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万亿个人存款“搬家”即将开始?
目前尚处于居民存款“搬家”初期。银行净息差压力下,存款成本继续下降仍是趋势,存款挂牌利率的下调或尚未结束,随着2022-2023年起存的个人定期存款逐步到期,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会逐步迎来个人存款的“搬家”。1.1.2、预计2025-2026年到期的“超额储蓄”约4.6万亿元 初步测算,居民2022-2023年“超额储蓄”约9.21万亿元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说明随着大A资本市场的热度提升,资金正在不断挪动转场进入资本市场,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已经开始了。而且不仅是居民的存款,就连企业的存款,也开始搬家。但是和之前大A的几次牛市相比,这一次居民存款搬家,显然更加理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数据上看,这一轮资金转移并没有盲目涌向高风险的领域,而是更多流向相对稳...
8月大动作!钱去哪了?银行慌了,存款“逃离”潮要来了!
长期来看,信贷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直接融资发展,这些都是专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手里的钱能不能保值增值。这“存款搬家”,到底是福还是祸?股市这趟浑水,到底该不该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走。所以,接下来的剧情会如何发展?是皆大欢喜,还是一地鸡毛?...
新一轮存款搬家开始了?
那么,这轮“存款搬家潮”能持续多久?中信证券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比值负相关性很高,当比值在高位,意味着居民存款相对于股市规模偏多,潜在的资金入市空间更大。截至2025年6月,该比值为1.8,该比值仍处于0.8-2.1的历史区间的偏高分位数,反映出居民存款体量相对股市规模依然庞大。(资...
究竟|“存款搬家”迹象再现?力度有多大?目的地是股市吗?
对此,国信证券表示,回顾历史,2005年以来我国出现过五次明显的居民存款搬家,分别为2006-2007年,2009年,2012-2015年,2021年,2024-2025年。从历轮存款搬家来看,低利率是推动存款搬家的因素之一,但资本市场表现才是核心驱动因素。“其中,2007年利率上行,资本市场大涨驱动存款大规模搬家;2014-2015年则是利率下降...
我家的钱也开始“搬家”了一笔1.18万亿背后的故事
历史有先例。2015年牛市时,也出现过存款大幅搬家的情况,当月非银存款暴增。2024年初和今年2月、7月也曾出现大额波动,各有原因一部分是真金白银被到股市,另一部分则是机构间短期资金调度的影子操作。这件事对银行意味着什么?对大行利好。大型银行有托管、基金托管等资质,能接这些“搬来”的资金,做资产管理、...
这次“存款大搬家”流向了哪里?
存款搬家是指资金从银行存款账户流向其他金融资产或投资领域的现象。2025年,中国又出现一次较为明显的存款大搬家情况: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2025年7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00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则大幅增加2.14万亿元,同比...
“存款搬家”大潮来袭!居民资金疯狂流入股市,银行账户空了!
从超额储蓄、定期存款到期和存款活化等视角测算,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万亿-7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一年,资本市场将迎来巨额增量资金。“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的’大水漫灌’。“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当5万亿-7万亿元资金涌入,市场流动性将发生质变。”机构观点:存款搬家仍处”早期阶段”...
央行8月金融数据发布,存款结构分化明显,居民存款搬家趋势显现
举个具体的场景:某城市的社区群里,8月下旬开始有人轮番晒收益,讨论从银行取款再买基金的操作细节,甚至有人贴出截图请教券商号如何开通,这些微观动作最终在统计表上体现为住户存款增速放缓。再谈监管与政策选择:当下监管面临两难,若过度干预去限制“搬家”,会压抑市场活力,让资金回到无奈的“躺平”状态;若完全...
“存款搬家”现象出现,信号意义何在?
从以上三点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来,存款搬家现象是好事,是股市增量资金的体现,但未必对市场是一个好的引导,毕竟现在的A股市场已经并非以前的齐涨齐跌,也不是所有的个股都面临机会,出现了港股和美股一样的模式,那就是明显的结构性分化,这对没有投资能力的存款资金来说,则意味着比较明显的风险,或者...
8月存款大转移,1.18万亿正流向这些领域!
这一规模可能高于2016—2017年、2020—2021年两轮股市上涨的行情中存款入市的规模,但实际入市情况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预期、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05 政策驱动:风险偏好提升 存款“搬家”的现象从今年6月份才开始初步显现。这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支持政策改善了长期经济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同时叠加股市上涨行情。民生
万亿存款大迁徙!央行数据出现异常,你的钱正在逃离银行?
地域分化加剧:一线城市拥有 50 万存款家庭占比 13.2%,而农村地区骤降至 1.8%,财富分配失衡问题凸显。结构性陷阱:存款搬家本质是 “低利率驱赶高储蓄”,但资金并未完全流入实体经济,部分流向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剧了资产泡沫风险。四、未来博弈:政策与市场的角力场 随着 7 月 14 日国新办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
2025 年 7 月存款 “大搬家”:居民存款少 1.1 万亿,钱都去哪了?
从2022年到2024年,我国积累了5万亿元的超额储蓄,若其中25%流向股市,就将带来1.25万亿的增量资金。2025年到期存款规模在7090万亿元,保守估计,若有5%10%进行再配置,那就是3.59万亿的资金。此外,M1增速升至10%,年内新增的5万亿活期存款也有可能入市。不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存款搬家虽有积极影响,但也存在...
存款搬家进A股?仍是起步期,过去曾有明显五次
存款搬家与A股的关系,并非简单的"资金流入推高股市"。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通过复盘历史数据,总结出居民存款搬家至股市的四大显著特征,揭示了二者之间的深层关联。第一,股市先形成赚钱效应,存款搬家随后而至。2009年,上证综合指数在存款搬家明显启动前已上涨103.4%;2014-2015年,股市更是在资金大规模流入前录得...
从“存款搬家”说起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反映了社会总货币量,若M2保持增长但居民存款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就意味着资金正从居民存款账户流向其他领域。历史上2007年、2009年、2014-2015年M2同比增速与居民存款同比增速发生较大背离时,即会出现大规模的存款搬家现象。 数据来源:国海证券,时间范围2006/12-2025/06 8月13日公布的最新...
居民存款“搬家”信号初显 能否驱动牛市?
“随着股市回暖,当前A股累计12个月平均回报达到20%左右,历史上出现类似情形为2009年、2014年底、2019年底,通常出现持续一年以上的存款搬家和股市上涨行情。”中金公司表示。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存款利率低位下,居民存款转投向理财、股市的趋势加剧,驱动非银存款规模扩张。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非银存款增速上升,主要...
股市爆发热潮,资金大规模流动,存款搬家趋势显现
有个细节:一些理财产品的宣传页写着“最高可配比20%”,实际操作里往往控制在10%以内,哪怕监管和销售都讲规则,人性的谨慎和机构的风控会让资金流动呈现分期迁徙,非一蹴而就。再说股市和地产的竞争关系,过去的搬家事件里,房地产往往承担过分流角色,2025年楼市仍在磨底,短期内很难吸收大规模资金,这减少了...
存款搬家现象显现,资金分流企业,市场信心回暖
决策层该做的,也不是一味加杠杆灌水,而是想办法让“投资有好苗头”、让实体回笼现金、有真实需求支撑。大风起兮,云飞扬;下盘棋,慢慢落子。说到底,每个市民的钱包、每家企业的流水、每一个政策细节,都是这个“存款搬家”大剧里不可或缺的戏份。经济冷暖,靠的是信心,更要靠理智。咱们都说“身在局中人...
2024年第三轮存款搬家启动,居民资金流向风险资产
尽管普通居民尚未大规模入市,但他们可能通过“固收+”基金间接参与权益市场。“固收+”基金的整体规模在2025年上半年显著提升,显示出居民资金正在向此类产品流动。同时,行业主题ETF也成为居民投资的另一个切入点,反映出个人投资者对特定行业的关注。本轮存款搬家对A股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首先,资金流向科技成长主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