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者对话:中国和美国当前都没有实力“打倒”对方
赵穗生在演讲中指出,许多原本押注特朗普会延续第一任期强硬对华政策的美国极端鹰派人士大失所望,因为特朗普2.0的意识形态取向已完全转向“对内”,他的主要敌人变成了民主党人,乃至移民、同性群体及欧洲的人权派,而非中国或俄罗斯。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
重新审视特朗普:战略理性与中美关系的再思考
这一调整虽本质上出于对美国利益的现实考量,却在客观上降低了中美跌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也为中国延续战略发展窗口期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揭示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基本现实:大国竞争的本质是国家利益的博弈,而非情绪或意识形态的简单驱动。其务实甚至功利的外交风格,反而为两国厘清利益边...
赵穗生:中美关系进入战略相持期
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终身教授兼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赵穗生周一表示,特朗普第一任期针对中国的“新冷战”战略对美国自身并无裨益,因此在第二任期内,其对外政策核心逻辑转变为以交易换取“大国合作”(Great Power Coalition),而非意识形态对抗。赵穗生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举办的一场活动演讲上指出...
特朗普要在竞争中“打败中国”?复旦教授:有比竞争更重要的事情...
吴心伯:在战略竞争这个问题上,美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停止一些对华的论调。如果我们看一看拜登的国家安全报告,他所说的是要在竞争上超越中国,也就是要在所有主要的领域都超越中国,包括经济、技术、军事和国际关系,只有到那个时候美国才会不再寻求与中国进行竞争。我觉得在美国两党之间就这个问题并没有非常大的不同,...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美不是零和博弈,两国将长期共存
他认可特朗普对中美长期竞争态势的判断,但认为其执行有缺陷,未重视盟友作用,遭遇了“重大失败”。他还重提“管理竞争”的概念,强调美国必须学会与中国这个大国共存,必须努力与中国在芬太尼等问题上开展合作,保持对华沟通,管理竞争以避免爆发冲突。“当我谈到中国时,我会提到两个事实。一个事实是,中国正试图在...
中美关系观察:管理战略竞争 不能任由其失控-中新网
不过,特朗普的这番政策宣示并不被看好。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达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印太”是个老词,奥巴马政府时期就已经提出,“奥巴马政府都搞不成的一个战略,特朗普政府完全没有可能”。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思维不是特别强,不会在某个地区设下一个目标,继而去实施,不是采用全面的思考方式,也不是从大到小、由...
评论员:特朗普没懂中国想要什么
然而,这场被美方视为“精准打击”的行动,实则暴露了特朗普对华认知的深层误区——他既未理解中国发展的核心诉求,也未摆脱“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最终导致其政策陷入“越施压越反弹”的悖论。一、误判中国发展逻辑:将经济竞争视为“你死我活”特朗普的核心逻辑是“贸易逆差即国家损失”,其2018年发动的首轮贸易...
“大国竞争”的美国叙事及其谬误_理论前沿_人民论坛网
谬误一:所谓“‘大国竞争’由中、俄等国挑起。”事实相反,“大国竞争”是由于美国固守霸权思维、冷战思维和追求“单极霸权”的结果。冷战结束后,在苏联解体、华约解散的背景下,为了巩固“单极霸权”或曰“全球领导地位”,美国主张维系北约的存在,推动北约东扩,而这在俄罗斯看来则是不断挤压其战略空间。与此同时,美国...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特朗普主张通过“美国优先”政策“重振”国家实力,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路径就是降低或者干脆卸去美国承担的冗余国际责任与负担,锁定“大国竞争”,将战略资源向“印太”集中,全力对付中国。这一理念背弃了美国在权力与原则之间寻求平衡、兼顾硬软两种实力的传统思路,从狭隘的国家利益角度定义对外战略。在这种战略逻辑之下...
【中国战略专家戴旭:特朗普政府的...@墨色札记的动态
作为曾参与重大战略决策的空军大校,他的分析兼具实战视角与理论高度,在中美战略博弈中扮演着"预言者"的角色。 三、超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思考 戴旭在讲座中颠覆性地提出:中美竞争本质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他以朝鲜战争为例,警示"和平竞争"的虚幻性,强调"复兴者"与"霸权者"的根本矛盾。这种跳出传统大国博弈框架...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文章精选
2016年以来,美国虽然在极短时间内经历了两次政党轮替,因而在很多政策领域发生了大幅摇摆,但在对华战略意义上却快速试错,加速形成了大国竞争。从奥巴马发轫,到特朗普明确定位,再到拜登长远规划,无论是“竞争者”“修正性力量”还是“唯一竞争者”“关键十年”抑或是所谓“竞赢”,还是从“协作、竞争、对抗”到“投资、结盟、竞
美媒预言中国将崛起,外交部痛批旧思维,北京回应:不争霸
它不追求排他性的军事同盟,更不强迫他国选边站队。这与美国习惯通过设立假想敌、构建同盟体系来维护自身地位的零和思维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旨在向世界澄清自身战略意图,反驳“威胁论”,同时团结国际社会,共同探索超越传统大国竞争的新型国际关系。现实的倒逼 当美国旧的战略剧本遭遇21世纪的新现实,其内在矛盾便不...
评论:特朗普政府的“三大错误”,注定其挑起贸易战必然失败...
时代的洪流奔涌向前,而特朗普政府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仍然将“零和博弈”奉为圭臬。从其执政后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到首访东亚时提出“印太战略”,再到签署《台湾旅行法》,华盛顿某些人仍然没有走出“冷战”思维,认为中国的崛起必然会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于是炮制各种各样的“...
王缉思专访:只有摒弃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才会有更好的前途
中美聚焦:这些年来,全球许多地方的安全局势紧张,大国战略竞争加剧,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在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即将上台的情况下,您如何预测美国跟(中国以外的)其他大国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中美关系会造成什么影响? 王缉思:中美关系的变化及两国国内的发展...
李枏:“大国竞争”下美国对非洲政策的特征与走向
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在美国看来,非洲已经成为中美进行战略竞争的场所。特朗普政府将中美关系界定为“战略竞争关系”,从而加速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与对抗的步伐。拜登执政以来基本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凸显“大国竞争”的非洲政策,将其纳入美国全...
欧媒专访:西方在终结,中美竞争不会导致世界大战
王文:尽管我认为,未来十年,中美之间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但我不认为,这种竞争会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理由有三:一是如果中美两国爆发战争,那将意味着人类的毁灭;二是中美两国社会是理性的,不会让极端的战争发生;三是两国政策决策层会有足够的战略智慧,去管控因为竞争而出现的极端危机。→丹麦《政治报》:...
戴旭教授的战略洞见令人叹服!这位...@福哥骑牛的动态
书中特别强调:人工智能与量子科技的竞争将重塑大国博弈形态,而数字主权概念正在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这种前瞻性思考再次引发学界震动,连美国智库都将其列为必读教材。 值得玩味的是,戴旭近期在国防科技大学闭门研讨会上提出的非对称破局理论,正悄然影响着决策层。他认为中国应当发挥制度优势,在太空开发、深海探测等新兴...
态度大转弯!特朗普48小时内放弃制裁中国,印度却遭遇3重关税打击
中印差异待遇背后的战略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差别对待?根据"大国博弈平衡理论",这背后至少有三层深意。首先,特朗普与普京刚刚结束会晤,双方在俄乌冲突解决方案上"接近达成共识"。如果美国继续因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制裁中国,无疑会让刚刚缓和的美俄关系再次陷入紧张,不利于特朗普塑造"和平缔造者"的形象。数据显示...
【学术前沿】王栋、马涛: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竞争战略前瞻
美国对华关税战得不偿失,地缘竞争升级将削弱国际秩序稳定性,对华极限施压增加地缘冲突风险,泛安全化将波及中美人文交流领域。中国要坚持“抛弃幻想、做好准备、争取最好、不怕最差”的原则应对“特朗普 2.0 版”的冲击,争取战略主动,作为负责任大...
“特朗普风暴”与中美战略竞争——徐步做客“求是大讲堂”
5月27日下午,联合国秘书长高级别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徐步做客“求是大讲堂”,作题为《“特朗普风暴”与中美战略竞争》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研究生院和国际战略研究院共同举办,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志成主持。 徐步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特朗普风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挑战”“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