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50年的蒋介石铜像被移除,民进党当局“去蒋化”争议不断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台中市梨山宾馆前的蒋公铜像在矗立近50年后,日前正式被拆除并移至文物馆陈列,此举为民进党当局推动所谓“转型正义”的一环。同时,东吴大学的中正图书馆也有校方高层建议可对外募款整修后冠名或举办命名大会,而先前移出的蒋介石半身铜像则已移至仓库存放。梨山宾馆前知名的蒋介石铜像在成为当地地标50年后,日前被正式拆除
尹茂祥:岛内螳臂当车的“去中国化”闹剧注定失败
对此,作为蒋家后代的台北市长蒋万安直言,赖清德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 二是切割中华文化力推“去中化”“去汉化”。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行动集中在教育领域,重点是修改历史课纲,切断两岸历史联系。值得注意的是,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操作已触及军事院校,要求岛内大专制军校通识教育删除“中国现代史...
民进党又推“去蒋化”?蒋万安讽赖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
蒋万安表示,赖清德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如果有钱让地方改路名,那为什么不依规将地方补助款拨给地方,照顾弱势、老人、孩子。针对有媒体问及,民进党过去也曾谈及蒋经国先生的好,此番做法是否自打耳光,蒋万安说,他相信人民希望看到执政者多做实事。
台湾“去蒋化”动得激烈,血脉联系难割舍,民心“瓜兮兮”
最主要是像赖清德这样的民进党大佬,出场的时候就像是在走钢丝,既要维护本土认同 每次他的动作,都让人觉得仿佛在摆一场“龙门阵”,说得不多,但背后那一盘棋 【去蒋化这事儿,真是“瓜兮兮”的,动得厉害,动得狠】你晓得,台湾这几年一直在搞“去蒋化”,这事儿 说白了,就是想把威权时代留下的那...
台湾“去蒋化”引争议,文化变脸背后隐藏的政治操盘
这个过程,不光是政策上的调整,还牵扯到民间的情感 蒋介石铜像的故事,啷个搞 全岛都在“搬家” 我告诉你,早在几年前 台湾就开始搞“去蒋化”的运动了 你想想,那个年代,蒋介石铜像可是随处可见的 学校、政府机关、居然军营里都有他的“雕像”或塑像 可是到了2015年,赖清德还在台南当市长那会儿 就主动推了...
反对“中正路”改名!民进党强推“去蒋化”激怒“绿营铁票仓”
中国台湾网6月6日讯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内部事务主管部门为推动所谓“转型正义”,正研拟全台“中正路”改名,并与各地方政府讨论具体执行方向。结果政策尚未落实,地方就出现明显反对声浪,号称“绿营铁票仓”的台南市尤其强烈。有岛内媒体对台南市民进行街采,结果显示,多数台南民众担忧改名将造成实际生活...
民进党搞“台独”,为什么要“去蒋化”?
说不定两岸早就和平统一了,因为他们心中装的是大中国、大中华。根本轮不到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赖清德这些“台独”小混混张牙舞爪。由此可见,民进党要实施台独,必须进行“去蒋化,切断两岸一切的联系纽带,让台湾同胞忘掉国共的历史,愚弄台湾同胞,为“台独”扫清历史障碍。(代伟/文)
民进党当局借“转型正义”推“去蒋化”,蒋万安首次回应:无法苟同!
】近期,民进党当局打着“转型正义”的幌子,在岛内强推“去蒋化”行动,包括要求各地将“中正路”更名、移除蒋介石像等。此举所需费用高昂且严重扰民,引发基层民意强力抵制。(来源/两岸新新闻)#民进党当局强推中正路改名#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Loaded: 0%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蔡英文“去蒋化”争议引 揭民进党“去蒋化”大事记__中国青年网
蔡英文“去蒋化”争议引 揭民进党“去蒋化”大事记 民进党重新执政 争议再起 2016年大选后,民进党取得立法机构绝对多数,立院党团力推“促进转型正义条例”草案,盼追求历史真相、厘清责任归属。民进党“立委”段宜康痛批,“我们的转型正义是笑话”。他说,这个社会“当一个人杀死一个人时候,我们大家说,这个人要...
永无宁日!顾立雄狂妄放言“去蒋”,上任第一天搞大动作只会反噬
这一轮“去蒋化”风波,压根不是新鲜事。早在本世纪初,民进党一掌权,“去蒋化”刀已经动向学校、博物馆、路牌。铜像一尊尊被拖走,有的被头袋黑布直接冰封仓库,有的身首异处扔废弃场。可营区始终是铁门深锁,靠一纸命令说拆就拆,没门。因为军营对台湾老百姓来说,就像儿时记忆里的家庙祠堂,不光是威权...
岛内民调:60%民众反对民进党当局“去蒋化”做法
“二二八”纪念日前后,民进党当局启动一连串“去蒋化”措施,包含中正纪念堂文创商品下架、拆除蒋介石铜像等,引发争议。
21年民进党当局喊拆蒋介石铜像,蒋万安表态:不允许做出任何变动
他们提出了“去蒋化”的政策,要求各地拆除蒋介石父子的铜像,并且给予5万元新台币的奖励。蒋介石和蒋经国曾经在台湾岛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来被民进党取代。这一政策引起了很多争议,国民党和蒋家人都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不尊重。甚至有些民进党人也觉得“做得太过分了”。在这场风波中,一个名叫蒋...
台湾“去蒋化”再升级:台当局拟全面更名“中正路”并移除蒋像
此番表态引发舆论哗然,国民党民代林沛祥痛批这是“用意识形态绑架民生预算”,直指当局一边哭穷一边大搞政治工程。这场更名运动背后,是民进党当局持续十余年的“去蒋化”执念。从台北市“中正纪念堂”更名争议,到各地“中正路”标识被拆,台湾社会对历史记忆的撕裂日益加剧。此次公布的677件待办案件中,仅“中正路...
民进党“去蒋化”“去中国化”,违背主流,自掘坟墓 - 今日头条
无论后人怎么评价蒋介石父子,都无法忽略蒋氏父子对台湾做出的贡献。没有蒋介石重建台湾,没有蒋经国推动民主改革,台湾人民不会有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民进党也未必可以组建。 如今民进党一心“去蒋化”“去中国化”,无视两岸人民感情,决心要与大陆做切割,这种违背主流思潮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
民进党对两蒋下手了,玩弄“去中化”议题,赖清德带头参拜日本人
两蒋陵寝前,仪仗队消失,历史的伤口被撕裂!民进党操弄政治议题,将矛头指向两蒋,意欲何为?一边撤离守陵卫兵,一边祭拜日本殖民者,赖清德媚日嘴脸暴露无遗。民进党“去中国化”不断升级,经济发展乏力,却在历史问题上大做文章,究竟是政治算计还是历史错乱?仪仗队撤离,两蒋陵寝前的冷清与台湾的迷失 卫兵撤了...
台湾“去蒋化”风暴,铜像拆迁引争议,文化与历史谁在主导
格外是赖清德,他这人巴适得很,走到哪都带着点“本土化”味 你想,他从一开始出道,到这阵子一把手 都是跟“去蒋化”和“文化重塑”挂钩的 每次他一说话,岛内那些支持者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欢呼,反对派,也不甘示弱 你知道的,台湾人平时在街头巷尾聊这事儿,嗓门都能飙到天上去 真是“你说的我听得瓜兮...
拆蒋像、立“独”像,赖式“双标”有多荒唐?
所谓“去中国化”,无疑是一桩笑话 从修改岛内课纲、强推“中正路”“经国路”改名,到大规模拆除“两蒋”铜像……事实上,赖清德当局及民进党的“去中国化”行径早已劣迹斑斑。岛内舆论质疑,这些操作究竟是所谓的“转型正义”,还是在渗透“抗中”“反中”的意识形态,答案恐怕已不言而喻。
“中正”“经国”道路改名?民进党当局假“正义”真“去中”
台当局内部事务主管部门继此前抛出全台“中正路”改名后,又称“经国路”也在改名范畴。民进党当局打着所谓“转型正义”旗号大搞“去蒋化”,劳民伤财、撕裂社会,接连政治操弄引发民怨反弹。 道路改名说起来轻巧,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身份证地址、户籍誊本、营业登记、地政资料到导航系统、交通标志等等,全都必须...
“去蒋化”争议再起 台当局政策遭地方怒呛“吃饱太闲”
基层民众的困扰更显政策荒谬。台南市民王先生无奈表示:“阿公阿妈根本分不清新旧路名,要去邮局改地址还要花时间,现在物价这么高,当局该想想怎么纾困。”桃园店家林小姐直摇头:“招牌、广告都要重做,这钱谁付?”这场争议暴露出蓝绿阵营在历史符号争夺战中的深层矛盾。民进党企图借“去蒋化”重塑历史叙事,却...
“2·28”事件70周年前“去蒋化”手段升级,民进党为何如此“痛恨...
如此一看,如今民进党当局用公权力去除纪念堂内的蒋介石元素,也是其一以贯之的“去蒋化”步骤,只不过,现在换了一个更高大上、更有诱惑力的名词“转型正义”。在民进党看来,蒋介石主要有两大罪状:第一是“2·28”事件,第二是长期的“白色恐怖”。至于如何清算,用蔡英文的话说,不能“只有受害者、没有加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