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学者深度反思中伊关系:避免过度依赖中国,探寻中国全球战略意图
伊朗推动外交多元化本是正常需求,伊朗与中国深化合作也是其外交战略走上多元化路线的体现。通过中国,伊朗加入上海合作、金砖国家等组织,更深层次地参与全球南方的多边互动,中国也助力伊朗开战多元化外交。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伊朗都找不到一个能替代中国这样的外交伙伴。所以,不是我们要求伊朗依赖中国,而是伊朗迫不
对中伊关系“指手画脚”,伊朗精英的想法让人发笑
而中伊25年合作协议,也拓宽了双边互动的维度。现在部分伊朗媒体,喊着要“反思”对华政策,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却没有提出相应的替代方案,可见这篇社论并非在分析中伊关系的利弊,更多是在情绪输出。更何况,不是说伊朗降低了对中伊关系的依赖,找到了多元的合作伙伴,就能在对美以同盟的博弈中,有了更多的筹码。【...
中国战略命门!伊朗一旦倒向欧美后果不堪设想,其重要性不亚于国运
可比这些更牢靠的,是老百姓心里的那份情。去年,在德黑兰一所由中国援建的学校里,看到伊朗孩子们用稚嫩的中文朗诵诗歌,那股子由内而外的热情劲儿,让人深刻体会到,这份延续千年的丝路情分,可不是白说的,这才是合作真正的根基。笔者以为 在全球走向多极化的今天,伊朗这个“大玩家”的角色,对中国而言无可...
共建“一带一路” 推动伊朗“向东看”
在对外投资领域,中国是伊朗重要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伊朗是中国在海外工程承包、技术和成套设备出口方面最主要的市场之一。目前,在伊朗的中资企业中有相当部分从事对外工程承包项目跟踪和开发,涉及领域包括油气开发、铁路、地铁、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矿业、通讯等多个领域。根据2014年中伊合作备忘录,中国奇瑞公司在伊...
中伊战略合作深度曝光!十年巨额投资,中国在伊朗下了一盘大棋?
国际舞台上,“全面战略伙伴”这几个字,份量重得吓人。它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政治上高度信任,利益上深度捆绑。可这标签一贴到中国和伊朗身上,现实就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疏离感。过去十年,中国资本那股“一带一路”的洪流,几乎席卷了所有沿线国家,唯独在伊朗这片土地上,像被施了魔法,留下一片空白...
中国和伊朗虽是战略伙伴,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没有重大投资项目
中国与伊朗在能源合作及多边机制互动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协同性。然而,近年来的经济数据和投资动向揭示背后的真相。从能源贸易结构来看,中国一直是伊朗石油的重要进口国,这一关系在伊朗遭受国际制裁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然而,这种依赖性能源贸易并未有效转化为更广泛的经济融合。数据显示,中国近十年来未在伊朗推进...
相隔千里,中国与伊朗为何关系深厚?细数中国对伊朗的支持_合作...
中国与伊朗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古丝绸之路正是两国交流与合作的生动见证。作为这条历史悠久的贸易通道的重要参与者,伊朗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和贸易等多个领域保持着长期而深厚的合作。 1971年,中伊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两伊战争爆发,双方的交流一度受到限制,交往较为...
最近总有人说"中国是伊朗石油唯一买...@屈远志的动态
最近总有人说"中国是伊朗石油唯一买家,伊朗还对我们'穷横'",这种论调乍一听很解气,细琢磨全是偏见。现实中的中伊合作,远比网络段子复杂得多,也深刻得多。 先说所谓"唯一买家"的说法。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确实让全球能源贸易格局生变,但中国进口伊朗石油,本质上是基于市场规律的正常经贸往来。伊朗作为OPEC重要产油...
伊朗为什么要与中国合作25年?伊朗“第一选择”,从来就不是中国
那在美西方的制裁封锁下,这份合作对于伊朗来说简直是最后的救命稻草。25年全面合作协议 对于中方的帮助,伊朗方面也不是没有回应的。2021年3月27日,王毅外长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德黑兰,签署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涵盖了经济、政治和能源全面合作等诸多方面。中伊两国签订25年全面合作协议 摘取协议中最重点几...
“伊中关系具有战略性意义”——访伊朗迈赫尔通讯社国际部主任穆...
迈赫尔通讯社是伊朗最重要的通讯社之一,用六种语言播报新闻。穆拉迪说,伊朗处在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是东西方沟通的天然桥梁。伊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素质技术人才,能够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化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各领域展开密切合作。伊朗与中国签订了全面合作计划,为双方开展务实合作指明路径。穆拉迪表示:...
中伊战略合作:冲破孤立,重塑中东格局
中国的到来,恰恰为伊朗带来了新的希望与突破口。通过加强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伊朗可以借助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经济、贸易和外交上的支持,突破西方的孤立与制裁困境。对伊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外交手段的调整,更是一次从战略层面出发,借力国际大国提升自身国际地位的机会。中伊合作的多重意义 中国在此时伸出援手,
中伊合作如何成为伊朗摆脱困境的关键
显然,美国对核问题的执着,实质上是不希望伊朗过上好日子。经济制裁已将伊朗民众的生活拖入困境,军事威胁更是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而以色列的不时动作更是火上浇油。面对如此困境,伊朗亟需寻找一位可靠的合作伙伴。在这关键时刻,中伊两国长达25年的合作协议显得尤为重要。这份协议的签署,正是基于两国长期的合作...
中伊关系:合作共赢的长期策略
❒ 贸易往来与项目合作 经济层面,中伊合作持续深化,成果显著。2024年,中伊两国的贸易额达到了惊人的133.7亿美元,显示出双方在经济上的紧密联系。中国不仅是伊朗的重要贸易伙伴,还是其海外工程承包、技术及成套设备出口的主要市场。此外,双方还在伊朗共同建立了汽车产业园,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共同发展。2025年5月...
伊朗内外交困之际,重提中伊战略合作的约定,希望中国保驾护航?
而中国作为一个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与伊朗开展防务合作,有助于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从经济利益的层面考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两国在防务合作方面的深入开展,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在经济领域也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来说,双边和多边...
伊朗外长身负重任访华,强调中伊是“患难之交”,背后另有深意?
那么,为什么伊朗如此看重与中国的合作?答案可以在中伊25年的合作框架中找到。这是一项由能源、基础设施、军事合作等多领域构成的全面协议——换句话说,这是两国未来25年的“合作路线图”。这份协议的特殊意义,对伊朗来说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好,它更像是一种政治和外交的宣言——在西方全面孤立的局面下,伊朗...
中国与伊朗号称“战略伙伴”,但“过去十年间”中国在伊朗的“重大...
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的调整也反映了其对全球秩序的深刻认知:多极化并非简单的“去美国化”,而是通过多元合作分散风险。伊朗的不可靠性,恰恰证明了中国选择“更可靠合作伙伴”的正确性。正如2025年4月伊朗外长在北京宣称“中伊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时,同期其安全高官却在巴西感谢中国“仗义执言”——这种...
伊朗为何加强与中国合作及潜在影响分析
伊朗希望借助“一带一路”框架加强地缘政治地位,保障国家安全,并通过经济合作抵消外部威胁。伊朗希望深度融入这一倡议,通过强化与周边及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来稳固自身的地缘政治地位,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潜在风险分析 伊朗问题对中国构成的潜在风险不可忽视。中伊合作可能引发中美在中东的紧张关系,中国在伊朗...
顶着两座大山,伊朗总统再三对华作保证,换来了中方最关键支持
就在此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决定加深与中国的合作,放弃西方的幻想。这个决定对伊朗来说,意味着什么?伊朗面临的军事与外交压力 伊朗现在的日子真是越来越难过了。要知道,伊朗在中东可是个重要玩家,特别是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黎巴嫩这些地方,一直是“反美阵营”的领头羊。然而,随着这些地区...
中国与伊朗军事合作的历史演变与当代考量
▣ 历史合作与变化 中国和伊朗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军事合作基础,特别是在1980至1998年间。中国在1980至1998年间曾是伊朗武器供应的重要来源,为伊朗建立了巡航导弹等本土生产体系。然而,随着中国在中东地缘博弈中的策略性调整,2007年参与联合国安理会对伊制裁后,这种援助关系便中止了,至今尚未有复苏的迹象。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