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中国居民没有“超额储蓄”,只有“防御性存款”
①储蓄的定义: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的部分,即形成资产的就是储蓄,因此居民的购房,买股票,买基金等行为均为储蓄;②存款的定义:存款只是居民风险最小,投资回报最低的一类资产。③中国居民没有“超额储蓄”,只有“防御性存款”。居民储蓄占收入比重与疫情前基本持平,居民存款的形成并非储蓄的增加,而是在房
让你们失望了,中国居民压根就没有超额储蓄!
居民消费不给力,专家们认为居民缺乏的不是钱,而是信心。有专家进一步抛出“超额储蓄”,力证居民有钱存银行不愿消费。决策者也认为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将“超额储蓄”转化为消费,其实,中国居民压根就没有超额储蓄。为什么中国居民提高储蓄率而多增加的储蓄,基本上不太可能转化为消费?一、居民消费不给力,专家们认为居...
中国居民部门可能并不存在超额储蓄
原因简单直接:一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开始恢复常态,原本受到抑制的旅游、出行、聚餐、逛街、听音乐会等消费势必开始反弹;另一个是中国居民存款大量增加,这部分新增存款中被认为有数量可观的“超额储蓄”,也就是超出正常水平的储蓄。 这些“超额储蓄”如果转化为消费,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会非常可观。一边是可以正常消费了,一...
申万宏源宏观:两大因素显示居民并无“超额储蓄”,财政加力提效...
2. 储蓄存款≠储蓄,两大因素显示居民并无“超额储蓄”2022年居民储蓄存款高增,但储蓄存款是个存款口径,并不等于居民收入和支出意义上的居民储蓄,储蓄存款高增并不能理解为居民购买力增加,并不能得出2023年居民购房或消费自发增长的推论。我国银行体系将来自居民部门的存款称为“储蓄存款”,这样的名称并未改变其...
#中国居民部门可能并不存在超额储蓄#去... 来自烟雨楼百年孤独...
【#中国居民部门可能并不存在超额储蓄#】去年年末以来,主要国际机构和许多企业都对2023年中国的消费复苏充满了乐观预期。原因简单直接:一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开始恢复常态,原本受到抑制的旅游、出行、聚餐、逛街、听音乐会等消费势必开始反弹;另一个是中国居民存款大量增加,这部分新增存款中被认为有数量可观的“超额储蓄”...
中国居民部门可能并不存在超额储蓄
中国居民部门可能并不存在超额储蓄 1,034人浏览 2023-05-22 16:02 抱歉,该视频已下线!更多 · 推荐阅读 上市15年亏损9年,人人乐自救未改“退市命” 逾40券商半年收百张罚单:中信、东北频上榜 从业人员花式违规 高度模仿乐高积木 警方捣毁侵犯积木著作权团伙涉案超2亿元 ...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果:中国居民超额储蓄为A股流动性改善提供空间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果:中国居民超额储蓄为A股流动性改善提供空间】财联社11月26日电,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果在2025年资本市场峰会上表示,本轮是“信心重估牛” ,A股市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扬帆起航。据中信建投数据跟踪显示,目前,A股市场增量资金情况已大幅改善,市场流动性充裕已是共识。央行两大流动性支持...
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释放后哪些行业更受益?
从理论上来说,要看居民有没有超额储蓄,有多少超额储蓄,并不应该看存款的变化,而应该看居民收入和支出的相对变化情况,美国、欧洲等其它经济体的超额储蓄测算都是采用居民收入和支出的数据来做的,这也是比较规范的方法。 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每个季度调查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支出数据来测算,在过去三年多的疫情当中,居民实...
经济中的几大错觉
存款高是居民不买房、不投资的结果。但存款高不意味着储蓄高,从储蓄角度来看,超额储蓄或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群体,而中低收入居民因收入回落,支出刚性,可能不仅没有持有超额储蓄,反而超额消耗了一部分储蓄。这也是造成今年居民部门消费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错觉四:制造业外流,中国出口份额持续回落 ...
“超额储蓄”向何处去?投资与消费“两手抓”_新闻频道_央视网...
中国人民银行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针对“居民储蓄创新高”这一热点话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回应称,随着宏观经济调整,居民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也将逐步恢复常态。 居民存款为何持续多增?“超额储蓄”将向何处去?引导居民将“超额储蓄”转...
储蓄率呈“断崖式”下跌,近半数国人没有存款?央行:它才是祸患
作为一名从事金融研究15年的分析师,我深知这种"有钱就买房"的思维有多根深蒂固,也正是这种思维,导致了我国居民储蓄率的断崖式下跌。2025年5月,央行发布的《中国居民资产负债调查报告》揭示了一个惊人事实:我国居民储蓄率从2010年的40.1%降至2024年的24.3%,创下20年来最低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调查显示44.7%的家庭
居民“超额储蓄”能否转化为消费?_经济频道_央视网(cctv.com)
超额储蓄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不同定义下的‘超额储蓄’的规模并不一致,但无论是将理财余额纳入统计,抑或是计算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同比增速差,均反映出2022 年存在明显的‘超额储蓄’。”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报告中指出,超额储蓄的来源包括三方面:一是资产价值与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增大,居民倾向于更多的...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果:中国居民超额储_中信建投(sh601066...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果:中国居民超额储蓄为A股流动性改善提供空间】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果在2025年资本市场峰会上表示,本轮是“信心重估牛” ,A股市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扬帆起航。据中信建投数据跟踪显示,目前,A股市场增量资金情况已大幅改善,市场流动性充裕已是共识。央行两大流动性支持工具互换便利(SFISF)、...
对超额储蓄的一点思考-经纬的财新博客-财新网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有观点认为,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可能会得到释放,并带来消费的复苏。中国能否复制海外的经验,需要一些分析。 一、有没有超额储蓄 第一个问题,居民有没有超额储蓄?我们来观察月度新增居民存款,居民新增储蓄第一次明显增加在2018年7月,结束于2019年5月。疫情后的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居民新增存...
居民财富“迁徙”研究一:中国居民的“超额储蓄”测算:到底有多少?
那么我国居民在疫情期间到底有没有超额储蓄呢?其实是有的。我们根据居民的收入和支出变化做了详细测算,结果显示,过去三年疫情期间,我国居民大约积累了3 万亿左右的超额储蓄,这是接下来人口流动逐步正常化后,消费恢复的重要保障。这3 万亿的超额储蓄如果完全释放,能够带动将近7%的居民名义消费增长,4.8%的整体名义消费增...
超4万亿元超额储蓄即将释放,流入股市潜力几何?
林英奇也表示,目前约有4.25万亿元的居民超额储蓄尚未完全释放,未来若居民风险偏好持续改善,资本市场或成为主要承接方向。国海证券分析师胡国鹏表示,2007年1月至2025年6月,居民存款占万得全A总市值的比值在0.44-1.84,截至2025年6月,该比值为1.55,仍处于历史高位,股市整体仍具备居民存款资金回流空间。招商...
超4万亿元超额储蓄即将释放,流入股市潜力几何?
林英奇也表示,目前约有4.25万亿元的居民超额储蓄尚未完全释放,未来若居民风险偏好持续改善,资本市场或成为主要承接方向。国海证券分析师胡国鹏表示,2007年1月至2025年6月,居民存款占万得全A总市值的比值在0.44-1.84,截至2025年6月,该比值为1.55,仍处于历史高位,股市整体仍具备居民存款资金回流空间。招商...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果:中国居民超额储... 来自韭菜重生2025...
【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果:中国居民超额储蓄为A股流动性改善提供空间】中信建投首席分析师陈果在2025年资本市场峰会上表示,本轮是“信心重估牛” ,A股市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扬帆起航。据中信建投数据跟踪显示,目前,A股市场增量资金情况已大幅改善,市场流动性充裕已是共识。央行两大流动性支持工具互换便利(SFISF)、股...
居民储蓄增加17.84万亿后,2023年存款搬家何处去?
2023年居民存款搬家去哪? 居民存款高增长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市场的热议,市场关注存款高增能否支撑消费和地产复苏。 比如,有观点认为,2022年多增的居民存款,如果有1/3拿出来恢复对房屋、装修等购买,中国经济就能顺利恢复。 但不少分析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明明表示,“从存款增速来说,2022年确实存在一定的‘超额储蓄’现...
5.6亿人存款清零背后,谁在掏空我们的钱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率已从2000年的38%降至2024年的28.5%,降幅近10个百分点。中国社科院调查1.5万个家庭发现,82.7%的受访者坦言“并非不愿存钱,而是没钱可存”。收入增速跑不赢支出,是储蓄能力下降的根源。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8%,但医疗、教育、住房等关键领域价格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