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以政策发生根本转折?
虽然德国对以政策有重大转变,但是判断德国对以政策是否发生根本转折,需要回归德国在巴以问题上的核心主张。首先,德以“特殊关系”意味着德国需确保以色列行使自卫权,这已成为德国的原则性主张。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屠杀约600万犹太人,战后德国政府基于“对以色列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确定了坚定确保以色列国家安全的立场。这一立场也
罕见批评以色列军事行动:德国对以政策或现转变
《德国之声》则更为明确地指出,这是一场“象征性转折”,意味着德国政府未来将更重视国际法与人道主义价值,而不再将历史负担作为对以政策的唯一基础。《世界报》专栏作家托马斯·施密特指出,默茨之所以作出此番表态,不仅是出于外交道义判断,也出于国内政治现实压力,“默茨正面临一个被民意拉扯的局面,德国社会对...
德国“国家理由” 松动:加沙人道危机倒逼对以政策转向
贝塔斯曼基金会同月的研究也指出,德国民众对以色列的好感度已跌至36%,而2021年这个数字还是46%。更具警示意义的是,如今仅有25%的德国人认为,基于历史责任,德国应继续无条件支持以色列。这种转变,让人看到了民意与官方立场之间的巨大鸿沟。国际社会对以色列行动的批评声浪也日益高涨。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
德国对华政策转向?“减少依赖”不等于“脱钩”
德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的争论与博弈,为中德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受德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影响,中资企业近期在德国投资遭遇波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德国外交部和经济部高调呼吁减少对华依赖、限制中德合作,但是对德企在华贸易与投资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成员国是欧盟对华政策制定的核心,主导中欧关系...
立场转变仍在继续:德国对以色列武器断供 _光明网
8月1日,以色列政府批准了一项逐步军事接管整个加沙的计划,该消息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多国和国际组织的谴责,德国长期以来向以色列输送武器的政策也再次受到广泛质疑。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宣布,德国将暂停向以色列出口任何可能用于加沙地带的军事装备,并且呼吁以色列政府不要进一步升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默茨表示:“德国政府对加...
德国外交立场转变:从支持到警示
然而,近期德国的立场似乎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过去德国在联合国等场合坚定支持以色列,但德国政府近期表达出对以色列政策的不满。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外交表态上,更是在于德国政府内部对某些问题的态度转变。▣ 瓦德富尔的声明 德国的这一系列表态并非偶然之语,更像是在外交场合上的一次长期积怨的爆发。德国外长瓦德...
德国对以色列的“国家政策”遇转折:加沙人道危机引发国内批评潮
2008年那会儿,默克尔总理在以色列议会说得明明白白:"以色列的安全,就是德国的国家政策!"那时候德国人个个点头哈腰,觉得这是应该的。可谁能想到,十六年过去,以色列政府越来越往右转,加沙那边的人道主义灾难越来越严重,德国老百姓开始犯嘀咕了:"赎罪可以,但总不能当帮凶吧?"抗议现场热闹得很。大学生丽莎举...
德国“倒戈”?由铁杆盟友变为警示以色列,历史负担难抵现今不满
如果德国这个对以色列支持最坚定的国家开始动摇,那么其他欧洲国家在调整其对以政策时,将获得更大的政治空间和道义支撑。这可能标志着欧洲对加沙冲突,乃至更广泛的中东问题,将采取更加独立和批判性的立场。其次,德国的转变最具象征意义的一点在于,它公开承认并试图超越那个“历史负担”。当德国外长说出“历史负担不...
德国再次谴责以色列,外媒热议“德国外交政策转变”
5月12日,以色列总统访德期间,德国首都柏林升起德国国旗和以色列国旗。今年是德以建交60周年。视觉中国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梓 围绕加沙冲突,德国总理和外长近日对以色列发表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谴责,引发外界对“德国外交政策转变”的猜测。据英国路透社5月27日报道,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当天表示,大规模空袭和...
德国转向:欧洲对以色列统一立场基本形成
第二天,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进一步升级表态,称德国可能对以色列采取未具体说明的措施,强调“德国不会出口用于违反人道法的武器”。默茨和瓦德富尔的表态意味着,作为以色列在欧洲最坚定的盟友、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武器供应国,德国在二战结束八十年来对以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向。
德国外交安全政策:一切都将与从前不同 - 知乎
大选之际,德国外交政策也在面临时代转折,柏林需要结束对美国的依赖,自己担负起防御外来侵略的责任。 在比利时北约总部美国和德国两位防长举行了会晤(左为海格塞斯, 右为皮斯托里乌斯) 联邦大选之后,德国的新政府将在外交政策领域面临巨大的挑战。所谓“时代转折”,意味着几乎在所有领域都需要重新定位。换言之,德国将彻底告别多年来作为经济
德国变脸?从坚定支持到警示以色列,历史情分压不住现实火药
法国、加拿大、英国等传统亲以国家,都开始重新审视其对以色列的政策。欧盟委员会在5月下旬启动了对以色列欧盟优惠贸易条款的法律审查。而澳大利亚,也明确表示支持对以色列的行动进行独立调查。这股全球性的外交风向转变,无疑也推了德国一把,使其不得不做出回应。结语:历史不该成“万能牌”当德国对以色列喊出“够...
德国对以色列“国家政策”遇变故:加沙人道危机引发国内质疑潮
这已经不是所谓“亲巴”还是“反以”左右之争,而是“德国到底想不想管死活”的大考。德国的执政团队也是人心浮动。中右翼基民盟喊着继承大屠杀后的责任,坚决不能让以色列“被孤立”。可执政联盟的中左翼SPD看得很明白,如果政府再这样僵着,联合政府迟早出问题。眼下,各种内部呼吁“重新评估”对以政策的声音开始...
德国“亲以色列”神话要终结了吗?背后还有哪些隐情
可能有人会觉得,德国不过也是顺风车而已,啥好处立马跟着风倒,对以色列感情说翻就翻。咱们细品,其实不完全对。德国几十年来的对以政策,是把教训低头铭刻在骨子里的,“反犹主义”四个字一出,德国人个个紧张得跟霜打的茄子。可这一次,外长亲自打破惯例,不再无条件单边站以色列,一方面是压力太大,另一方面...
德国突变对以色列立场,欧盟格局将被改写?
这场道德大讨论,硬生生把德国政治氛围推向“静悄悄”——没人敢大声说自己有答案。表面上暴风雨似乎过去了;德国社会已经“暗流涌动”,分歧更加深,政策调整的路也愈发难走。这风头刚压下,剧情突然来个180度大翻盘!默茨一发狠,德国外长跟进,有人觉着这是“外交口号”,无非嘴上抨击,实际不到位。德国这回玩...
德国国防政策剧变:从战后和平主义到全面军事复兴
这项允许国防开支突破债务上限的历史性立法,标志着德国战后和平主义传统的彻底终结,也预示着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将发生根本性重构。德国国防白皮书显示,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军事活动增加了370%。2024年12月,俄军图-160战略轰炸机首次逼近德国领空,这被视为莫斯科对德国军援乌克兰的直接警告。...
欧洲多国重新审视对以色列的支持 德国立场转变显著
德国总理默茨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后表示,目前加沙的人道主义局势已无法再以打击哈马斯恐怖主义为理由来使其正当化。这是德国政府自加沙战争爆发以来首次作出此类表态。这一立场标志着欧洲对以色列政策的重大转变,也反映出以色列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被孤立的趋势。本文源自:格隆汇 ...
德国对以色列“变脸”意味着什么?
德国公共广播联盟(ARD)最新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大多数(66%)德国受访者希望默茨政府向以色列施加更大压力,以迫使其切实应对加沙正在发生的严重人道主义危机。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截图 “以方决定必然会对欧以关系产生影响”德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以色列第二大军火进口国。 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欧洲“集体翻脸”了-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中国新闻周刊消息,近日,德国总理默茨宣布暂停向以色列出口可能用于加沙的武器。这是对以色列计划占领加沙城的直接回应,根本原因则是加沙地带数十万民众的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峻。 此前,德国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批评仅停留在口头上。随着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多国采取实际行动,德以和欧以关系都走出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