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江门中微子实验:液闪原来是这样 揭秘地下科学奇迹_新闻频道...
大多数人没见过中微子的真身。工作人员解释说,中微子进入液闪后会发出肉眼看不见的光,这道光会被灵敏的探测器捕捉。一根根线缆把这些信号带到主控室,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就是最新捕获的中微子踪迹。 对于中国科研团队来说,这次实验意义重大。江门中微子实验研究员李小男表示,中美日在中微子研究方面各有不同的技术路线。中国选择了“液闪”这条路,
江门中微子实验:地下700米的神秘粒子“捕手”
目前,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最内层的有机玻璃球已合拢,外层的不锈钢网架和光电倍增管也在有序合拢中,预计11月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并启动超纯水、液闪的灌装,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预计运行约30年。王贻芳表示,江门中微子实验有着丰富的科学目标,包括测量中微子的质量顺序,精确测量三个中微子振荡参数...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 中国开启中微子研究新篇章
江门中微子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合作组包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研究人员。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粒子”,到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江门中微子实验是通向未知宇宙的一扇新窗口。按计划,江门中微子实验设计使用寿命可达30年,后期可升级改造为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将探测中微子绝对质量,检验中...
地下700米的“幽灵捕手”:江门中微子实验震撼世界
当西方还在争论科研经费时,中国已经默默建成了世界上首个超大规模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这让我们不禁感叹:原来最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正在中国的地下700米处悄然进行。未来的某一天,当人类终于揭开宇宙最深层的奥秘时,江门中微子实验必将被铭记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一步。#我国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免责说明:图片...
...地下700米的“幽灵捕手”!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启动,为何令...
中国地下700米建起全球首创,地下700米的“幽灵捕手”!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启动,为何令国际科学界彻夜难眠?中国地下700米建起全球首创,地下700米的"幽灵捕手"!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启动,为何令国际科学界彻夜难眠?2023年8月26日,凌晨的4点17分,在广东江门打石山深处的地下实验室监控室内,一名工程师猛然从...
地下700米的“幽灵粒子”猎手:江门中微子实验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项目首席科学家王贻芳院士说:"我们就像在跑接力赛,每个环节都必须无缝衔接。"最令人振奋的是,在建设期间已取得多项突破:光电倍增管国产化率从0提升至100%,液闪纯度达到万亿分之一级别——相当于在西湖水里找出一粒盐。当2024年这个埋在岭南地下的"科学巨人"睁开双眼,人类或将首次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这可能是...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索地下700米的粒子奥秘
当中微子穿过探测器时,仅有极少部分会与液闪发生反应,产生极其微弱的闪烁光,这些光信号随后被光电倍增管捕捉到,从而实现了对中微子的有效捕捉。“尽管液闪的成分与日常生活中的洗手液、洗衣液相似,但实验所使用的液闪必须达到极高的纯净度。”王贻芳强调。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江门中微子实验液闪组经过不懈努力,...
江门中微子实验运行取数,日均捕捉50—60个中微子
下车步行约100米后,到达中微子实验的“心脏”地带。据悉,中微子探测器日前已完成2万吨“液闪”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主要捕捉来自台山和阳江核电站产生的中微子,其首要科学目标是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振荡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研究人员介绍,中微子进入“液闪”后,会发出人眼看不到的光,这种光会被探测器捕捉。自8月26...
探索中微子奥秘:江门中微子实验启动与探测技术详解
1.2 ◉ 液闪体与光电倍增管 光电倍增管遍布探测器内壁,它们能够协同捕捉中微子与液体闪烁体相互作用产生的闪烁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液体闪烁体与中微子反应产生光子,而光电倍增管则负责捕捉这些光子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中微子信息的重建和研究。于泽源研究员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以...
江门中微子实验:全球首个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的探索之旅
探测器内壁遍布的光电倍增管能够协同工作,捕捉中微子与液闪相互作用产生的闪烁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后续处理。江门中微子实验不仅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更汇聚了全球顶尖的科研力量。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领衔,吸引了大批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总人数近700名。这一实验设施的设计
地下700 米的宇宙解码器!江门中微子装置运行,人类向解开 “幽灵...
2025 年 8 月 26 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 2 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和建设,这座藏于广东江门地下 700 米深处的 “国之重器”,不仅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更像一把插入地球深处的 “宇宙钥匙”,即将为人类打开探索物质本源与...
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探索新物理领域的利器
实验室位于地下700米,具有精准测量中微子能谱的能力,结构复杂精密,具备独特的优势。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核心在于其内部精密的探测系统,特别是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以及遍布其内壁的两万只光电倍增管。这些光电倍增管如同中微子的“捕手”,它们能够捕捉到中微子与液闪相互作用产生的微弱闪烁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
全球首个!我国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位于地下 700 米
遍布探测器内壁的光电倍增管协同工作,探测中微子与液闪相互作用产生的闪烁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水池上方的顶部径迹探测器 JUNO 总工程师马骁妍表示:“建设 JUNO 是一段充满非凡挑战的旅程。这不仅需要新的想法和技术,还需要多年的精心规划、测试和坚持。满足材料纯度、稳定性和安全性等严格要求,需要数...
深藏地下700米,捕捉宇宙“幽灵粒子”!什么装置这么厉害?
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结构示意 图源:参考文献[5]整个探测器内的物理过程事实上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液体闪烁体的靶粒子——如快慢信号产生的γ光子——沉积的能量转换成可见光光子,光电倍增管将可见光光子转换成电信号,从而被电子学系统记录下来。图源:央视新闻 液体闪烁体 液体闪烁体(简称:液闪)在中微子...
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8月26日,科研人员在江门中微子实验运行控制室共同开启物理取数,鼓掌庆祝取数成功。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余年准备和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新华社发(刘悦湘 摄)这是8月24日江门中微子...
广东这里的地下700米,有个捕捉“幽灵粒子”的玻璃球?
上图为正在引入探测器的不锈钢罐体,下图为正在引入有机玻璃球,将用于盛装捕捉中微子用的神秘液体“液闪”。 为何开展台山中微子实验项目? 作为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是我国主导的大型国际科学合作项目,以测定中微子质...
瞭望科技台 | 地下700米的“幽灵粒子”被捕捉?江门中微子实验启动
据了解,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的设计使用寿命可达30年,后期可升级改造为世界最灵敏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这样的升级将探测中微子绝对质量,检验中微子是否为马约拉纳粒子,从而解决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的前沿交叉热点难题,并深刻影响我们对宇宙的理解。
江门中微子实验:地下700米的神秘粒子“捕手”
这些变化可能织就了中微子留下的蛛丝马迹。液闪中含有极少量的氮和氢,正是这些微量的杂质,给探测器的灵敏度带来了挑战。为了提高探测灵敏度,科学家们不得不耐心地等待,观察着这些微弱的变化,期待着中微子的到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在广东大亚湾地区进行的一项重大科学实验,旨在研究中微子振荡现象,并确定...
江门中微子实验震撼启动:中国如何领跑“幽灵粒子”研究?
你知道吗?就在我们脚下700米的深处,一个重达2万吨的"超级眼睛"正在凝视宇宙最神秘的粒子——中微子。这个被称为"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的大科学装置,刚刚完成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突破!"幽灵粒子"为何如此神秘?中微子被称为"幽灵粒子"绝非偶然。这种微小粒子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每秒有数万亿个穿过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