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圆桌对话:“回归战前”?日本错误史观又一极端臆想
日本年轻人何以对侵略历史“淡漠”房 迪 日本媒体近期所做的民调显示,日本四成年轻人不知道8月15日是“终战日”(战败日)。另有调查显示,高达70%的日本年轻人几乎从未与家人或朋友谈论过二战历史。这些结果反映出当代日本青年在战争记忆与历史认知方面的缺失与淡漠,也折射出战争责任与加害历史在日本社会公共记忆中的边缘化。在当代
篡改教科书,日本制造“集体性历史失忆”
而80年后,当《环球时报》记者深入日本东京和长野两地采访时却发现,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近代侵略历史的认知正陷入严重断层:长野县饭田市和平祈念馆常年展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人体实验的物证,旁边自习区的学生却对其存在一无所知;靖国神社里的年轻人视其为普通神社,对背后的侵略历史毫无概念……这...
仅30%日本年轻人识二战事件,为何拒认侵略责任
日本民众对侵略历史的淡漠,绝非偶然,它是国家叙事、教育体系、社会经济压力、代际差异和民族认同等多重心理与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必然结果。其核心,在于一场精心策划的集体记忆重构。首先,国家叙事是这场“记忆手术”的麻醉剂。日本政府和主流媒体倾向于构建一种“受害者史观”,将原子弹轰炸的悲剧无限放大,从而将日...
日本青年为何与历史真相渐行渐远 打印页面 - 红色文化网
当今日本年轻人错误历史认识的形成,与日本政府实施的历史教育和所谓“爱国心”教育、政治右倾化及舆论导向密切相关。 错误历史教育的误导 历史教育对年轻人历史认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战后的日本历史教育存在淡化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强化受害记忆的特点。 战后民主改革后,日本的历史教育虽然基本上能够本着和平宪法与...
80年后:日本年轻一代的历史断层——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记忆为何消失?
日本年轻一代对历史的陌生 在日本长野县的饭田市,和平祈念馆常年展出731部队的历史遗物,讲述的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最为残酷的部分——人体实验。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座馆内并没有太多观众前来参观,甚至有许多在旁自习的学生对731部队的存在一无所知。和平祈念馆就在自习区域的旁边,但对于学生来说,它就像...
为何日本老百姓不为侵略负责?年轻人历史遗忘揭秘
日本社会对侵略战争的态度,正以一种令人不安的速度普遍“淡化”。年轻一代对二战历史普遍兴致缺缺,学校教材对战争的描述往往轻描淡写,导致学生毕业后对那段血腥历史的记忆模糊不清,更遑论主动反思。这种“历史淡化”的趋势,短期内几乎无力逆转,其背后是经济困境、教育体系的结构性缺陷,以及日本社会深层文化因素的...
日本30%青年历史无知,侵略责任如何清算
日本社会对侵略历史的“集体失忆”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202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中,能准确说出二战主要事件的比例不足30%。这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匮乏,更是对战争责任的普遍“淡化”与“选择性遗忘”的冰冷写照。这种对历史真相的模糊处理,不仅阻碍了日本与国际社会的真正和解,更在其国家...
日本年轻人为何不知侵略史?靖国神社背后的集体遗忘
日本社会对历史的处理,和训练有素的后腰一样善于“拦截”敏感词。你想深究,往往一头雾水,仿佛踩进了迷雾阵。纪录片拍出来,网上炸锅。有人说终于有人敢说真话,有人觉得揭伤疤没必要。争论声一波接一波,比球场上的拉拉队还热闹。靖国神社的气氛,真复杂。政客高喊和平,年轻人打卡自拍,历史的分量被滤镜和美颜...
八十年教科书变迁后,日本年轻人为何对战争一知半解
要说迷雾中的最大悬疑,那就是现今日本的年轻人,面对二战、面对侵华罪行、面对和平祈念馆,为什么那么“佛系”——好像历史的那个漩涡,从来没把他们卷进去过?靖国神社门前的三三两两,边喝汽水边休息的学生,看上去一点儿都不像在缅怀亡灵,倒像暑假补习放学,顺道来打个卡——你要是跟他们聊起“731部队”、“...
日本刻意淡化侵略他国历史,反自诩“受害方”?
可当年日本在亚洲的侵略,1937年全面侵华,造成的伤亡和破坏,咋就不提了呢?历史学家田中利幸曾批评,这种叙事“刻意回避了加害责任”,让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印象只停在“可怜”上。咋说呢,这招挺高明,可也挺让人寒心。再看看日本领导人的态度。时任首相石破茂在广岛纪念仪式上讲得挺动听,说日本是唯一挨过核弹...
日本老百姓要为侵略负责吗,教育失守下的认知偏差
日本社会对二战侵略历史的普遍淡漠与回避,并非无意识的集体遗忘,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选择性失忆”。这背后,是政府、教育体系与右翼势力三位一体的协同操纵,旨在规避战争责任,重塑国家叙事,并最终影响其地缘政治走向。2024年的一项调查令人震惊:日本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中,能准确说出二战主要事件的比例竟不足30%。当被问及那段血
日本学生为何否认侵华历史?真相背后,是教育的系统性崩塌
四、与德国的对比:为何日本拒绝忏悔? 德国通过立法强制学校讲授纳粹罪行,总理在华沙下跪道歉,赢得国际尊重。反观日本,连“侵略”一词都羞于承认,甚至将战犯供奉为神。这种差异源于两国对历史责任的根本态度:德国视反省为道德义务,日本则视为“民族耻辱”。日本学者纐缬厚调查发现,60%的年轻人其实承认侵华战争...
日本年轻人仅30%知二战真相,侵略责任谁承担引争议
2025年,日本初中教材竟将卢沟桥事变描述为“中国军队开枪挑衅,日军被迫自卫”,这种颠倒黑白的叙事,与日本右翼长期鼓吹的“侵略无罪论”如出一辙。202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岁左右的日本年轻人中,能准确说出二战主要事件的比例不足30%。这种令人震惊的认知偏差,正是日本系统性历史修正主义的直接恶果。当德国通过立法...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淡化日本的侵略行为,认为是前人的错误,很多人还喜欢...
年轻人淡化日本的侵略行为,认为是前人的错误,且很多人喜欢日本,这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历史教育的缺失与偏差。日本学校教材对二战历史的描述往往轻描淡写,甚至存在系统性淡化和模糊化的情况,导致年轻一代对历史的认知存在偏差,难以形成全面的历史观。这种教育方式使得年轻人在面对...
不足30%日本年轻人知二战,老百姓要为侵略负责吗?
2025年,一部名为《南京照相馆》的电影在日本上映,试图撕开历史的遮羞布,然而,同期一项调查却冰冷地显示:不足30%的日本20岁左右年轻人能准确说出二战主要事件。这种令人咋舌的认知断层,不仅是简单的“历史盲”,更是日本社会对侵略战争集体性“淡化”与“遗忘”的铁证。这究竟是无知,还是刻意为之?一场关于...
日本教授一语捅破窗户纸:我们的年轻人,正在遗忘那场战争
它绕开了那些刻板的宏大叙事,让一个日本年轻人看到,屏幕对面的中国人,和他一样,有喜怒哀乐,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基于“人”的认识,是构建互信的基石。当他看到了一个真实、立体、甚至有点可爱的中国社会图景,再回头去看那些美化侵略的言论,心中的天平自然会发生倾斜。这或许就是石田先生所说的“谨慎乐观...
姚锦祥:日本年轻人为什么不认为日本在二战中是侵略者?
但由于过度强调日本的受害者身份,使得一些日本年轻人对于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行为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反思。这种“片面和平教育”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年轻人对战争的反感,但却掩盖了部分历史真相,扭曲了历史认知,导致他们对历史责任的淡化。 除此之外,随...
80年后的历史迷雾:当日本年轻一代遗忘侵略,我们该警惕什么?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反法西斯战争迎来胜利曙光。但80年后,《环球时报》记者在日本东京、长野两地采访时,却揭开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的现象:日本年轻一代对侵略历史的认知,正陷入可怕的断层。在长野县饭田市和平祈念馆,731部队人体实验的物证静静陈列,而隔壁自习区的学生却对此一无所知。有人每周...
“问日本孩子‘二战败给哪国’,几乎没人提到中国”现象分析:历史...
二、社会氛围与历史记忆断层 1. 靖国神社的符号化 :许多年轻人将靖国神社视为普通神社,不了解其中供奉的战犯背景,反映出对侵略历史的无知。2. 民间对历史真相的回避 :尽管有和平纪念馆展出侵华日军罪行,但社会整体缺乏主动反思的氛围,历史真相在代际传递中逐渐流失。三、中国贡献被忽视:国际视角与日本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