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文遗陕西行丨数字化让西安遇见长安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于9月16日至17日在陕西西安举办。论坛前夕,“数智文遗陕西行”全媒体采访团走进西安。通过沉浸式探访,全方位展现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文化遗产传承。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沉淀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文化遗产。城墙、碑刻、壁画、古建……过去的故事,既藏于一砖一瓦之中,也融入了寻常
央广网丨当数字经济遇见古都西安
在这个最美的季节,现代化的数字经济遇见了千年古都陕西西安。当数字遇见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添“智”提“质”,信息渠道日益畅通、对外交往“破圈”出新,高质量发展活力满满。 央广网记者 刘昱 摄万物遇春,欣欣向荣。4月16日,以“互联互通 共同繁荣”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西安开幕。 这是世界互...
长安C位 - 百度百科
长安C位(CHANGAN C-POSITION)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大唐不夜城新乐汇项目F区B1层的数字化沉浸式主题乐园,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于2025年建成,7月12日试营业。该项目由享界长安(西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与茄子咔咔技术团队联合打造,依托虚拟摄影实时渲染技术、XR大空间应用及5G网络等技术手段,提供古风、国漫、...
光明观察②|一场以数字之名的“双向奔赴”
世界互联网大会与西安的“缘分”由来已久。2024年4月,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时隔一年,聚焦文化遗产数字化,又将再启一场“双向奔赴”。“选择在中国西安举办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希望依托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探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未来,为文明交流互鉴开辟新路径”“...
数字赋能,智绘长安|长安|西安市|大雁塔_新浪新闻
数字赋能,智绘长安 【数字赋能,智绘长安】钟鼓楼、兵马俑光速加入云端地图,大雁塔、慈恩寺搭载“人从众”监测系统……西安联通为古城西安打造“数字大脑”。戳视频,看5G守护下的西安文旅新面貌。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Loaded: 0%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数字永生,古都新韵——看西安如何用科技架起文明互鉴新桥梁
在沉浸式体验领域,西安打造了一批标杆性项目。《帝国密码——秦始皇陵》全真XR体验空间基于科学勘探数据,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了全景数字化复原,借助5K超高清视界和空间追踪技术,让游客亲历两千多年前秦朝王宫磅礴之景。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AI大唐”数字穿越项目,通过AI换脸技术生成游客专属的唐风写真。在文物修复...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西安文化复兴实践探索
数行长安:探索西安的文化数字化转型 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组成的"数行长安"学生社会实践支队,在陈浩、黄语萱、刘祖炎三位辅导员的带领下,于2月11日至2月16日对西安进行了为期6天的实地调研。期间,他们深入探索了汉唐石刻博物馆、大明宫遗址、西安博物院、大唐不夜城以及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等五大文化地标。此次实践...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移”技焕彩,智启古遗“数”光
西安移动借助数智化技术,通过数字化展陈与线上云讲解,让尘封历史“走”进大众视野。依托5G、AI、VR等前沿技术,打造智慧博物馆生态,以AR讲解、VR全景漫游等方式,让西迁精神以更生动鲜活的方式触达人心。此外,西安移动还与西迁博物馆携手共建红色教育基地,借助5G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参观者通过手机即可观看西迁...
易生支付赋能西安长安书院 打造“阅读+文旅”数字化融合新地标
为西安地标性文化综合体长安书院构建"POS智慧终端 + 软件系统 + 支付通道"三位一体的服务架构,实现多元化场景商户的一站式智慧支付与管理赋能,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消费生态闭环。此举不仅助推西安城市文化IP塑造与数字化转型实现新突破,更为全国文化场馆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落地的示范模板。来源:美通社 ...
文旅场景焕新:全维交互技术打造“唐朝导游”,AI数字人带你穿越千年
在西安博物院的大唐长安城沙盘前,游客小杨戴上AR眼镜的瞬间,一位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袍的“唐朝士人”凭空浮现。这位虚拟向导不仅用地道唐音讲解坊市布局,更对小杨“朱雀大街有多宽”的即兴提问对答如流。这并非科幻电影,而是全维交互技术赋能的AI数字人导览实景——当文化遗产遇见人工智能,一场颠覆传统的文旅体验...
长安区:数字经济推进城乡信息化融合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长安区紧跟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布局与政策定位,立足区域实际,运用互联网,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从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发力,积极开展信息化和数字经济示范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向园区、基地聚集,打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走出了一条数字发展之路。 互联网
长安区校地合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政府
5月10日,由陕西省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西安市虚拟现实沉浸式拍摄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安区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等单位承办的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2024年毕业展暨首届“西柚杯”设计大赛展举办,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卢光跃,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张秦安,长安区副...
从看到演,数字文旅的“陕西范式”|白鹿视点
目前,西安已聚集700多家数字文化企业,100余个XR内容制作团队,为行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撑。从文物上“云”到虚实共生,未来,随着5G-A、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普及发展,陕西或将实现“全域数字化文旅体验”——游客从机场AR导航踏入长安城,到博物馆中与虚拟侍女对话,再到骊山VR探访秦陵……这不仅是文旅产业...
媒体关注陕西:“数字”助力文旅产业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的不断深入,多种数字技术助推文旅产业发展,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VR新体验 打造文旅新场景 近日,“VR沉浸式体验”在西安掀起了热潮。“云玩巴黎”“穿越金字塔”……这些关键词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吸引大众关注。“数字+”打造了新场景、新体验,所带来的“沉浸式”旅游玩法为西安...
西安探索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西安市人民政府
从国潮发展初期到如今市场火热,陕西呦呦鹿鸣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文创产品已销往全国,开发的“甚是青铜”“一日长安”等传统文化特色IP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这背后,让丰富的文化资源“活”起来,让文化数字化是重要路径。 “除了挖掘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把文化的价值通过技术化手段传播出去。”刘德琳说,当下,受年轻...
文华映长安——古都西安守正创新推动文化繁荣实践观察西安市人民...
登临城墙北望,唐大明宫遗址里文物、园林、遗址完美融合。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副主任颜可说,在原真性保护基础上,遗址区做了48个古建筑的数字化复原,结合沉浸式场景,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移步换景。西安市长安区,抢救性保护建成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原生态呈现传统民居的建筑美学,每年数十万学生到此...
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 | 数字化助力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_澎 ...
在数字藏品开发方面,西安城墙应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化模式,推出了“西安城墙小武士”“西安城墙四季插画”“西安城墙虎年数字时装”“西安城墙虎年新春”“西安城墙女神节”等7个系列、25款数字藏品,打造了长安IN数字藏品发布平台。其中,“虎年城墙数字时装”数字藏品产品围观量高达60000余次,小武士藏品4款2000...
“数字经济”赋能西安文旅 “长安IN”文旅数字平台项目启动
西安新闻网讯 当文旅和科技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4月29日晚,由西安城墙管委会、腾讯云产业以数字藏品为切入点,联合打造的“长安IN”文旅数字平台项目正式启动。平台将在游前、游中、游后三个环节创新消费模式,探索数字产业文旅融合新思路。 据悉,作为“数字化文旅”转型的一次充分尝试,“西安城墙系列数字藏品”通过...
千年古都携手数字IP 赋能传统文化插上“数字翅膀” - 陕西新闻...
2017 年,腾讯集团与敦煌研究院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助力敦煌文物数字化保护和IP的传播推广。从“敦煌飞天”到敦煌莫高窟第 257 窟鹿王本生图故事中的九色鹿,到盛世大唐璀璨丝路上的“胡旋舞”,再到展现第249窟、285窟中雷公击鼓壁画的“遇见神鼓”……
两岸媒体共探西安“文旅+科技”新魅力
7月24日至29日,来自海峡两岸的媒体记者、台湾自媒体人、台湾文创专家等20多人齐聚西安,参与“文旅+科技古都十三潮”两岸媒体新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文化,古今对话未来”为主题,通过参访XR技术应用、文物数字化展示、AI沉浸式体验等场景,深度感受西安如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