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少平被刑拘
通报称,近日,网传阮某平假冒院士等身份行骗。我局对此高度重视,经全面深入调查,现初步查明阮某平(男,63岁)涉嫌假冒退役少将、中科院院士等特殊身份非法获利,并多次假冒特殊身份参加社会活动。目前,阮某平因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记者:李治宏
63岁假院士阮某平被刑拘!深圳警方通报:涉嫌假冒退役少将、中科院...
通报显示,深圳警方全面深入调查,现初步查明阮某平(男,63岁)涉嫌假冒退役少将、中科院院士等特殊身份非法获利,并多次假冒特殊身份参加社会活动。目前,阮某平因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身份被曝造假,除了院士,其身份还有中医中国阮顺堂创始...
“中科院院士阮少平”身份被曝造假,若借此牟利是否涉嫌诈骗罪?
1.如果证实阮少平存在假冒“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在各类商业活动中站台、演讲以获取利益和声誉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是否涉嫌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果阮少平借“院士”身份骗取课酬、顾问费或其他财物,其行为具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性质,诱使单位或个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具...
假院士阮少平骗局背后:头衔崇拜与监管之困
北京传家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永平指出,阮少平假冒“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参与商业站台、产品代言、担任机构“院长”等行为,需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胡永平表示,若其行为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可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规定,可处15日以下拘留及罚款。同...
假院士阮少平被打假!64 岁男子行骗多地露马脚
律师指出,阮少平行为已涉嫌多重违法:刑事责任:伪造院士证书可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以虚假身份牟利涉嫌招摇撞骗罪;若骗取财物超5000元,则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行政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冒充公职人员可处拘留及罚款;若涉及虚假广告宣传,市场监管部门可处20万至200万元罚款;关联方追责:...
伪造多重身份招摇撞骗的阮少平:为何此类骗局屡禁不止?
忽视内容真实性。他建议,优化搜索平台排序,优先展示权威信源;被冒用单位应建立监测机制,明确 “谁不是院士”,追究冒用者责任,防止偏远地区成诈骗目标。目前,阮顺堂北京总部负责人、阮少平之子阮某坤对其父身份问题表示不知情,或迅速挂断电话。这场持续多年的骗局,引发的思考远不止个案本身。
起底假院士阮少平
8月5日,据澎湃新闻报道,男子阮少平长期冒充“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频繁现身于多地中小学、广东博罗县中医医院等机构,引发广泛关注。事件曝光后,曾宣传阮少平的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泰学学校、东莞市沙田镇中心小学等单位已删除相关内容。博罗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6日上午,县政府已将该事件移交教育...
“中科院院士阮少平”身份被曝造假,是否涉嫌诈骗罪?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他冒充的是”院士”而非国家工作人员或军人,因此不构成刑法中的”招摇撞骗罪”,但依据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1条第1款规定,他以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行为,也属于行政违法,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或罚款处罚。这场骗局能持续多年而不被揭穿,那些为阮少平提供平台、助其扩大影响力的单位和个人,是否也...
离了大谱!“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 被打假,身份竟是伪造!
这一事件不禁让人联想起此前诸多类似的身份造假乱象。曾有不法分子冒充名校教授、专家学者,在各类场合招摇撞骗,或是获取经济利益,或是骗取他人信任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此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 身份造假事件,影响范围波及教育领域,一些中小学可能因不明真相,邀请其参与学校活动,对学生们造成误导。
“阮少平”被曝冒充中科院院士 律师解读:可能同时构成招摇撞骗罪...
胡磊指出,“阮少平”若以虚假身份获取利益,可能同时构成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79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胡磊介绍,在司法实践中,中科院院士有被认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先例,“阮少平”有可能被追究招摇撞骗罪的可能。此外,如果“
“中科院院士阮少平”身份被曝造假,若借此牟利是否涉嫌诈骗罪...
刑法第279条、第372条规定的招摇撞骗罪,仅适用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军人的行为,故阮少平冒充“中科院院士”不构成此罪。但根据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第51条第1款规定,只要行为人以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就可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上的招摇撞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可能会面临行政拘留或者罚款。
“阮少平院士”查无此人,只把骗子拉下马还不够
在不少单位看来,有了这么多前例的背书,想必“阮少平”的专家身份不容置疑,盲目跟风邀约也就不假思索。 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常荒诞而现实的场面,“阮少平院士”越是抛头露面,越是胡说八道,就越能迷惑人心,越能让自己安全。在长时间的行骗过程中,他已经获得了更多的“名望”和实质上的好处。无论是以讲座获得...
2025年阮少平被打假事件 - 百度百科
2025年8月5日下午,罗浮山泰学学校一名工作人员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阮少平等人跟学校内部人员相识,当时是以朋友的身份来学校的,不是学校专门邀请的。她称,校方将核实阮少平的身份。澎湃新闻注意到,当天晚些时候,上述罗浮山泰学学校公众号的文章已被 删除。冒名解读 第一,公开冒充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
“阮少平”被曝冒充中科院院士 律师解读:可能同时构成招摇撞骗罪...
据澎湃新闻近日报道,一名声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男子引发网络质疑。公开资料显示,“阮少平”近年来曾在多省区公开露面,今年7月仍有活动。其中在2024年9月,“阮少平”曾受聘为广东惠州一所小学的课程导师,该校微信公众号文章宣称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报道还称,2023年2月,“阮少平”还曾到广东东莞某...
孩子们眼中的“英雄院士”竟是冒牌货,男子阮少平伪造“中国科学院...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兴冲冲回家,讲述一位“院士”的励志演讲,眼里闪着小星星,却不知那光鲜头衔全是谎言。阮少平的假身份让无数中小学生被灌输了虚假的英雄故事,家长们的心揪着——这些误导的“榜样”会不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教育本该是净土,如今却成了骗子轻易入侵的软肋,我们怎能不忧心:下一次,谁还会是...
起底假院士阮少平,热衷赴中小学演讲包装“院士”身份,产业布局...
8月5日,据澎湃新闻报道,男子阮少平长期冒充“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频繁现身于多地中小学、广东博罗县中医医院等机构,引发广泛关注。事件曝光后,曾宣传阮少平的广东惠州博罗县罗浮山泰学学校、东莞市沙田镇中心小学等单位已删除相关内容。博罗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6日上午,县政府已将该事件移交教育...
律师解读阮少平被曝冒充中科院院士 伪造身份或涉多重法律责任...
然而,在中国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院士名单中查无此人。8月5日,媒体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这一身份系伪造。上述惠州某学校也已删除了聘请阮少平的相关文章。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认为,阮少平以虚假身份招摇撞骗,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1条,可能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及罚款。若...
灵灵看世界:不能让假院士阮少平、假参事余鹏翔之流逍遥法外!
假院士阮少平曾在甘肃某小学活动后,校方匆忙删除宣传稿却难息众怒;假参事余鹏翔在深圳峰会致辞的视频仍在网络流传。这些数字痕迹记录着骗局的猖獗,也标记着社会信任被蛀蚀的伤痕。某次商业活动中,阮少平身着仿制军装敬礼致辞,背景大屏赫然打着“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这场闹剧的台下,坐着满脸崇敬的企业代表...
“阮少平”被曝冒充中科院院士 律师解读:可能同时构成招摇撞骗罪...
胡磊指出,“阮少平”若以虚假身份获取利益,可能同时构成招摇撞骗罪和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79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胡磊介绍,在司法实践中,中科院院士有被认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先例,“阮少平”有可能被追究招摇撞骗罪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