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尽我之能,替中国人呼唤”_许倬云_历史_文化
“愿尽我之能,替中国人呼唤” 著名史学家许倬云。 IC供图 南都记者从许倬云生前所在的相关基金会获悉,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于8月4日清晨在美国匹兹堡离世,享年95岁。他是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家之一,并著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行销海内外的大众史学名著。晚年的许倬云活跃于自媒体平台,通过多种渠道与年轻人对话。
刚刚,许倬云先生去世,曾慨叹“但悲不见九州同”
许倬云并不避谈死亡。他说自己是“快死的动物”,但只要活着,就要拼老命“替中国人呼唤”。“我愿意尽我之能,唤醒许多的梦,唤醒许多的错。”他曾无数次呼吁年轻人不要麻木、不要丧失判断。他忧虑当代教育生产的是“凡人、工具人、打扮出来的人”,不是“真正有思想、有灵魂的知识分子”。他看到思想在退化、...
95岁史学大家许倬云离世:残躯叙历史,悲悯系九州 - 上游新闻·汇聚...
在烽火中长大的许倬云,将“中国”二字刻入骨血。一次访谈中,他曾吐露毕生锥心之憾:但悲不见九州同。甚至在93岁高龄时,他通过社交媒体发出一段真挚自白——在世一天,我愿意尽我之能,替中国人旷野呼唤,唤醒许多的梦。 许倬云一生以历史为舟,载渡迷惘心灵;今舟已泊岸,在他深爱的土地上,江河依然奔涌,其精神永续...
94岁史学巨擘,用7个字治好了年轻人的焦虑
“我愿意尽我之能,旷野呼唤,替中国人呼唤”。如今已经94岁高龄的他,依然笔耕不断:“我可以为这个世界哀怜,为这个世界痛苦,为这个世界半夜流泪,但我也为世间人性光辉的部分欢喜且心存希望。”他从未间断对世界和历史的关照,依然在和时间赛跑,竭力给年轻人带去精神指引。03 “直到遇见我的太太孙曼丽”「惊涛...
许倬云 92岁,旷野呼唤-有了
许倬云:很矛盾。一方面我愿意早点走,我不必再负担感情上的担子;另外一方面,我不愿离开(妻子)曼丽,儿子、孙子。他们有自己的天下,他们自己长程的人生,我没法长陪。但是夫妻两个是连翅膀的,并肩的,我走了曼丽会怎么样?这就是我最矛盾之处。 在世一天,我愿意尽我之能,旷野呼唤,替中国人呼唤。唤醒许多的梦,唤醒...
我愿意尽我之能,替中国人旷野呼唤_许倬云谈话录_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载...
所属专辑:许倬云谈话录 音频列表 1 无论是悲是喜,我们都要把天下揽在怀里 572 2023-03 2 我愿意尽我之能,替中国人旷野呼唤 506 2023-03 3 我一生种许多了田,就王小波这块田,收获的非常好 488 2023-03 4 我一辈子乐此不疲,用新方法处理新问题 ...
著名历史学者许倬云去世,享年 95 岁,你对他的哪些作品印象深刻...
38.在世一天,我愿意尽我之能,旷野呼唤,替中国人呼唤。唤醒许多的梦,唤醒许多的错。只恨,螳臂当...
许倬云良心宝贵
年轻的朋友们,心里的良心是天下最宝贵的东西,由你这个良心引起别人的良心,许多良心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四分之一的人口,撑得起半边天。不但为我们自己,为我们全体勤劳,诚实,人跟人相爱,人跟人相助,开辟个新天地。 我愿意尽我所能,旷野呼唤,替中国人呼唤, ...
许倬云先生为何用“良心”“旷野呼唤”?|旷野|许倬云|良心_新浪新闻
最新采访与社交平台上,92岁的许倬云特活跃。 他不断说,要用完一条命,“旷野呼唤”,唤起年轻人,用良心唤起良心,然后四分之一人口能撑起半个天。 “我的不幸,变成我的幸运,因为我能专心念书。上帝给我这么些东西,我要用完它——为中国,为世界,为人类,我一条命没关系。”他说。
送别许倬云!他说:我真正的归属,是历史上的永远不停的中国
据澎湃新闻消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于2025年8月4日清晨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他是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主要着眼于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
95岁许倬云逝世:“你们一定要加油啊!”
“你们一定要加油啊!”告别前,老人用力大声说了这句话。他的恳切之情,仿佛就在眼前…… 每个人的抱负,“修己以安人” 三联生活周刊:这些年你的著述没有断过,在公共领域也非常活跃。这些作品背后一以贯之的想法是什么? 许倬云:近些年,我更多地思考中国文化格局的世界性。我是希望读到我书的朋友,不要将这些仅仅视为“教科书”,而是借此
江苏学人追忆许倬云,先生致南京友朋书信披露
作为中国人,我希望中国好。所以,我才不揣冒昧,常常做公众谈话,陈述我的忧心。此心良苦,我想你们谅解。所以,我拼了老命,还在做最后的奋斗,想和年轻人们做十次讲话,将中国历史作一个新的交代。刚刚我完成了一本书《经纬华夏》,是我对中国历史新的阐释。我明知其难以着力,而勉力为之。内心之苦涩,我想知我者自能...
许倬云,你可能不认识,但他说过的这些话你一定听过吗?_手机新浪网
近年来,年过九旬的许倬云依然笔耕不辍,他坚持写作、直播,始终关注着青年一代的成长与发展,鼓励年轻人“往里走,安顿自己。” 他曾说,“我就觉得要赶时间。我该做的事,我不要耽搁,尽量做下去,尽我的余年,帮助我们的年轻人,身心有个安顿。” 一起来看看,许倬云的这些话里,能不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
许倬云:我不断地投小石头,是为了要填满这个海 - 中国新闻周刊网
许倬云 史学大家,美国匹兹保大学荣休讲座教授 摄影/陈荣辉 我也有两三年不常见人,不仅因为疫情,也是因为我瘫痪了,不能出门。即便如此,我的日子也过下来了。不见人也有好处,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反省,反刍、检讨自己的行为。从小开始,我的学习就是多方向的吸收、回刍反思,将已掌握的资讯重新组织,吸收其中的未尽之意。直...
再读许倬云:心灵的宁静与力量的源泉
许倬云:很矛盾。一方面我愿意早点走,我不必再负担感情上的担子;另外一方面,我不愿离开(妻子)曼丽、儿子、孙子。他们有自己的天下,他们自己长程的人生,我没法长陪。但是夫妻两个是连翅膀的、并肩的,我走了曼丽会怎么样?这就是我最矛盾之处。在世一天,我愿意尽我之能,旷野呼唤,替中国人呼唤。唤醒许多的梦、唤醒...
许倬云:天地之间应该有如此的中国
“我已年迈,我仰望青天,许下心愿,天地之间应该有如此的中国。”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毕生夙愿,也是他追逐一生的目标,拖着残疾的身体,许倬云在历史的浪潮中自由“奔跑”了七十多年,如今他将自己一生的所思所想,凝结成这本托付之作《经纬华夏》,以山河湖海之名,写给气象峥嵘、内心皎洁的中国人。
许倬云临终抱憾“不见九州同” 两岸统一何时圆梦?
一位95岁老人的临终遗憾,道尽千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当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生命最后时刻被问及一生最大憾事,那句"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叹息,犹如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中国人胸口。这位毕生研究中国文明的学者,最终未能亲眼见证两岸统一的历史时刻,这不仅是个人遗憾,更是民族之痛。许倬云先生的选择本身就诠释着知识分子的...
许倬云X刘擎:不管走哪条路,我都要尽其所能
许倬云:今天人活在地球上,活在世界上,年轻人觉得自己生活的意义何在?目标在哪里?做什么事?这个迷茫的问题其实是个永恒的问题。我们都是世界的常人,我既不能超脱时代,也不能超脱环境,常常会感觉我到底是为自己活着还是为一个更大的个体? 我们中国人,从1840年遭遇鸦片战争以后到今天,我们一直在跟西方世界打交道,直...
救自己就是救国家转发@牯岭街少女:... 来自啵叽一口小甜饼 - 微博
“救自己就是救国家”【转发】@牯岭街少女:历史学家许倬云老先生的新春寄语,句句诚恳。「尽我之能,旷野叫唤」「92岁的人给你们鞠躬了,请你们相信我的话是诚恳的」
许倬云:天地之间应该有如此的中国
“我已年迈,我仰望青天,许下心愿,天地之间应该有如此的中国。”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毕生夙愿,也是他追逐一生的目标,拖着残疾的身体,许倬云在历史的浪潮中自由“奔跑”了七十多年,如今他将自己一生的所思所想,凝结成这本托付之作《经纬华夏》,以山河湖海之名,写给气象峥嵘、内心皎洁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