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还有多少硬骨头要啃? - 知乎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国产GPU曾经有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动不动就喜欢“超越英伟达”,但最后却被人发现是“田忌赛马”式对比,或者通过内置AI加速器优化个别性能指标并以此宣称超越英伟达,或者是使用第三方GPU IP授权却宣称自研自主可控。 总之,GPU的研发难度其实可能CPU还要大,并且由于GPU没有控制器,需要依赖CPU控制调用,无法
国产GPU崛起走出新路,芯片性能惊艳全球,硬科技“老灵老灵”
二、试水走出一条新路,国产GPU也能“来三”同一时间,上海的芯原微电子也不闲着 他们走的路跟中科院那帮人不一样 你知道的,芯原是搞“芯片设计”的,后来他们开始尝试自己做GPU 其实,挺不容易的,要设计、制造、调试,每一块芯片都得精心琢磨 就像是做一只“手工艺品”到了2006年,长沙的景嘉微公司“扎根...
真的要打翻身仗:AMD称下代GPU比NVIDIA更强
真的要打翻身仗:AMD称下代GPU比NVIDIA更强 目前在GPU领域,最受关注的当然就是NVIDIA的计算卡和显卡,高端显卡市场基本上就是被NVIDIA所垄断,不过AMD对于下一代计算卡十分地有信心,称自家的MI450计算卡将会拥有强大的AI性能,甚至比NVIDIA还给力。据悉AMD高层在高盛的科技大会上介绍了自家下一代计算卡也就是MI45...
A股:盘后突发利好消息,摩尔线程IPO申请成功!不出意外,下周科技股...
消息一出,市场瞬间沸腾:蛰伏已久的科技股,下周真要翻身了?【事件详情回顾】摩尔线程IPO背后的资本局 光速过会,国产GPU破局摩尔线程自6月末递交申请到9月26日成功过会,全程仅88天。其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已迭代四代,直指高端GPU市场空白。尽管上市委对竞争格局和收入确认提出问询,但政策对硬科技的倾斜态度明确。...
国产6nn GPU芯片:从落后十年到追平英伟达,这次真行了?
所以这次通用性能的提升,至少说明国产GPU在核心能力上有了质的进步。以前总说国产GPU和国际大厂差距大,这次砺算G100算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虽然和NVIDIA最顶级的卡还有距离,但能追到主流水平,已经是个大突破了。至少现在可以拍着胸脯说:国产GPU,这次真支棱起来了,和NVIDIA正面刚的底气,有了。
摩尔线程五年逆袭:国产GPU如何打破全球垄断格局
摩尔线程从一开始就没有选择低端市场,而是瞄准了“高端突破”,坚持自主研发全功能GPU,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摩尔线程推出的第一款“苏堤”架构,便打破了国产GPU“无架构”的诟病,为其后续的技术积累奠定了基础;而随着“春晓”、“曲院”到“平湖”的逐步升级,它的产品不仅在性能上逐步超越了国内同类产品,甚至...
国产GPU行业炸出大新闻!摩尔...@老杨拆技术的动态
摩尔线程只用了88天就闯关科创板成功,创下最快过会纪录。这家公司凭什么这么牛?背后藏着国产芯片逆袭的狠招。 半年赚了7个亿,比过去三年总和还多!摩尔线程的赚钱速度像坐火箭,毛利率从亏70%变成赚70%,这翻身仗打得漂亮。关键是他们搞定了全功能GPU技术,游戏显卡能跑《黑神话》,AI芯片敢叫板英伟达,连智能汽车...
摩尔线程的挑战与机遇:国产GPU的突围之路
时期资源错配的覆辙。国产GPU的突围之路,本质上是一场无捷径可走的攀登。从江南制造局的机床到摩尔线程的光刻机,技术自主的追求始终如一。在招股书中,张建中团队41次提及英伟达,他们书写的不仅是商业计划,更是一份承载百年产业精神的宣言:所有关键技术的突破,都必须历经从艰难起步到广阔未来的完整旅程。
国产GPU崛起,张建中带领中国硬科技破局,激励民族自强梦想
[国产GPU的“翻身仗”,靠的可是“硬核”]你知道的,英伟达的护城河可不是盖的,20年深耕CUDA生态,全球有五百万开发者在用 咱们可不想一直跟在后头,那就得自己造个“翻译器”于是,张建中推出个“秘密武器”——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 这玩意儿,能让国产GPU直接“翻译”CUDA代码 那更方便我们自己干活儿了 他在...
国产GPU逆袭战:政策东风+技术突围,谁将挑战英伟达?-有驾
那包括像英伟达这种,其实它已经有很多的核心部件是国产化的了,那这个也意味着,国产gpu已经走出了那种单打独斗的这种阶段了,现在已经进入又到了一个生态共建产业协同的这样的一个新的阶段了。你觉得国产gpu产业未来最大的机会和挑战分别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机会就是政策持续的发力,然后市场需求又不断的放大,再加上...
中国芯亮剑!2027 GPU自给率82%,英伟达神话要破?
在智能驾驶领域,地平线征程6芯片已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适配超过20家车企的前装量产项目;在医疗影像领域,联影智能基于国产GPU开发的医学影像分析系统,准确率达到98.7%,通过了NMPA认证。这些标杆性应用的落地,不仅验证了国产GPU的技术成熟度,更形成了""应用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开发者生态的建设同样成效显
拿英伟达“开刀”,是中国GPU自主化的一步险棋!-CSDN博客
摩尔线程是国内为数不多专注于AI和图形计算领域的全功能GPU企业,其自研的MUSA(摩尔线程统一系统架构)让人眼前一亮。针对渲染、视频编解码、AI等场景,摩尔线程逐步完善产品布局,成为国内AI和图形计算的重要补充。 国产GPU与英伟达的性能较量,差距还有多远?
国产GPU逆袭之路:80亿IPO背后的技术突围与资本困局
当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之际,中国GPU赛道突然杀出两匹黑马——摩尔线程与沐曦同日递交科创板IPO申请,分别募资80亿和39亿。这两家被冠以"中国英伟达"、"中国AMD"之称的企业,三年累计亏损超82亿元,却敢对标国际巨头发起冲锋。这场豪赌背后,究竟是资本泡沫还是技术黎明?四年营收翻208%却亏50亿,国产GPU的"...
国产GPU突围战:从“卡脖子”到“逆袭”,我们离巨头还有多远...
“一台英伟达H100显卡,价格炒到30万元!”这让无数科技企业的投入成本增高。在美国芯片禁令的阴影下,中国AI和算力产业频频被限制。但鲜少人知道,国产GPU正在悄悄打一场翻身仗——华为昇腾、摩尔线程、景嘉微等品牌已杀入战场。 一、国产GPU现状 国产GPU的起步比美国晚了近20年。2010年前后,国内GPU市场几乎被英伟达...
拿英伟达开刀,是中国GPU自主化的一步“险棋”!
这件事情在网络上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网友调侃:“英伟达是老虎,那国产GPU企业算什么?小猫?”还有人感慨:“国产芯片这几年确实进步很大,但想追上英伟达,这个路还太长。”。另一位网友则提出了另一个角度:“为什么我们不把更多精力放在生态系统建设上?光靠芯片性能是打不赢这场仗的。”也有人反对:“...
摩尔线程的80亿突围:国产GPU的挑战与机遇
9月26日,摩尔线程将面临上交所上市委的严格审核。这家企业声称拥有“国内极少数具备全功能GPU研发能力”,试图在英伟达、AMD等巨头的垄断市场中开辟新天地。然而,板卡销量不足、对大客户的依赖以及生态壁垒等问题,都为这场“豪赌”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因此,80亿资金是否足以支撑国产GPU的未来,尚需时间来证明。在...
拿英伟达开刀,是中国GPU自主化的一步险棋!
这时候,有人会问了,既然技术上还有差距,那国产GPU到底靠什么追赶呢?答案是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中国市场对AI计算的需求很大,而英伟达的高价格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这也让国产GPU有了突破口。不过,技术问题只是其中一个难点,更大的挑战在于生态建设。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开发者愿意用你的产品,如何让你的技术...
砺算科技:国产 GPU 的硬核突破与产业突围
一、技术破冰:TrueGPU 架构如何改写国产 GPU 竞争格局 (一)自研架构破局国际垄断 砺算科技耗时三年打造的 TrueGPU 架构,堪称国产 GPU 领域的 "破冰者"。作为国内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融合型 GPU 架构,其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异构计算单元动态调度系统 —— 通过自研的 GigaSych 指令集,实现图形渲染核心与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