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文化抗战凝聚成钢铁力量 为全民抗战筑牢精神堡垒
从电波传播到铅字印刷,形成了完整的抗战宣传体系,抗战的声音从这里传遍全国。这是宣传抗战的精神堡垒,也是中国革命新闻史上的奇迹。 何虎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领导文化抗战,文化抗战包括新闻出版、教育运动、识字运动、文艺出品的创作等等,这些东西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文化抗战的大格局,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
中国新闻_央视网(cctv.com)
焦点访谈|文化抗战凝聚成钢铁力量 为全民抗战筑牢精神堡垒 1939年,早春的延安,天寒地冻,在延水河畔,呼啸北风中,土窑洞里,一小盆炭火,昏暗煤油灯下,34岁的作曲家冼星海正全神贯注地捕捉激情创作的焰火。整整6天6夜,他在与光未然抗日最前线长诗的思想共振下,完成了这组经典曲目《黄河大合... ...
黄河云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筑牢全民国防之基
深化全民国防教育,需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发挥统筹作用,将国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校要创新教学方式,将国防元素融入课程;媒体须扛起社会责任,讲好国防故事,传播国防知识。唯有形成合力,才能让国防教育覆盖全年龄段、贯穿全领域,筑牢民族精神防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战精...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总书记这样身体力行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紧要关头的大复苏、大爆发,同时又以极尽苦难的特殊磨砺升华了伟大民族精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
文物说 | 抗日布旗:保卫大武汉的青春呐喊
1938年冯文志在武汉创作的抗日布旗 (武汉革命博物馆藏 一级文物) 抗战动员 筑牢全民族抗战的精神堡垒 随着日军的侵略铁蹄肆意践踏,东北告急、华北告急、华中告急,泱泱中华已到了山河破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保卫大...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汇聚民族复兴力量
百团鏖战威名显,力破囚笼斗日顽。广大党员干部当循迹习近平总书记山西之行,将伟大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磅礴动力。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中流砥柱,把稳思想之舵。“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百团大战中,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信仰、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
文化视野|重庆:在抗战烽火中挺起文化脊梁
碑于1941年落成,最初名为“精神堡垒”,其“七丈七尺”的高度象征着“七七抗战”,后来在日机的轰炸中,不幸被毁。抗战胜利后,政府在“精神堡垒”原址上建起高27.5米的“抗战胜利纪功碑”,后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此外,那些诞生于烽火中的经典作品也不...
不能忘却的精神堡垒-印象重庆网
千里迢迢从沦陷区进入重庆的抗战将士和难民,看见精神堡垒,无不倍感亲切;从重庆出发执行抗战任务的人员,在精神堡垒前宣誓赴任,增添信心和力量。山城人民誓言铿锵:宁可家破人亡、血肉横飞,但决不屈服,与日寇抗争到底的意志永恒,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堡垒”。《大公报》推崇它象征“中华民族为一坚强战斗体”,昭示着陪都...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 中国军网
隆重举行这些纪念活动,对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意义重大而深远。伟大抗战精神铸就于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华儿女胸中激荡,始终激励着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精神堡垒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 知乎
精神堡垒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标识行业的蟀哥 专注于标识设计制作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话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从抗战战略上考虑,决定从南京迁来重庆,并于1937年10月31日发布迁都重庆宣言。两个月后的1938年1月,国民政府开始在重庆办公。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公告,宣布重庆正式定为陪都。 为了抵抗...
解放碑:镌刻抗战胜利与人民解放的三重丰碑
抗战胜利的精神堡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重庆这座饱受轰炸的山城沸腾了。数十万民众涌向市中心那座被称为精神堡垒的木质纪念建筑,纵情狂欢。影星赵丹甚至兴奋地撞碎了商店橱窗玻璃,留下胜利纪念疤。这座临时建筑在1941年建成,曾激励重庆人民挺过六年大轰炸的黑暗岁月。为永久铭记这场近代中国首次反侵略战
温故重庆1942:战火纷飞的年代,1942日军疯狂轰炸重庆
1942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远东指挥中心、战时首都的重庆经历了什么?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温故重庆1942。中国军队正在安装观测日本轰炸机来袭的探照灯 日机轰炸重庆朝天门 重建被日机炸毁的房屋 市民在城墙上书写抗战标语 在市中心都邮街建成的“精神堡垒”,是 全民抗战的精神象征 1941年...
赓续红色基因 筑牢精神堡垒——市中心血站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和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3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6月25日,廊坊市中心血站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蓟县梨木台抗日爱国主义教育...
解放碑的前世今生:从“精神堡垒”到不屈象征
1939年,国民政府提出以抗战建国为目标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试图通过凝聚全民抗战意志来应对政治军事摩擦。这一运动公开宣扬是为了抗战建国,但其真实意图却在于为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做理论和舆论准备。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国民党与共产党保持合作,却剥夺了共产党的政党合法地位,仅视其为“文化团体”。面对这一...
今天这个日子,很重要!
此外,用好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宣传阵地等载体,分劈学习宣传任务,制作下发横幅17张,同时以国防为主题,组织该段书法爱好者进行书法作品创作,在全段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全段干部职工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国防观念,切实筑牢全民国防的“精神堡垒”,凝聚起齐心协力保安全的强大合...
谭刚| 重庆城市广场政治空间的形成与抗战精神动员——以都邮街...
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城市广场的政治功能在全面抗战时期得以强化,尤其以重庆城市广场表现最为明显。战时重庆城市广场以都邮街“精神堡垒”广场最为著名,它不仅重构了重庆城市空间布局,而且演变成为重庆重要的政治空间。这个政治空间大致由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部分构成,物质要素包括“精神堡垒”纪念碑、旗杆、国旗、标语...
...丨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团结奋斗精神,正是这种凝聚力的源头活水。在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打破了阶级、地域、党派等的界限,形成了全民抗战的格局。新时代弘扬这一精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全体人民深刻认识...
解码抗战历史:从血色记忆到民族复兴的精神密码
如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服务总队举办的"解码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营造历史调研文献展",通过系统梳理纪功碑从"精神堡垒"到"人民解放纪念碑"的营造历程、修缮改造及历史意义,以可视化方式呈现了抗战纪念碑的历史变迁。文学叙事与历史研究的创造性结合,为抗战历史解码提供了情感维度。如报告文学《魏国元和他的...
故城时光 丨 解放碑忆旧(上篇)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从南京迁来重庆,定重庆为陪都。1941年12月30日,在重庆渝中区的邹容路与民权路、民族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原名大什字),建起一座黑色木结构的7.7米高的四方形碉楼——精神堡垒,意为七七事变中国抗战聚集民族精神,形成不可战胜的堡垒,以鼓舞全民抗战的勇气和决心。
弹孔铭忠魂 铁壁铸丰碑
四行保卫战是淞沪会战悲壮尾声中的辉煌亮点,以孤军血战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以“中华不亡”的呐喊激发了全民抗战意志,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书写了中国军人舍生赴死、血战到底的不屈精神。 保护修缮的“较真”范本 修缮工程将位于四行仓库东部的原“大陆银行仓库”纳入一起设计修缮,最终修缮建筑高度为27.7米,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