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洛闻:李在明错失了一次改写韩国历史的重大机遇
李在明在美国的这几天,韩国的总统特使团正在中国。九三阅兵,韩国将派出元首级别的国会议长禹元植,带团到中国观礼。这一安排表面上是躲开了中美关系这道越来越窄的夹缝,其实是错失了改写韩国历史的重大机遇,小聪明解决不了大问题。毕竟韩国总统先访美日还是先访华,对中国来说没有实质影响。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左)和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
“吓坏了,以为会遭遇‘泽连斯基时刻’”,台下哄笑__财经头条...
另据路透社26日报道,韩国总统办公室表示,尽管美韩首脑会晤未能就两国关税协议的未决细节达成共识,但李在明确认将增加韩国自身的国防开支,并在应对地区政治局势变化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不过具体内容暂未披露。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同日透露,李在明访美期间,韩美企业已签署11项非约束性协议,涉及造船、核能、航空航天、天然...
韩国总统李在明改写历史,对日本做出两个“首次”!
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专机于8月23日上午9时17分准时降落,这一时刻标志着自1948年韩国建国以来,首次有国家元首将日本选作正式出访的第一站。东京电视台在报道中强调,此举彻底改变了以往韩国领导人总是优先前往美国以展示忠诚的传统,并称之为“东亚地区权力格局发生微妙转变的信号”。原定一小时的首脑会谈最终持续了113...
【 李在明的“错失良机...@没谱青年2016的动态
【 李在明的“错失良机”:拒绝北京阅兵,韩国的“自主外交”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心思?】 引言部分: 距离北京阅兵的那一天仅剩十多天,全球的目光都在聚焦着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然而,就在这样的大日子临近之时,韩国总统李在明却高调宣布:由于公务繁忙,他将不会亲自出席此次北京阅兵,派出的只有国会议长禹元植领衔的特别代表...
十年唯此的转机,华方仅向韩方示好,李在明若退缩,再无他途
十年唯此的转机,华方仅向韩方示好,李在明若退缩,再无他途 2025年9月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将隆重举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作为重要的国际纪念日,中国政府以最高外交规格向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发出了正式邀请函。这本应是韩国外交界期待已久的重大机遇,按照常理,任何国家领导人都会积极把握这样的外交...
李在明打破27年来惯例,访美前先访日,对中朝也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这也是他为何此次打破韩国27年来的历史把首访目的地选在日本而不是美国的原因之一。他认为日本与韩国在面对朝鲜核问题时有着相同的处境,所以他想先沟通日本与韩国站在一边,再与美国达成共识。虽然李在明的想法很美好,但是朝韩关系的现实却很骨感。我们开头讲到的那句话就是金正与对李在明此举的批判与评价,这也是...
与中国背道而驰,李在明违背承诺,韩693个团体发声:开历史倒车
援引环球网8月22日消息,据《韩民族日报》22日报道,由于李在明在访日前接受日媒采访时的一系列表态,由693个韩国市民团体组成的“正义记忆联盟”在21日举行发布会,正式对李在明违背竞选诺言的言行提出抗议,指责李在明“开历史倒车”。 为了给访日行程制造良好氛围,韩国总统李在明日前在接受日媒采访时针对日韩关系,以及...
韩国总统没亲自赴中国阅兵,议长代替出席,美国态度被广泛讨论
你看历史,总有些节点需要拍板。想当年,韩国领导人也试过冒更大风险,选择了更“逆风”的路线,给国家争得了不少主动权和国际空间。而这次,李在明,怕有点软了。这一软,直接把一个可能改写大方向的机遇让了出去。中方心里明镜儿似的。那边的抗战纪念,姿态放得极高,也是展示自家国际号召力的一种仪式感。能...
自己不来让3号人物来,李在明终究缺一丝魄力,韩国错过最佳机遇
在很多关键问题上,韩方估计还会继续回避实质进展,包括萨德系统部署这些敏感议题,预计都会维持现状,李在明政府不敢挑战美国的地缘战略布局。这个选择意味着韩国主动放弃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中国市场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机遇,与地区安全合作提供的战略空间,都需要更大胆的外交举措来把握。历史会记录这个时刻,韩国本来可以...
昨天,他改写了一个国家的命运_凤凰网
持续数月的韩国权力真空期落幕。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49.42%的得票率胜出,韩国正式迈入“李在明时代”。 在一定程度上,李在明正在改写韩国的命运。政治阴霾消散,资本市场率先做出积极反应。4日,韩国市场的一切,都围绕新总统李在明展开。 韩国基准Kospi指数大涨2.66%,较4月低点反弹幅度已超20%,技术性牛市格局确立。
李在明终究缺一丝魄力,韩国错过最佳机遇,暴露了外交困境
中国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稀土进口限流使韩国电池厂停产,氮化镓芯片技术突破让韩企丧失定价权。 韩国半导体协会报告承认,中国在128层NAND闪存领域市占率已达35%,反超韩国的28%。 尹锡悦政府后期试图道歉挽回,韩国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已永久失去华为订单。李在明曾有机会改写历史。 文在寅2017年顶着萨德危机访华,
李在明胜选:逆风翻盘背后的政治智慧与时代机遇
2025年6月3日,韩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以压倒性优势击败执政党对手金文洙。这场被舆论称为审判选举的政治博弈,不仅终结了尹锡悦时代的戒严风波,更标志着韩国进步派时隔三年重掌政权。从绝食抗议的阶下囚到青瓦台新主,李在明的逆袭之路堪称政治教科书级的案例。 胜选密码个人准备与对手失误的...
韩国大选倒计时!李在明能否改写历史
今天是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投票日,全境2500万选民正在用选票书写国家未来。尽管最终结果要等到今晚出口民调揭晓,但这场"政治老手的逆袭之战"已引发全民关注。选情:从"生死对决"到"优势之战"四年前,李在明与尹锡悦的对决以0.73%的微弱差距告负,创下韩国选举史上最悬殊的"平局"。如今,这位共同民主党候选人却成...
中方发出邀请函后,李在明9个字亮明韩国立场,释放信号不简单_外交...
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就承诺会优先修复中韩关系,而缺席93阅兵可能意味着错失这一关键历史机遇。韩国媒体敏锐地指出,当下中美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例如,中国第三艘航母即将服役,双航母编队常态化穿越第二岛链,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优势正在减弱。十年后的世界格局,或许已经无法用今天的视角来想象。
李在明二审无罪,韩国政坛历史或将改写无碍上位
特别是在尹锡悦推行“紧急戒严令”之际,李在明展现出了非凡的责任感与魄力。相比之下,尹锡悦作为总统,面对现实时的退缩态度,及其在戒严失败后的一系列举措,几乎招致了韩国所有政党的广泛不满。当下的韩国政坛,无论执政党还是其他在野党,均缺乏能与李在明匹敌的候选人。因此,在即将到来的韩国总统选举中,李在明...
上任两个月,李在明终于暴露“真面目”,或步上尹锡悦后尘
“换了人,还不是一样的剧本。”这句话,最近在韩国媒体评论区反复出现。它不是愤怒,而是疲惫,是对政治的一种深深的失望。未来如何走下去,主动权仍在李在明手中。但他必须明白,不是每一次出尔反尔,人民都会原谅;也不是每一个外交妥协,都能用“国家利益”来搪塞。历史,不是交易的筹码,更不是选票的...
李在明打破韩国历史记录,对日本做了两个“第一次”!
李在明这次去日本,干了件韩国总统从来没干过的事——打破了两个历史记录。第一,他是韩国1948年建国以来,第一个上任后把日本当做出访第一站总统。过去七十多年,韩国总统就任后首次出国访问,基本都是直奔美国。李在明前面9位总统里,7个都这么干。就算后来有人去日本,也都是先见了美国总统才去的。第二,他和...
中国给韩国的机会,担心美国脸色的李在明,错过的不仅是一次阅兵
当然,李在明并非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为了尽可能地挽回局面,他派出了高级别特使团,并亲自写了一封亲笔信。然而,任何形式的特使访问,都无法替代国家元首亲自出席所带来的巨大象征意义和政治推动力。李在明的这一选择,虽然看似“稳妥”,实则暴露了韩国在外交上的无奈与被动。对于韩国人而言,李在明的缺席或许是一个...
10年一遇的机会,中国只给韩国这一次,李在明不敢接,就没下次了
话虽如此,但如果就这么却我盛情,这对李在明政府来说也未必是什么好选项。为纪念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而组织的阅兵活动,在中国是10年才有一次的盛会。一届韩国总统的任期有且仅有5年,而且还不能连任,过了这村就不会再有这店了。这样的历史机遇不是每一个韩国总统都能碰上的,如果不是因为尹锡悦把自己作死了...
派3号人物来华,李在明终究是缺一丝魄力,致韩国错过最佳机遇
回过头看,青瓦台的这一决策并非毫无逻辑。它是在多重压力下的产物,反映出中型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艰难处境。但批评者指出,领导力的价值恰恰体现在突破困局、把握机遇的能力上,而非一味求稳。历史记录下了这一刻:韩国在关键节点上,选择退回舒适区,而非开拓新机。区域外交观察家普遍认为,这次抉择不仅关乎一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