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养生重在防寒防燥
10月8日将迎来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这意味着深秋正式来临。中医专家提醒,寒露时节气温降低、昼夜温差显著、空气更加干燥,容易诱发呼吸道、关节、胃肠、心血管等方面疾病,养生防病应注重防寒防燥、收敛阳气。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张振鹏介绍,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寒露时节,“凉燥”之邪易导致肺津耗损、肺宣
寒露时节深秋至 防寒防燥保健康 - 广安市人民政府
寒露时节深秋至 防寒防燥保健康 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中医专家介绍,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此时寒气渐生,气候偏燥,养生防病应注意防寒保暖、滋阴润燥。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徐建龙介绍,寒露时节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增大,人体易受寒,可能出现感冒、腹泻、腹痛及关节痛等疾病或症状;同时,燥邪...
寒露养生:防寒防燥 不过量进补
秋季燥邪当令,稍不留意,邪气入侵,导致人体容易患病,如感冒,咳嗽腹泻,过敏性疾病等,所以防寒防燥是本节气养生保健的首要任务。 01 防寒 寒露过后,昼夜温差加大。俗话说“寒露脚不露”,就是提醒人们应注意保暖,早晚及时添加衣物。 潮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 苏丽湘...
寒露养生:防寒润燥,重在“收”与“藏”_阳气_人体_全身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随着10月8日寒露节气的到来,冷空气悄然南下,昼夜温差拉大,秋燥愈显,正是“防寒、润燥、养阴”的关键时期。 《黄帝内经》强调“秋冬养阴”,寒露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需顺应“收敛”之道,避免耗散阳气,同时防燥邪伤肺,为冬季“藏精”做好准备。 一、饮食调养:少辛多酸,滋阴...
寒露养生-专家文章-博禾医生
寒露养生 寒露养生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防寒保暖、调节作息、穴位保健等方式进行。寒露时节气温骤降,空气干燥,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关节疼痛等问题,需注重滋阴润燥、补益肺脾。 一、调整饮食 寒露时节宜多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藕等,有助于缓解秋燥。适量食用核桃、黑芝麻等坚果类食物可补肾益精。避免...
寒露已至,防寒防燥,这些保养之道要知晓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
{ 曙光医生话养生 } —— 寒露,意味着气温由热转寒,我们要顺应节气的特点,遵循固护肺脾、防寒防燥的原则,采用合适的方法,养生保健。 YANG SHENG 养生要则 秋冬交替之时,易出现鼻干咽燥、干咳少痰、身热头疼等症,因此应重视固护肺脾之气。 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规律作息,早卧早起,及时增减衣物。
寒露时节如何养生?听听医生怎么说!
中医认为,起居有常是养生的重要原则。林汉瑜建议,在寒露时节,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适时添衣:头颈、腰背、脚部是保暖的重点部位; 2、作息规律:应保持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3、保湿护肤:秋天气候干燥,要重视补充机体水分,可以使用...
养阴润燥、润肺益胃,医生详解寒露时节养生之道
央视网消息:转眼,时节已到寒露。暮秋初冬伊始,寒气升而阳气降,秋燥烈而润气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主治医师马小亮介绍,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此时应注重养阴润燥、润肺益胃、助阳敛气。一、养阴润燥,重在滋阴 燥为秋季的主气,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燥气伤人,以耗伤津液为...
寒露之后寒意猛增 要注意健脾养肺防凉燥
防凉燥 寒露至,寒风骤起,凉气入侵,凉气与燥气相合便是凉燥。中医理论认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胃。其主要症状有口鼻干燥、咽干、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皮肤干燥、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饮食宜“滋阴润燥”,多食“酸、甘、润”之品,少食辛辣刺激、...
寒露时节宜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陈斌主任医师提醒大家: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寒露时节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他从饮食、起居、保暖、调畅情志等方面为大家一一支招——早睡早起,规律作息要记牢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陈斌引用《黄帝...
寒露养生 | 起居重防寒,饮食甘淡润燥,运动收敛勿大汗。
此时宜多食滋阴润燥、养阴润肺之品,如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此外,还应少食油腻厚味及辛辣之物,如辣椒、花椒、桂皮、酒等,因为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养生还要注意“防肺燥,...
【节气养生】秋意浓,露凝霜,寒露养生重在润燥防寒护脾胃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时节的养生要点 你都了解吗? 疾病防治 寒露时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气温下降会导致气管收缩,升高气道阻力,因此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肺气肿患者在此时需加强耐寒训练,可...
寒露,养生宜防寒保暖,滋阴润燥!养生做到这几点,远离小病痛
中医认为,寒露之后,空气干燥,容易导致人体出现“秋燥”症状,如口干舌燥、皮肤瘙痒等。此时,饮食上应侧重于滋阴润燥。推荐食用百合、梨子、蜂蜜、芝麻等食材,它们都具有较好的润肺生津效果。同时,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助燥伤阴。此外,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可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韩强说,古人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芝麻具有润肠通便、健胃保肝等功效,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方地区,寒露节气前后,芝麻球、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十分流行。“...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韩强说,古人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芝麻具有润肠通便、健胃保肝等功效,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方地区,寒露节气前后,芝麻球、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十分流行。
寒露节气如何科学养生?中医为您详解
为什么寒露养生要注重“养阴防燥”?寒露时节,自然界的阳气进一步收敛,阴气渐长,寒气增长,天气明显转凉且燥邪当令。中医认为,“秋冬养阴”,此时人体阳气内收,阴液易损,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燥、便秘等“秋燥”症状。因此,寒露养生的核心在于“滋阴润燥”,应注重调养肺脾、益肾滋阴,防止燥邪伤肺、寒邪...
中医视角:寒露时节如何保健防病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10月8日前后。这个时候,天气逐渐转凉,地面上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因此叫“寒露”。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寒露时节正是人体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候,此时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在这个时节,不少人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甚至便秘...
寒露节气温差大,如何养生?中医专家为你支招
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寒露节气,中医养生最主要的内容是以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为主。01 常见疾病预防 寒露节气气温逐渐下降,且“燥”邪当令,最易伤肺、伤胃,因此感冒、慢支、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胃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高发。02 健康养生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