心东移加速
中国大陆市场份额突破21%,全球产业链重心东移加速 全球芯片制造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构,中国大陆代工产业的崛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行业新势力。最新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企业已斩获全球21%的市场份额,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中国代工企业的多维度突破。
半导体行业重心转移与国内供应链强化
❒ 重心转移背景 据我国台湾媒体UDN于16日(当地时间)披露,半导体行业权威人士透露,自“大基金二期”阶段(2019-2024年)起,半导体行业的重心从海外并购转向强化国内供应链,这一趋势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大基金”阶段的影响,同时,中美之间的博弈及其相关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这一变化。进入“大基金三期...
半导体制造重心东移!2030年中国产能或登顶全球,中芯华虹路线分化...
背后就是中芯、华虹、Nexchip这几家在玩命砸钱扩产,把自己卷进了全球前十。趋势很明显,全球半导体制造的重心,在往大陆这边挪。 2、中芯和华虹这两家 中芯现在是全球老三,营收80亿美元,净利润下降了45.4%,为4.9亿美元。中芯在先进制程方面受到外部限制,在7nm以下制程的发展面临挑战。华虹专注于成熟制程,如55/65n...
半导体产业权力重构:美国政策转向下的全球博弈与企业困局
- 格罗方德的撤离:终止纽约州的7纳米研发,将重心转向印度市场 - 台积电的风险对冲:在日本熊本建立第二工厂,同时扩大南京成熟制程产能 这些调整对全球供应链造成深远影响。SEMI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订单下降23%,但美国本土订单逆势增长47%。应用材料公司CEO加里·迪克森指出:"这是产业史上最大...
信任标签失效:美国取消韩企在华芯片豁免权背后的全球供应链重构
这场供应链重构的终极启示在于:没有永远的豁免,只有永恒的竞争。当 "经验证最终用户" 的信任标签可以随意撤销,企业必须构建更具弹性的技术生态和供应链网络。对于三星和 SK 海力士而言,在中国市场的取舍将考验其战略智慧;对于全球产业而言,如何在安全与效率之间找到新平衡,将决定未来十年的发展格局。正如半导体...
2025年亚洲半导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_中研普华_中研网
一、市场发展现状: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东移,亚洲引领增长 2025年,亚洲半导体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亚洲半导体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趋势展望报告》数据,亚洲地区贡献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约65%的产能与58%的销售额,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形成“四极驱动”格局。
国家再次出手,这招真的太高明了,特...@乾多多的动态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原产地重定义”政策,堪称全球供应链博弈的神来之笔。这一规则调整不仅精准狙击了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产业回流计划,更重塑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权力格局。以下从五个维度解析这场博弈的深层逻辑: 一、规则重构:从“技术霸权”到“市场主权”的降维打击 美国过去的半导体战略,是通过设计软件(...
30%专利到期、65亿债务压顶:Wolfspeed的碳化硅神话是如何破灭的?
仅仅三年前,Wolfspeed的名字还闪耀在各大科技头条,特斯拉、通用、奔驰等全球顶级车企争相与其签订长期供货协议,风光无限。然而,它的急速坠落远非一家企业的失败故事,它残酷地成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权力格局加速东移的鲜明注脚。内部失策:Wolfspeed的“三重困境”Wolfspeed的崩塌并非一日之寒,而是内部战略失误谱写的三...
全球权力重心东移!沙利文一语道破: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国只管坐看...
你看那高额关税,特别是冲着中国来的那些,把美国自家中小企业也给坑惨了。这些企业可是提供了美国近一半的就业机会啊!关税一高,成本蹭蹭往上涨,全球供应链又卡壳,好多企业都快撑不下去了,甚至不得不砍掉创新项目,裁员过冬。这经济策略,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沙利文前顾问也说过,即便拜登总统后来想尽办法...
世界格局剧变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什么扬得战略挑战与风险? - 知乎
美苏冷战结束后最剧烈的一次结构性调整正在悄然的降临在我们头上,全球权力重心加速向东转移,多极化进程不断推进,技术革命和地缘冲突相互影响,整个世界的战略环境变得错综复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享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我们中国面对这些挑战和风险应该如何面对? 一、经济安全:全球供应链大洗牌带来的风险 产业链 “去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构:中国如何突破“卡脖子”困境?
光刻机禁运暴露出中国在7nm以下先进制程的致命短板。ASML的EUV设备涉及10万个零部件,来自全球5000家供应商,这种技术复杂性使得单点突破难以奏效。与此同时,越南半导体博览会2025的盛况显示,全球产能正加速向东南亚转移,美国"友岸外包"策略已落地墨西哥、越南等地。AI算力竞赛催生的HBM内存市场,为产业重构增添了新...
全球供应链将发生“四个东移” - 北京日报客户端
全球供应链将发生“四个东移”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人认为外资会撤出中国。我认为恰恰相反,疫情过后,全球生产链、供应链、服务链及产业集群会发生很大变化,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圈将会成为世界产业发展的中心,全球供应链将“从西到东”转移。对此,我归纳为“四个东移”:高端产业东移。疫情过后,中国及...
2025全球产业链重整:聚焦半导体、机床、锂电等关键产业转移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产业转移主要由各国政策法规驱动,与过去以成本优化为主导的传统产业转移存在本质区别。面对这一新形势,锂电池企业亟需构建更加灵活、更具适应性的全球化布局策略,通过差异化的区域布局来应对不同市场的政策监管要求,从而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把握发展主动权。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构及其应对
加强半导体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进一步提升外资外贸便利化水平,推动构建更紧密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伙伴关系。发挥我国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展会经济、自贸协定签署等政策,加强与半导体技术强国之间的供需合作,加快产品应用创新与迭代升级,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等的半导体产业合作,...
全球显示面板和半导体行业产能东移,光刻胶需求不断提升
以中芯国际、华虹为代表的老牌晶圆厂正处于产能扩张期。预计从2020年到 2024年至少新增38个12英寸晶圆厂,其中中国将新建19座(中国台湾11座,中 国大陆8座)。8英寸晶圆的月产能至2024年将达660万片规模。光刻胶等半导体 材料供应商将有望受益于扩产浪潮。编辑:曹文诏 来源:思瀚产业研究院 晶瑞电材 ...
芯片风暴再起!美中博弈激烈权威政策牵动全球供应链_中国_美国_企业
美中博弈激烈权威政策牵动全球供应链 风向从来不只吹向一边。近几年围绕半导体的博弈,让人看到一张极其密集的产业之网被不同力量反复拉扯:设计在美国,制造在东亚,设备在欧洲,材料在日本与中俄,资本与政策在各国间反复换手。有人试图一刀切断,但线头一动,另一边就跟着抽紧,这不是口号能解决的工程。
中国半导体行业从“卡脖子”到“换赛道”,全球化的再平衡,合作而...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站在“合作与对抗”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中国在5G、AI、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优势,为全球芯片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另一方面,美国的技术封锁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2024年全球芯片库存积压达800亿美元,行业面临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产能过剩。这种“双输”局面警示我们:技术竞争的正确逻辑应是“差异化...
畅想中美脱钩的世界 一...@紫气东来慈航的动态
中国通过“新型举国体制”整合资源,2025年半导体自给率达70%,华为麒麟芯片回归打破美国垄断;美国则因技术民族主义限制AI算法发展,落后中国2代。生物科技领域,中国“脑机接口—基因编辑”技术治愈阿尔茨海默症,而美国受宗教伦理制约错失先机。 三、地缘政治格局剧变 1. 全球权力重心东移 美国在中东影响力衰退,中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