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二成交!外资狂买,中芯国际为何遭抛售17亿?
另一边,半导体成了抛售重灾区。 海光信息被砸17.8亿,中芯国际遭甩卖17.4亿。 融资融券概念板块一天流出471亿,科技股狂欢中,大资金却在悄悄撤退。新开户数说明了一切。 7月196万新股民冲进市场,比去年暴增71%。 韩国散户更疯,狂买中国股票,持仓一年飙升30%。外资暗中加仓。高盛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正以6月以来最快速度买入
大股东组团跑路信号!从万达电影到中芯国际,撤退路线图全曝光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美国对中国芯片企业的技术封锁升级,迫使中芯国际14nm产线延期投产;同时国内数据安全新规落地,昆仑万维因AI内容合规问题被约谈。政策双重夹击下,主力资金选择“用脚投票”。2. 业绩与估值的血腥背离 拓维信息上半年净利润预降30%,但市盈率仍高达70倍;中芯国际二季度毛利率跌破20%,股价却较...
主力资金集体撤离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单日净流出超35亿,背后藏...
同样“中枪”的还有中芯国际,股价微跌0.77%,主力却砸出17.4亿元筹码。这两家巨头单日净流出超35亿,占沪市流出前十总额的47%!仔细拆解海光信息的资金流向,矛盾更加刺眼。当天游资和散户接力买入18.05亿元,但机构超大单却抛售14.16亿元。更离谱的是,中芯国际二季度刚交出超预期的营收,却因单片芯片价格下...
两大科技巨头一天被甩卖超35亿!主力仓皇出逃为哪般?
中芯国际的情况更复杂一点。股价没动,但资金却在持续流出。有熟悉半导体板块的投资者分析,这可能跟近期全球芯片产业链的调整有关。美国那边对高端算力芯片的出口限制越来越严,国内企业在获取先进制程设备上面临压力,虽然中芯国际已经实现了14纳米的稳定量产,但再往上的突破难度陡增。市场预期变了,一部分资金选择提...
中芯国际主力大单买入,游资撤退,散户观望
这回行情里主力资金“净买入”,就是主动性买单带动了股价上涨。游资撤退,说明短线资金谨慎。散户流出,更多是避险心态作祟。这三者组合,是不是在酝酿下一轮行情爆发?或者只是“表面繁荣”?有待后续数据继续观察。再绕回正题,融资融券余额高企,机构调高目标价,基本面一路猛夸。有人说这是“吃肉行情”,有人...
机构资金的大举撤离,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竞争格局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机构的担忧。以半导体行业为例,国际巨头在高端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依然明显,而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竞争格局下,大部分公司的盈利能力都面临压力,行业整体的投资吸引力自然下降。机构抛售的集中性也值得关注。这52只被抛售的股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同一家或...
它们很忙,这家芯片公司拟清仓减持39亿,昨晚31家公司发减持公告
三安光电:2023年净利润暴跌40%,股价腰斩,大基金提前抛售逃顶。2. 库存压顶与价格战 2025年全球半导体库存金额创十年新高,消费电子芯片价格战白热化:中芯国际预警二季度收入环比下降4%-6%,28nm成熟制程产能过剩;存储芯片DRAM价格较2021年高点暴跌60%,摩根士丹利预警“供需逆转”。3. 政策与技术的双重绞杀 美国...
晕了晕了!科创 50 创近三年新高,机构却纷纷离场,ETF 份额触近一年...
第一,估值高得吓人。 中芯国际市盈率130倍,华虹半导体高达985倍,但华虹一季度净利润暴跌89.73%,业绩根本撑不起股价。第二,技术卡脖子风险未解。 美国对14nm设备出口严格限制,国产光刻机量产进度滞后,半导体自主可控仍是难题。第三,ETF被动减持会放大抛压。 当投资者赎回份额时,基金必须按指数权重卖出股票,...
狂欢下的资本暗流,主力单日撤资562亿,科技股成抛售重灾区
“国产替代”的故事挡不住资本撤退的脚步。 中芯国际单日被抛售17.6亿,股价从109.5元高点回落至103.17元。 背后是双重暴击:美国对华芯片限制加码,14纳米以下设备进口全面受阻;国家大基金悄然减持,仅鑫芯资本一家就抛售中芯国际6597万股。市场化资本正集体逃离半导体赛道,2024年行业总投资额暴跌41.6%,连...
主力大撤离!科创板惊现单日11亿资金出逃,这些芯片股成重灾区
今日(8月19日),科创板主力资金上演“大撤退”。 中芯国际遭抛售11.3亿元,寒武纪-U紧随其后净流出7.7亿元,海光信息、赛诺医疗等半导体和医疗龙头集体“失血”,单日十大减仓股合计流出超40亿元。 而就在前一天,仕佳光子刚以2.83亿元净流出登顶榜首。 机构用真金白银投票的背后,是科创板企业业绩变脸、股东...
大基金减持中芯国际、华虹公司两大芯片代工巨头,释放了什么信号
被誉为中国芯片产业“航母级”投资平台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其全资孙公司鑫芯香港在一季度分别减持了中芯国际6597.72万股、华虹公司633.3万股。无独有偶,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调基金二期”)也大幅减持了华虹公司1237.96万股。消息一出,市场议论纷纷。大基金的每一
大基金减持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政策退潮下的芯片行业变局
这并非突发,而是一种“计划中的撤退”。从2024年开始,大基金就已启动系统性减持动作,尤其是对已上市、已量产、已获利的半导体企业,有选择地退出资金。这种做法符合其“5-10年投资周期”的运作逻辑,本质是从“扶上马”转向“让它们自己跑”。不过,市场显然没那么“淡定”。减持消息一出,中芯国际股价震荡,华虹...
305亿资金撤离!半导体突发跳水,中芯国际订单排到2026
中国海关总署的反制政策更为犀利,将芯片“流片地”定义为原产地,对美进口芯片加征125%关税。新规迫使英特尔、美光等企业加速将订单转向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本土代工厂。 数据显示,中芯国际28nm工艺良率已突破92%,车规芯片订单排期至2026年第三季度,特斯拉上海工厂更启动全系芯片国产替代计划。半导体设备与材料...
指数八连阳背后暗藏杀机!这些板块成了抛售重灾区,主力为何提前下车?
当机构大举撤离时,散户资金却逆势净流入174亿元。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十年新高,单日增加167亿元。某券商数据揭示危险信号:北方稀土遭主力抛售10亿,但散户买入占比骤升至63%;中芯国际机构撤离61亿,散户接盘金额却创月度新高。杠杆资金推动的虚假繁荣下,山河智能、科大讯飞等绩优股也被错杀,单日资金净流出...
市值一日蒸发650亿!中芯国际产能拉满为何却“增收不增利”?
在华虹等国内同行产能利用率突破 100% 的激烈竞争下,市场份额被进一步瓜分,中芯国际的价格弹性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每一次价格的调整都需要小心翼翼,生怕在这场残酷的价格战中失去更多的市场份额,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三、市场震荡:860 亿市值灰飞烟灭背后的投资者担忧 (一)股价双杀:AH 股同步暴跌释放...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员工却纷纷离职?不要忽略企业的软实力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为何中芯国际留不住人才?02 抛开市场的数据不谈,中芯国际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是内地第一家提供 14 纳米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厂。即使在全球范围内,目前仅有 4 家晶圆代工企业有技术能力提供 14 纳米技术节点。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宁为凤尾不为鸡头,在规模最大、技术最...
另有隐情?兆易创新清仓减持中芯国际再解读|界面新闻 · JMedia
再细化一下,兆易创新是自今年的2月份以来陆续减持的,计算平均成交价,大约是人民币15.52每股,以当前1.1的汇率换算的话,折合港币17.07元。也就是说,大部分减持或并非发生在月份这一段中芯国际股价的暴涨期。 再回过头来思考的话,别的不太好说,但兆易创新这一轮减持显然并非是出于投资者们以为的“逢高减持套现,不...
科创50狂飙3%!芯片股集体暴走,中芯国际涨停破纪录,4100只股票却...
寒武纪单日成交破120亿,中芯国际成交额超90亿,龙头虹吸全市场资金。这种极端分化,让踩错节奏的投资者单日亏损可达5%。科创板成为最大赢家,芯片ETF份额暴增。科创50指数8月涨幅超30%,科创芯片ETF规模突破312亿元。寒武纪、中芯国际、中微公司三大权重股贡献指数70%涨幅。机构扫货动作明显,单月净流入资金逼近...
中芯国际公布业绩后大跌原因分析及主力操盘逻辑的深度解析
以下是基于市场公开信息对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近期大跌及主力操盘逻辑的深度解析,结合资金动向、业绩表现和主力行为学:⚡ 一、大跌核心原因 1. 业绩“增收不增利”引发估值重估 关键数据:2025Q2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16.2%),但净利润仅1.32亿美元(同比-19.5%)。利润率承压:毛利率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