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退市,遗留的三大问题
恒大在清盘令发布后,缺乏明确的复苏路径,未能满足联交所的复牌指引,且股票连续停牌已满18个月,因触发相关条款而退市。但退市,只是意味着恒大在资本市场的落幕,但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终结。债权人、投资人购房者等多方的权益和诉求,以及在法庭上的重重对垒,都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本文中,我们逐一拆解这些“未完待续”的重要问题。
恒大退市背后的3个深层冲击,2000项目悬而未决,投资者如何自保?
先说说业主们最关心的“交房难”问题。这回全国有两千多个恒大楼盘没完工,涉及到三十多万户家庭。南宁算是幸运儿,通过资产隔离,好歹把房子交了出去。但像呼和浩特文旅城这种地方就惨了,本该今年交近3000套,如今工地上只剩几百号人忙活着,这速度想按时拿钥匙基本没戏。不少买房人天天盯着进度条,一边担心烂尾...
恒大退市,留下的残局谁来收拾
恒大被摘牌,并不意味着事情的结束,而是一系列问题的开始。恒大留下的2.4万亿债务窟窿、遍布全国的烂尾楼、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以及失业的员工,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对于业主们来说,最关心的就是能否顺利拿到房子。政府部门已经介入,积极推动恒大项目的复工复产,“保交楼”成为首要任务。但由于恒大资金链断裂严重,...
恒大退市背后的困局:烂尾楼业主的未来与2.4万亿债务的归宿何处?
其次是建筑、装饰等供应商。恒大欠款供应商余额高达数千亿元,导致部分中小企业深受影响。不少供应商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当下,一线供应链管理公司坦言:“恒大爆雷带来的连锁效应,让行业生态遭遇巨大考验。”第三类受损者是恒大财富平台的投资者,尤其包括员工。该平台承诺的高收益吸引了不少资金,但流动...
恒大退市敲警钟:港股监管铁拳为何砸向万亿房企?
联交所的退市决定并非突然。根据公告,恒大主要触犯了三条红线:未按期公布财报、未能证明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重大资产处置未获认可。这些硬伤暴露了企业治理的深层次问题。更关键的是,恒大至今仍未公布2021年财报,这种严重违背上市公司基本义务的行为,直接触碰了监管底线。就像考试交白卷的学生,连最基本的规则都不...
恒大退市,后续会如何发展?
其次,就是恒大实控人许家印的态度。退市后,债权人依然可以依法追债,债权人对恒大的债权不会因为退市而消灭,仍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主张。早前香港高等法院已在 2024年1月29日对恒大下达清盘令,这意味着恒大之前就已进入了清算程序。但问题就是在于恒大还有多少资产可以清算?根据今年5月公布的公开消息,截至2025年5...
恒大退市启示录:从中国首富到万亿债务黑洞,600 万业主的烂尾楼...
恒大退市的锣声,敲响了房地产 “高杠杆时代” 的丧钟。截至 2025 年 7 月,其 2.4 万亿元债务仅变现 120 亿元,相当于 48 艘航母的造价被蒸发;而清盘人追查发现,许家印通过离岸公司转移的 478 亿元中,仅追回 120 亿元,“剩下的钱可能藏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信托里,够他孙子辈花了。”对于 600 万业主...
突发!恒大退市,买了烂尾楼的600万业主怎么办?
或倒逼行业出清、优化资源配置,并推动政策从 “救项目” 向 “促转型” 升级。恒大退市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遗留的烂尾楼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市场化处置与政策托底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推动行业的变革与转型,有望化解恒大烂尾楼困局,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恒大退市:一场30万人的财富归零,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恒大退市标志着房地产行业“高杠杆、高周转”模式的彻底终结,其影响远超企业自身。2018年至今港股主板强制退市企业达167家,仅2024年便有30余家。18个月停牌红线成为悬于问题公司头顶的利剑。恒大作为首家退市头部房企,彻底粉碎“大而不倒”的旧认知。投资者对房企估值逻辑从“规模崇拜”转向“现金流生存能力”,高...
恒大退市后房子还能买吗?购房者必须认清的3个残酷现实
对于确实考虑购买恒大现房的消费者,建议遵循"三查原则":一查项目是否已被纳入政府"保交楼"名单并核实具体进展;二查项目是否存在抵押或其他产权纠纷;三查周边同类楼盘价格,避免因"低价陷阱"而忽视风险。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恒大退市标志着高杠杆扩张模式的终结。购房者应该转变观念,从"会不会涨价"...
恒大退市!最不该忘记的是2012年就吹哨的香橼,以及编制虚假报表的...
最后,质量隐患堪忧。为赶进度,部分项目简化验收标准,遗留渗漏、配套设施缺失等问题,为日后纠纷埋下隐患。恒大的教训促使整个行业深刻反思。未来中国房地产发展可能呈现以下趋势:1、商业模式将彻底转变。"高杠杆、高周转"成为历史,房企必须转向精细化运营。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仍受追捧(如深圳前海地块楼面价达8.4万元/㎡),
恒大退市,不只是“清盘”那么简单-大象网
尤其2020年后,三道红线收紧,金融供血骤断,恒大巨大的现金流黑洞再也无法填补。到2021年,商票违约、财富产品兑付失败、员工维权冲击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恒大已失去基本的信用支撑。 2024年,香港高院正式下达清盘令。2025年8月,退市通知送达,恒大走到了资本市场的尽头。
中国恒大将取消上市地位背后:负债2.4万亿、股价暴跌99%、70万套...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中国恒大要退市?第一、债务黑洞吞噬一切:总负债超2.4万亿,资不抵债超6500亿,现金流枯竭,重组方案全部流产。第二、恒大清盘令成“死刑判决”:2024年1月香港法院颁布清盘令,直接触发18个月退市倒计时,复牌无望。第三、复牌指引成“不可能任务”:港交所要求解决债务、证明持续经营等,恒大...
港交所钟声停摆!恒大谢幕留下2.4万亿烂摊子:30万套房烂尾,谁在为...
退市事件也引发了对资本无序扩张的深刻反思。恒大从地产跨界到汽车、足球、矿泉水等多个领域,最终因为战线太长资金链断裂。这个教训让房企跨界投资的热度骤降,行业重新聚焦主业。监管层也加快完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三道红线"(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 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 100%、现金短债...
恒大退市后影响 - 百度知道
留下大量未交付房屋问题:恒大退市后,其在全国范围内约2000个项目中的约30万套房屋未交付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烂尾楼不仅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烂尾楼业主可以通过集体法律维权等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但这一过程将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
恒大退市背后:三大警示与投资者的避坑指南
恒大的退市消息一出,仿佛在金融圈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曾经风光无限的地产巨头,如今却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痛点。2024年,这个名字将彻底成为历史,但它留给我们的问题和思考,却远未结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正文 说到恒大,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世界500强”“地产航母”,甚至许家印那句自信满满的话:“我们...
恒大退市最后3天!2.4万亿债务困局待解,海外资产追索成破局关键
恒大退市倒计时3天!2.4万亿债务困局迎来关键转折 恒大最后三日:2.4万亿债务清算中的海外资产追索战 16年资本路终章:恒大退市留给地产行业的五大教训 从4000亿市值到退市:恒大兴衰背后的行业转型阵痛 3500亿债权何去何从?恒大清盘人跨境追资产 2025年8月22日,中国恒大迎来在港交所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三天后,...
恒大退市引爆关注!买到烂尾楼的人别慌?先搞懂这 3 个关键问题!
面对如此困境,恒大烂尾楼业主们并非完全束手无策。只要搞懂以下三个关键问题,积极行动起来,仍有可能在绝境中寻得一线生机。关键问题一:我的房子还能交付吗?房子能否交付,是烂尾楼业主最为关心的问题。恒大退市后,项目资金来源进一步受限,交付难度确实增加,但并非毫无希望。首先,关注项目的建设进展。若项目已接近...
恒大退市风暴背后的多重“失落”:从股东、业主到员工的困境全景解析
不少业内人士感叹,退市风暴揭示了高杠杆时代房地产资产泡沫的脆弱。在宏大市场的背后,是一笔笔鲜活的投资者财富化为乌有。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广大中小投资者权益,成为社会舆论和监管不可回避的问题。业主的焦虑期:30万套烂尾楼成现实困境 退市公告之后,烂尾楼话题更加引发社会关注。恒大名下约2000个项目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