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热血口号出自厦门籍抗日...
这句口号出自谁的手笔,曾有一定争议。卢怡恬手中有实物证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他的三舅、陈文总三子陈康从海外带来一本《诗词稿拾余》,汇编了陈文总200多首诗词,其中就有这句口号。在句子下方,还注有陈文总的记录:“1943—1944年,应蒋介石先生之命,拟为抗日大决战号召青年从军口号。一挥而就。”...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 百度百科
口号来源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抗战后期国民党发起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的口号。1944年秋,抗日战争进入第七个年头,日军为了挽救失败的命运,正准备发动湘桂战役,以打通中国至南亚的陆路交通线。为了充实国民党军战力,改变社会大众对于兵役心理,踊跃应征,打击日军侵略气焰,蒋介石于1944年8月27日发出知识...
...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动员和鼓励高中、大学生从军。10月...
1944年8月27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动员和鼓励高中、大学生从军。10月中旬,国民政府在重庆召开“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会议",并且成立了“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指导委员会,征集了十万人组建中国青年远征军。这一举措...
十万青年十万军是谁写的
这一口号旨在号召广大青年积极参军,保家卫国,对抗日本的侵略。 另一种观点则指出,“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正式提出者是蒋介石。他在1943年冬国民党五届十一中全会上作《中国之命运》报告时,公开向全国知识青年发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这一号召同样是为了动员青年参军,共同抵抗外敌入侵。 尽管...
“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秘密?
在抗日战争那漫长的岁月里,有这样一句口号传遍了全中国,那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一口号不仅仅是简单的号召,它背后更是一个时代的召唤与青年人的热血沸腾。1944年10月21日,国民政府发起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以应对国家存亡的危机。这个运动,不仅改变了许多青年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
孤城守将与军中秀才,你更支持谁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战末期这句非常有名的口号,前一句是全民抗战的真实写照,后一句只是一句口号,十万青年十万军所指的国民党青年远征军,既没有远征,也没有向日军开过一枪,因为就没见过鬼子。 “十万青年十万军”一词的首创者,是时任知识青年志愿从军指导委员会驻会常务委员的国民党元老吴铁城,淞沪...
十万青年十万军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谁写的 - 百度文库
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是谁写的 1、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是蒋介石写的。 2、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抗战口号的来历
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在知识青年从军大会上,发出了令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等法规,规定知识青年(男性)年满18岁至届满35岁者,受中等以上之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者,体格标准符合条件者,均得志愿参加;数额暂定为十万人,史称“...
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提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_文史频道_中华网
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提十万青年十万军口号 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在知识青年从军大会上,举起拳头,激动地发出了令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1943年夏季,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厉兵秣马反攻滇缅,急需大量懂英语的知识青年入伍。国民政府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大...
不要被“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迷惑 - 知乎
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是一个极为响亮的口号。它被许多人视为抗日战争中振奋人心的动员令。然而,如果仔细审视其提出的时间、背景与后续发展,就会发现,这句口号在军事上的实际价值几乎为零,其政治意图远远大于抗战意义。 一、提出时间:抗战末期,日本败局已定 蒋介石是在1944 年 9 月 16 日国民参政会演讲
吕奎歧:十万青年十万军我就是那十万分之一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口号在抗战时期非常有名。 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在知识青年从军大会上,举起拳头,发出了令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随后,国民党征集十万知识青年,编组远征军。“我就是那十万分之一。”87岁的老兵吕奎歧说。他当兵那年只有16岁。他时常记得教官...
周弃子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在文坛上声...@宋沮漳的动态
周弃子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在文坛上声名鹊起,他的文字才华备受赞誉。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了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提出了一个激昂人心的抗日救亡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震撼人心的口号,竟然就是出自周弃子的手笔,足以见证他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时光荏苒,周弃子晚年定居台湾...
最高级的“舒服” - 联谊报
诗人周弃子年轻时即享有文名,抗战时有句口号广为人知,那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据说此口号即出自他的手笔。周弃子做过四川、贵州省政府参议员,上世纪40年代初赴台湾,出任有关公职,晚年自号未埋庵主。周弃子非常不善理财,时常身无分文,他与著名历史小说家高阳(许晏骈)相善,揭不开锅时多次向其...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谁写的
” 他呼吁全国各地知青积极主动参军,明确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宣传口号。接着,国民中共中央决策普遍启动知青参军健身运动,征选知青十万人,编队远征军。1944年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实施《知识青年从军征选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知识青年(男性)年龄18岁至到期35岁者,受适度以上之教育或...
青年从军指导委员会 - 百度百科
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在知识青年从军大会上,举起拳头,激动地发出了令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蒋介石鉴于中国驻印军和援缅远征军中下级干部和特种兵严重缺员,盟军大量来华急需翻译,决定发起10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9月,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上号召知识青年从军。10月又决定成立青年...
“十万青年十万军”,热血澎湃的口号背后,有着哪些如烟往事?|十万...
这封抗战时期的家书,收件人吕金海是一名来自四川的青年学生,他与其他十万名热血报国的学子一样,都是响应国民政府号召,从大后方的校园投笔从戎,参军抗日的一员。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句略显悲壮又令人热血磅礴,充满了决死抗战精神的口号,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记之一。
1948年,陈布雷入殓的...@西楚霸王更新历史的动态
1948年,陈布雷入殓的镜头,曾是蒋中正“首席笔杆子”,命运唏嘘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也是出自陈布雷的笔。 只要战端一开,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均有抗战守土之责。这句抗战名言出自陈布雷手笔。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西楚霸王更新历史 2025-04-18 民国34岁钻石王老五,提出征婚两条件:第....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口号是吴铁城提出来的
百度首页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