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北大科学家对月球有重大发现
月球正面与背面地貌 作为月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月球二分性的成因是科学界长久以来争论的重要话题。尽管前人通过数值模拟和地球物理观测等研究手段对相关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对月球样品进行直接研究是检验这些理论的关键。因此,对于月球二分性差异成因的深度研究一直期待着“第一抔月背之壤”的到来。解读月球的“关
首次!北大科学家对月球有重大发现|月球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作为月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月球二分性的成因是科学界长久以来争论的重要话题。尽管前人通过数值模拟和地球物理观测等研究手段对相关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对月球样品进行直接研究是检验这些理论的关键。因此,对于月球二分性差异成因的深度研究一直期待着“第一抔月背之壤”的到来。 解读月球的“关键钥匙...
月球41.6亿年前遭巨型撞击!嫦娥六号月球岩屑揭示太阳系撞击历史新...
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首次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这一发现为揭示月球遭受太阳系内“撞击风暴”,即晚期重轰炸提供了关键证据。20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义刚团队领衔的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月球表面遍布的...
地空学院李扬与合作者在《自然·地球科学》发文,揭示月球背面地幔...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李扬副教授团队,联合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工程师何升、山东大学副教授陈剑等团队,对嫦娥六号带回的月壤开展系统研究,并结合遥感数据估算岩石形成的温压条件,首次获得月球正反两侧地幔温度的直接对比证据。研究成果以“A relatively cool lunar farside mantle inferred from Chang’e-6 basalts ...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
因此,对嫦娥六号样品的实验室测量与分析能够回答关于月球演化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例如,月球正面/背面非对称性、月球早期撞击通量与年代学、月幔与月壳的成分与结构、月球背面火山活动历史、月表空间风化机理、月壳磁异常等。 嫦娥六号采样区地质背景复杂,月壤样品中既含有本地玄武岩,又包括成分多样的外来物质,准确...
月球起源:困扰人类千百年,且听北大学者说
早期拿到嫦娥5号月球样品的学者之一 北大地球与空间学院研究员唐铭 是2021年科学探索奖最年轻的获得者 让我们走进他的科学家课堂 打开时空之门 共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点击视频 听唐铭“给月球把把脉” 01 非同寻常的月球 这个发现直接否定了之前的三个假说,让科学家们只能另起炉灶,提出了大撞击假说——月球是撞出...
首次!中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_玄武岩_月球_研究
中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 ◎ 蔡金曼 胡键 杨璐 何升 邹耀林 科技日报记者 陈瑜 何沛苁 赵卫华 10月6日是中秋节,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研究最新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基于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月壤)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月幔相比月球正面更“冷”。
...老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月球传感器可测量“时空涟漪”-北京大学...
中秋之夜,无论您倾向于穿梭于亲友间共叙天伦,还是通过红包传递温情与祝福,这轮皎洁的满月都是本场庆典的焦点。对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的科研人员而言,月球也是帮助他们探索宇宙奥秘、理解宇宙本质的重要窗口。 在《物理评论D辑》(Physical Review D)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严涵、陈弦及其同事展示了...
科学与健康|1935.3克“月背土特产”再出新成果!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吴福元表示,这种岩石是在形成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撞击事件中出现的,可以为月球的形成演化提供新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外,科学家们通过嫦娥六号样品首次揭示月背约42亿年前和28亿年前存在火山活动,此类活动至少持续了14亿年;首次获得月背古磁场信息,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可能在28亿年前发生过反弹,指示月球发...
我校科学家用陨石揭秘月球婴儿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业界有观点认为,月球在约43.5亿年前才完全凝固。而这项新研究提出,43.5亿年可能并非岩浆洋的终结时间,而是月球后来经历的其他重大热事件(如大规模陨石撞击或月幔熔融)的记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表示:“这一发现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月球早期演化模型,也将修正年轻月海玄武岩中的铅演化模型。”...
北大对韦东奕抗洪捐款1600万、计算月球采样轨迹传闻未曾听说过
而在此期间,关于韦神韦东奕给洞庭湖灾区捐款1600万的消息不胫而走,更有甚者,认为登陆月球背面,月球采样轨迹都是由韦东奕主持的。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对此,作为韦神韦东奕工作单位,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正面回应记者的提问,他们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未曾听说过。”此次,网上关于韦东奕的流言才告一段落。客观分析,韦
【比登月更震撼!科学家发现月球空心证据,月球内部发现蓝色闪光...
【比登月更震撼!科学家发现月球空心证据,月球内部发现蓝色闪光】比登月更震撼!科学家发现月球空心证据,月球内部发现蓝色闪光!,本视频由宇哥与小糖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欧阳自远:创新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在黑暗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没有太空样本,欧阳自远将目光转向了陨石。在欧阳自远口述、滕斐整理的《嫦娥奔月: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科学家欧阳自远的故事》一书中,记录了他与陨石结缘的故事。1958年,欧阳自远接触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颗陨石。当时,在广西南丹发现了一种不能够被熔炼成钢铁的“铁矿石”,当地技术人员把样品带到北京,向中国...
北大宗秋刚:这是他的浩瀚太空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原创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收录于话题#不一样的科学家3个 2020年12月,“嫦娥”探月计划成功取回了月壤;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着陆火星;“天宫”空间站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 自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中国的航天路已走过一个甲子。“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古人曾仰望了五千年的苍穹,在现代科技下不...
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
围绕以上背景,我们推出“北京大学的行星科学研究”系列报道,结合学院近期在行星科学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研究团队,向全校师生介绍“行星科学”这样一个古老而又年轻、充满魅力的学科。 月球距地球38万公里,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体。它自45亿年前就陪伴着地球,和地球潮汐锁定,因此分为了近地面和远地面。阿波罗样品和嫦娥...
4项月背样品研究成果!嫦娥六号助中国科学家开创月球研究与探索新...
此次科学家们通过嫦娥六号样品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揭示月背约42亿年前和28亿年前存在火山活动;获得月背古磁场信息,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可能在28亿年前发生过反弹,指示月球发电机磁场并非单调衰减而是存在波动;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发现其显著低于正面月幔,指示月球内部水分布也存在“二分性”;发现月球背...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所
月壤不仅蕴含着关于月球地质演化的宝贵信息,还记录了内太阳系撞击通量与太阳风辐照历史。因此,对月壤层结构与性质的探测一直是国内外月球探测计划的一个重要科学目标,如我国嫦娥1/2微波辐射计、嫦娥3/4/5/6测月雷达,美国月球轨道侦查器窄角相机(LROC NAC),日本月亮女神多光谱相机(Kaguya MI)等。目前,人们已经...
北京大学的行星科学研究系列报道(3):神秘的月球雷达异常撞击坑之谜
因此,对月球极区潜在水冰的探测,仍然具有重要的资源利用价值。雷达可发射电磁波,能对永久阴影区进行成像观测,是探测水冰的一种有效手段。1994年美国Clementine计划对月球南极Shackleton撞击坑进行了双站雷达试验,发现雷达回波存在异常。但对雷达回波异常是否由大量水冰所引起一直存在着争议,是月球科学领域一个持续二十多年...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多个首创性成果公布 本月将再次分发样品_央广网
经过研究攻关,科学家们通过嫦娥六号样品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 首次揭示月背约42亿年前和28亿年前存在火山活动,此类活动至少持续了14亿年; 首次获得月背古磁场信息,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可能在28亿年前发生过反弹; 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指示月球内部水分布也存在二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