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博鳌快讯
洪灏: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博鳌快讯 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现场快讯:8月13日上午,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在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召开,知名经济学家洪灏的演讲主题为"全球经济和市场展望",他表示,房价方面,如果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房价,中国的房价在2021年前后见顶,之后开始滑落。这个去
洪灏: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 | 博鳌快讯_手机新浪网
洪灏: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 | 博鳌快讯 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现场快讯:8月13日上午,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在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召开,知名经济学家洪灏的演讲主题为"全球经济和市场展望",他表示,房价方面,如果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房价,中国的房价在2021年前后见顶,之后开始滑落。这个去杠杆的过...
洪灏: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 | 博鳌快讯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展望未来,他认为:“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这时候我们应该会看到中国的股市,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将会继续有所表现。”
洪灏: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 | 博鳌快讯|房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洪灏: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 | 博鳌快讯 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现场快讯:8月13日上午,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在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召开,知名经济学家洪灏的演讲主题为"全球经济和市场展望",他表示,房价方面,如果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房价,中国的房价在2021年前后见顶,之后开始滑落。这个去杠杆的过...
洪灏: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 | 博鳌快讯-房产频道-和讯网
洪灏: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 | 博鳌快讯 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现场快讯:8月13日上午,2025博鳌房地产论坛全体大会在海南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召开,知名经济学家洪灏的演讲主题为"全球经济和市场展望",他表示,房价方面,如果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房价,中国的房价在2021年前后见顶,之后开始滑落。这个去杠杆的...
经济学家洪灏:这次面临的供给侧调整,比2016年更具挑战
洪灏认为,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经济管理思维改变的角度出发,从中国的历史长周期角度出发,从短期受到消费下行的压力,制定一些刺激的政策,帮助大家度过短周期的下行趋势,这样的刺激消费效果可能会更好。 此外,洪灏认为,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在修复,“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将会继续有所表现”。
洪灏:房地产的长周期与经济短周期相互影响,一线城市与其他城市...
洪灏认为,尽管中国的经济在修复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修复的轨迹十分确定。每个周期是3至4年,但这个周期则存在疫情干扰、政策决心等因素,所以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短周期依然处于修复的过程,中国的股市则会在修复的过程中继续有所表现。“长期的、趋势性的消费升级或者降级与人口趋势、房地产价格趋势、整个...
专家解读经济半年报:中国经济正穿越周期“分水岭”
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但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内部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缓解,经济运行基础还需加固。杨宜勇强调,2025年中国经济正处于穿越周期的“分水岭”,上半年数据体现了“速度换挡、质量提升”的转型成效,下半年需在稳预期、防风险、促创新三个方面协同...
张军:如果大家留心,会发现我们治理短期经济的思路变了
我认为,从这个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即便在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的整体表现还是带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也开始发生变化,比较强调跨周期调节,在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之上,把它和跨周期调节结合起来,把短期的利率调控目标...
崔历:以改革提振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复苏_手机新浪网
周期性因素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随着地产开始企稳,其对经济的直接拖累也在收缩,其他行业的兴起则对冲了地产通过产业链对经济的冲击。例如,过往几年制造业投资表现依然强劲,未受到房地产下行的拖累,绿色产业和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整体投资形成了一定支撑。但房地产周期仍可能通过财政与金融渠道传导,在中国主要是...
微博
洪灏:各位凤凰网财经的网友大家好,我是思睿投资集团的洪灏,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非常荣幸今天能够有机会,在2022凤凰网财经云峰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我对于2023年的展望。 接下来我分享几个图,这些图数据,将会佐证我的逻辑和我对2023年的结论。总的来说,我们认为2023年是中国经济的短周期,开始助底复苏的一年。随
专家:宏观经济应对长期与短期问题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其中,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已经从最初的“新问题”演变为了“老问题”,从去年市场预期2023年经济增速在5.5%以上,到今年两会确定目标增速为5%左右,再到今年1-2月经济修复力度偏弱,再到上半年经济两年复合同比仅为4%,经济低于预期为时已久。为什么没有出现我们期待的强力复苏?在我看来,当经济处于周期性趋势下行,...
姚洋:为什么说中国经济将重新回归向上周期
美国的这种做法,哪怕站在美国人的角度也是错的。因为今天,知识和技术已经散布在全世界,早已经不是垄断在美国本土。总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周期特性。虽然当前的经济周期,因为前几年的疫情全球大流行而被打乱,但终究会有触底反弹的时刻。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潜力依然巨大,GDP增速保持在5%—5.5%之间并不...
刘元春:当前经济复苏受到三种力量叠加影响 经济仍在复苏进程中
“当前中国经济的复苏与以往的周期性复苏有着本质性差别,我们如果采用传统的逆周期调整方式,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来进行简单应对,(那么)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固、内生动力不扎实等问题可能难以得到有效应对,我们需要有一个中期和短期兼顾的方法。” 6月25日,在以“夯实复苏基础的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
专家学者看2025中国经济增长点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专家学者看2025中国经济增长点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聚力攻坚,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如何科学看待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我国经济运行中有哪些亮点和增长点?今天的理论...
我国经济仍处于恢复发展期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一季度实现了良好开局。”在4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如此表示。 孟玮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也不平衡,一些行业企业恢复还比较慢,部分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
夯实中国经济复苏基础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表示,中国经济处在发展阶段转换长周期和疫情影响短周期叠加的状态,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泛在新动能的出现。短期政策可能成本加大、边际效应降低,要利用好这个窗口期,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和开放,获得泛在新动能,保持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2024年宏观政策还会保持宽松,国内经济恢复的趋势将持续丨第一财经...
2024年1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与上月持平,仍为50.89,继续保持在50荣枯线以上运行。经济学家们预计2024年政策将维持宽松,国内经济有望温和回升。招商银行丁安华表示,2023年我国经济曲折修复,宏观政策相机抉择,节奏由慢转快、力度由弱渐强,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托举增长。去...
专家:多措并举推动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中国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日前,第十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23)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提振信心、释放潜能、防控风险”。与会专家认为,推动中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并回到正常增长区间,应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提高宏观调控效率,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
洪灏:中国经济短周期基本见底_手机新浪网
在经历了一系列变局之后,2024年经济与市场的突围之道是什么? 11月24日,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在2023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金融峰会上指出,中国经济短周期基本见底。中美息差逆转将帮助人民币落实修复,预计2024年投资者回报将呈现向上趋势。 随着美联储大刀阔斧收紧货币政策,而中国央行保持货币宽松以提振国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