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亲述自研芯片及造车“逆天改命”史:压上10年家底、5年完成...
信网9月25日讯9月25日,2025雷军年度演讲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做了主题为“改变”的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分享玄戒芯片及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在演讲后的发布会环节,雷军重磅发布了小米17系列数字旗舰、小米定制服务及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 本次发布会的众多新品,全面展现了小米在手机、汽车
雷军直言:造车+造芯押上小米十年家底,今年芯片研发砸超60亿
当玄戒芯片的算力注入手机与汽车,当小米的生态闭环逐步成型,这场“双芯”突围战已超越企业自身的发展范畴。雷军在年度演讲前的发文,与其说是造势,不如说是宣言——在核心技术的无人区里,唯有舍得投入、敢于坚持,才能真正实现“改变”。而这份改变,终将定义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新坐标。
小米雷军发文:造车和造芯像两个孩子,家底全押上压力巨大
2025 年 9 月 24 日清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的一则微博掀起科技圈波澜。他坦言 "造车和重启造芯几乎是同时做的决策,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将两项战略比喻为 "同时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大学" 的重压。这条动态在发布后三小时内收获超十万次互动,折射出市场对这家科技巨头战略布局的持续关注。回...
雷军坦言造车造芯押上小米全部家底,双线作战压力如同供俩大学生
业内专家认为,小米重启“大芯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是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护城河,二是减少对供应链的依赖,降低硬件成本,提升终端利润水平,三是自研芯片成为“人车家全生态”系统的底层技术支点,为跨终端算力共享和互联网互通体验提供基础支撑。然而同时推进这两大战略也面临着巨大风险。汽车制造业和芯片研发都是...
雷军揭秘:造车造芯“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大学”,谁给了自己勇气?
雷军说“小米造车和造芯就像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大学”。这句比喻背后,其实点破了行业的核心逻辑:一家科技公司把资金和管理精力同时押在两条投入巨大、回报缓慢的赛道上。问题也因此变得直白而尖锐——这是一次勇敢的战略豪赌,还是把公司同时推向两个难以脱身的泥潭?这不是宣传,而是生死赌局。成功,能重塑公司与...
雷军160分钟演讲揭秘!海量造芯和造车细节,小米17五大技术硬刚苹果
结语:小米自研技术深水区行稳,芯片+汽车突破高端市场 纵观今天的发布会,小米手机在屏幕、拍照、续航、性能方面,实现了诸多底层关键技术的突破,小米加码自研技术研发,确实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转化为产品体验的升级。如雷军所言,自研芯片和汽车业务同时推进,给小米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目前小米在这两方面的投入都...
十年家底全押上:小米造车与造芯的新十年棋局
将造车和造芯两条战线结合来看,其协同效应远大于单线作战的简单相加。因此,造车和造芯并非两场分散精力的冒险,而是服务于“人车家全生态”这一终极目标的左膀右臂。它们共同构筑了小米在未来十年最核心、最难以被模仿的护城河。雷军的个人印记与小米的战略进化 小米这场深刻的变革,离不开创始人雷军的个人特质与...
雷军称造车造芯是“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实则是把公司十年家底压上...
正是这块基本盘,支撑着汽车与芯片每年数十亿的投入。没有造血能力的创新,只是烧钱表演;而小米的策略,是以成熟业务反哺前沿探索。芯片投入尤为典型。玄戒O1虽基于ARM架构授权,但小米完成了从系统设计到物理实现的深度自研,重制了近500种标准单元库。这种“非完全自研但深度掌控”的路径,既规避了从零造芯的天量...
雷军微博谈造车造芯:押上十年积...@空智二师兄的动态
如今,面对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挑战,小米选择将这十年的积累,全面投入到智能汽车与自研芯片这两个关乎未来的核心赛道。 智能汽车被视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重要入口,而自研芯片则是保障供应链安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两大领域不仅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更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实力与战略定力。雷军的坦诚,既展现了小米...
雷军自曝“豪赌”心路:押上十年家底造车造芯,像供俩小孩上大学
周三,小米集团(01810.HK)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上罕见“吐心声”。他说,当年几乎同时决定造车和重启芯片研发,把小米十年来的“家底”几乎都押了进去,就像一下子要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压力之大至今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外界看到小米跻身世界500强、汽车业务捷报频传,觉得顺风顺水,但从雷军的表述...
雷军:造车同时重启造芯!是真勇气,还是被逼无路?
另外,还要和大家聊聊的是,雷总说“造车造手机,还做大芯片”这事。可是,此前,雷军说“小米不会缺芯,我们是芯片商的大客户”。而且,现在小米造芯片,虽然设计自研,但用的设计工具、生产环节,还是得靠美国那边的技术。真要像华为那样,从设计到生产都能自己扛,小米还差得远呢。若坚持走靠美系技术工具链
雷军豪赌造车造芯:小米的双线战略能撑起万亿野心吗?
恒大汽车的前车之鉴表明,实体产业与资本预期的落差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突围路径:小米的生死时速 短期来看,小米必须确保SU7产能爬坡与芯片流片成功这两个关键节点。这意味着可能需要收缩笔记本等非核心业务,集中资源保障战略项目。长期而言,开放造车平台或寻求芯片代工合作,或许是分摊研发重负的理性选择。而对于SU7爆燃...
雷军押上全部家当!145亿造芯150亿造车,小米这次要撕掉“组装厂...
这种模式让小米在手机市场迅速站稳脚跟,甚至一度成为全球第二,但也埋下了隐患——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风险,以及高端化进程中难以摆脱的“性价比依赖症”。雷军显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7年,小米首次尝试自研芯片,推出澎湃S1,但随后因技术难度和资金压力暂停;2021年宣布造车时,外界同样质疑“...
雷军的双重豪赌:同时造车和造芯,押上小米十年家底的勇气从何而来?
造芯则是为了掌握核心技术。2020年,小米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加大自主研发力度。02 小米的“芯”事:从玄戒到汽车芯片 芯片是现代工业的“粮食”。小米在芯片领域的尝试并非一帆风顺。但小米并未放弃。此次雷军演讲中将重点介绍的玄戒芯片,标志着小米重启造芯计划。6月11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
小米造车与芯片研发的战略布局与成果
如今,小米首款自主研发设计的旗舰SoC芯片玄戒O1的成功问世,正是他们长期耕耘的最好证明。▍ 雷军的总结与未来展望 雷军总结小米的成功归因于多方面因素,并展望小米未来要实现“全球前五”的目标。最后,雷军总结道:“小米造车的成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战略魄力、生态协同、极致产品力和危机应对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雷军“全押” 造车造芯:不是豪赌,是生态协同的技术突围
押注芯片的本质,是争夺智能时代的 “技术定义权”。雷军深谙 “没有自主芯片,智能汽车永远受制于人” 的行业痛点,这也是小米即便承受巨大成本压力,仍坚持自研芯片的核心原因。玄戒系列的突破已显现战略价值:O1 芯片凭借 190 亿晶体管的硬核性能,让小米在高端手机市场打破高通垄断;即将推出的 O2 芯片更计划进军...
雷军将于9月25日公开小米造车背后“关键抉择”
2024年3月,小米发布首款车型SU7,此后迅速推出SU7 Ultra及YU7等新车型,逐步扩大产品矩阵。而此次演讲,除汽车业务外,雷军也将首度公开小米自研芯片企业“玄戒”的发展历程。在智能手机行业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小米正通过造车与芯片“双线攻坚”,向高端制造与核心技术持续突围。雷军此次选择回溯2020年的“艰难决定”...
雷军年度演讲剧透:手机汽车芯片齐发,小米要改写行业规则?
五、手机+芯片+汽车:小米的“三体”战略野心 发布会当晚,雷军要讲“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的相关故事”。手机、芯片、汽车,这三个看似独立的业务,其实是小米“三体”战略的核心:手机是“现在时”,提供现金流和用户基础;芯片是“未来时”,解决技术卡脖子;汽车是“增量时”,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手机业务不用...
小米集团的千亿豪赌,押上小米十年家底,双线作战如何杀出重围?
战略决策:双线作战的生死抉择 2021年初,小米在手机业务全球站稳脚跟后,面临两个千亿级抉择:是否进军汽车制造,以及是否重启芯片研发。 当时全球手机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小米甚至被美国国防部列入“涉军黑名单”,但雷军和管理层最终拍板:两条路同步推进。这一决策意味着小米要同时挑战芯片和汽车两大高壁垒行业,即便对...
雷军哪来的勇气?同时押注造车和造芯,差点掏空小米10年家底!
雷军的答案很简单:“要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支持小米的高端化战略。放眼全球,苹果、三星、华为这些站在顶端的手机厂商,都拥有自研SoC芯片的能力。小米要想真正比肩这些巨头,自研芯片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同时,自研芯片也为小米应对供应链风险提供了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