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点︱可控核聚变之路,还有多远?
2025浦江创新论坛期间,《锚点》对话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副总干事罗德隆博士。ITER 和整个核聚变事业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关于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ITER有怎样的经验?可控核聚变,这条路还需多长才能到达目标?《锚点》东方卫视10月1日周三21:20播出,新闻综合频道10月2日周四22:00播出。编辑: 刘俊 责编: 康万郡
现实版“夸父逐日”,“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十年可期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核聚变研究进展到哪一步?又面临哪些挑战?距离应用还有多远?《IT时报》记者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未来能源:可控核聚变”专题论坛上,试图寻找答案。可控核聚变有“人造太阳”之称,被誉为能源领域的“终极梦想”。它模拟太阳发光发热原理,主要以海水里丰富的氘和氚为原料,在极端高温...
我们离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核聚变说白了就是让原子核撞在一起放出大把能量,跟太阳里头发生的一样。要想在地球上控制住它,得解决高温高压和稳定性的难题。人类琢磨这技术几十年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现在2025年夏天,进展确实亮眼,但离真正用上还有段路。简单讲,我们已经能短暂点燃聚变火花,能量输出偶尔超输入,可要建起稳定发电...
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人造太阳”有多难?
丰叔曾经在播客节目里提到,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可控核聚变,那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只是被动接收太阳辐射出的能量,而是能够主动制造能量。也就是说,人类自己成为了“太阳”。 那么,可控核聚变的寻梦之旅还有多远? 在本篇行研,我们将聚焦可控核聚变这一终极能源命题,探讨它的发展难点、产业进展、跨领域影响,以及背后的创业与...
2035年建成核聚变反应堆!人工可控核聚变之路还有多远?- · 科普...
可以预期,未来20-30年左右,人工可控核聚变有望成为现实。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罗会仟 审核:张双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当代版“夸父追日” 我国离实现“人造太阳”还有多远?_上观新闻
这一设想正在我国的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中逐步成为现实,也就是被业界称为“人造太阳”的可控核聚变技术。2024年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核聚变列为重点支持领域。在地球上建造出可以无限供能的“人造太阳”,还有多远?
已经突破了?彭先觉院士称:核聚变发电距离我们只剩下6年时间
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成功实现了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打破了世界纪录。工程专家彭先觉院士表示,虽然离完全成熟的核聚变发电还有一段时间,但未来六年,我们将建设全球最大的脉冲驱动器——核聚变发电站。这将推动能源领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可控核聚变只是人类科技发展长河中的一座桥梁,跨越它,我们...
突破“双亿度”!我国聚变能研发再启新程 实现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那么,燃烧实验后的下一步,又是什么?距离实现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钟武律认为,可控核聚变实现商用,要走过大约6个阶段;从全球的聚变能研发进程来看,基本实现了征途过半。 钟武律:第一,是原理的探索,把原理走通;第二就是要开展规模实验,要得到大量的数据,获得一些规律;第三步就是要开展燃烧实验,实现聚变反应、获得聚...
唐晓甫:现在的可控核聚变,还有“永远的五十年”这个魔咒吗?
现在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已挣脱“永远50年”魔咒。根据我国路线图,2035年将建成的聚变工程实验堆有望在建设完成初期实现100~200MW的聚变功率输出,在2050年前后并网供电。同时随着民间资本加速涌入,初创可控核聚变公司能量奇点有望在2027年建成,以“能量增益Q>10”为目标的,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170”。...
锚点︱可控核聚变之路,还有多远?,科学,物质科学,好看视频
锚点︱可控核聚变之路,还有多远? 看看新闻Knews 1174万粉丝 · 104万个视频看看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0:25 景德镇鸡排哥分享高情商语言小技巧,“美女,你在方便的情况下请打开一个塑料袋”,鸡排哥:有谁会说自己不方便的,我的每位顾客都很有素质 今热度 1.1万次播放 · 93次点赞 02:08 走出...
可控核聚变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
与此同时,美国加州的国家点火装置刚刚宣布实现了"净能量增益",但这项突破距离商业化发电仍有20年时间。可控核聚变技术究竟走到了哪一步?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人类能源革命的终极答案。从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开始,科学家就将核聚变视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与裂变反应不同,核聚变通过氢原子核结合产生能量,过程中
“夸父”追“日”,可控核聚变离我们还有多远?
这在推动可控核聚变产业规模扩容的同时也打开了高温超导材料的需求空间,促进高温超导产业和可控核聚变产业规模提升成本下降的正向循环。 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每年会有约2~3个核聚变装置建设投产,拉动产业链招标和订单,行业迎来持续催化。 全球可控核聚变走到哪儿,离夸父追日还有多远?可控核聚变是将氢的同位素加热至...
乐观估计,核聚变技术大规模民用,大概还需要多少年?
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大规模民用时间表因技术路线、政策投入和商业进展差异而存在不同预测,综合当前全球研发动态与行业共识,可划分为以下三类时间框架:一、乐观预期:2035年前后示范应用,2040年逐步推广 1.技术突破驱动:私营企业和小型装置进展迅猛。例如:★美国Helion公司计划2025年验证能量增益,2028年实现50兆瓦商用并网...
全球能源革命进行时:可控核聚变技术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全球能源革命进行时:可控核聚变技术离商业化还有多远?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能源",近年来在技术突破与资本投入的双重推动下,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应用。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全球进展、中国贡献、商业化挑战及未来展望五个维度,全面解析这一可能改变人类能源格局的革命性技术。一、技术原理与优势:...
从实验室到量产:可控核聚变技术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人造太阳”破纪录!可控核聚变这波稳了吗?丨学姐硬核解析 兄弟们,最近数码圈没炸,但能源圈炸了!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刚以1亿摄氏度运行1066秒刷新世界纪录,直接让老外酸成柠檬精。这波,可控核聚变赢麻了?但转头一看,美国公司放话2028年商用,中核集团却说2050年才能普及……好家伙,这时间差够我...
还有14年,中国可控核聚变已经放电成功,2035年或真正实现 - 知乎
我最近发现一个有趣的文章,分享给大家 当石油和煤炭资源耗尽时,人类将面临严峻挑战。当前人类文明等级仅为0.72级,若要实现文明升级,完全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是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这项技术不仅能彻底解决能源危机,更是人类迈向星际探索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为何这项技术...
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中国“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紧凑型聚变能...
印媒点评中国可控核聚变,是真心佩服还是酸味十足? 懂夕夕 3.8万 239 人造小太阳,可控核聚变 重良社金融广角镜 48 0 比太阳亮1万亿倍!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发射出第一束光! 新华社快看 8.4万 57 如果实现可控核聚变,100克氢元素,能让一辆车跑多远? 宇宙观察 8.5万 46 中国突破能量护盾技术,科幻...
可控核聚变还需多久?科学界给出30-50年答案
ITER被普遍视为从科学实验到工程示范的关键桥梁,其成功将极大推动聚变能技术的下一步发展。然而,即便ITER成功实现其目标,它也主要是一个“示范堆”,距离大规模商业化部署仍有遥远的距离。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意味着需要建成能够稳定、可靠、经济地发电的商业核聚变电站。这要求聚变装置不仅能够持续实现能量增益,...
可控核聚变实现还有多久?全球投资已超百亿,何时才能得见曙光?
2020年底,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建成,2022年10月,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了100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的新纪录。目前我国正在研究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方案,预计在2026年之前还要进行12轮的验证试验。虽说可控核聚变的实现之路还十分漫长,但各国科研人员依旧相信其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也依旧将其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