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印乐方丈管理下的白马寺:僧人顶着38摄氏度高温种地,义工称寺...
7月29日,河南登封少林寺官方消息,此前在白马寺担任20年方丈的印乐大师任少林寺新住持。8月3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白马寺,发现即使当天气温有30多摄氏度,寺内仍有僧人在地里劳作。有义工表示,僧人农禅并重已经很多年了,每年耕种收获的粮食都会在寺院空地晾晒,多余的会分给各地的香客们。游客们在白马寺 天气信息显示,洛阳市8...
实探白马寺:僧人顶38度高温种地 农禅并重传承千年祖训
寺内义工介绍,白马寺遵循“农禅并重”祖训,僧人每日需完成固定农活:春种秋收、浇水除草、晾晒谷物。今年夏季高温持续,寺院调整了作息时间,但劳作强度未减。粮食作物以小麦、红薯为主,蔬菜则供应寺内斋饭。晾晒场地上,成捆的麦秆和成袋的黄豆整齐码放,几位僧人正用木耙翻动谷物,确保均匀晾干。白马寺作为中国第...
实探白马寺:僧人顶38度高温种地
烈日当空,38度的高温炙烤着洛阳白马寺周边的农田。几位身着灰色僧袍的身影正弯腰在田间劳作,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不断滴落,浸湿了脚下的土地。这并非普通的农耕场景,而是千年古刹白马寺僧人们坚持了数十年的"农禅并重"修行方式。走进白马寺的农田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整齐的菜畦。寺内僧人介绍,这片约30亩...
少林寺新方丈:和宗老一样朴实无华,与李冰冰认识,开的是拖拉机
有次施工队想给大殿装空调,被他当场否决:"祖师爷顶着三伏天打坐都没喊热,现代人倒娇气了?"结果那年夏天,38度高温里,僧人们硬是靠蒲扇和井水挺了过来。暗流涌动的挑战 但摆在印乐法师面前的,远不止种地这么简单。 少林寺光是海外资产就有23处,光纽约的"少林文化中心"年租金就抵得上白马寺全年收入。 更...
少林寺“种地方丈”上任!要把千年古刹变农场
这位“种地方丈”履历不凡:16岁出家,1986年考入中国佛学院,成为改革开放后首批接受现代佛学教育的僧才。他推动白马寺数字化管理,每周一三五组织僧人集中学习,邀请高校专家授课。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位看似传统的法师极具国际视野。2005年他推动在白马寺建造印度风格佛殿,计划建设国际佛殿荟萃苑,还因此获得泰国大学...
我去了趟新少林?停车区挤满游人却不拜佛!在看热闹僧人种菜儿
他在洛阳白马寺干了20年,以“农禅并重”闻名,亲自开拖拉机翻地,要求僧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如今他把这套搬进少林寺:早晨4点打坐,6点下地,晚课诵经到9点,手机统一上交。武僧变“菜农”,游客围观比烧香还积极 演武场空了,武僧团的刀枪棍棒堆在墙角。 一群年轻僧人在地里挥锄头,游客里三层外...
释印乐空降少林寺,自己种地高学历,20年反对商业化,新一轮造神开始了
有着1500年历史的禅宗祖庭少林寺,刚经历了一场"地震级"人事变动。原方丈释永信,被佛教协会注销戒牒踢出佛门,接替他的是,一位开着拖拉机种地的"另类高僧"释印乐。这位从洛阳白马寺"空降"过来的新掌门,一上任就引爆了社交媒体。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居然还有这样一位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
少林新住持,开挖机种麦子
印乐法师是谁?在入主少林寺前,他是洛阳白马寺的方丈。2005年,39岁的他正式升任白马寺方丈,此后的二十年里,他极少在媒体上露面,低调得像个普通僧人。直到网络社交兴起,游客们零零散散地分享见闻,人们才拼凑出这位“种地方丈”的真实面貌。在他眼中,农耕本身就是修行。唐代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有云:...
少林寺换将,低调“种地和尚”现身,回归佛教初心令人感动
你想,白马寺在洛阳,那可是中国佛教传入汉地的“第一站”,可是个“官办”寺庙 跟少林那种游客爆棚、商业气息浓厚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他平日里不搞排场,也不喜欢出风头,基本上每天就是跟着一帮僧人,去后院种地、晒豆 秋天还会去田里拾稻谷、收黄豆 去年有人晒照片,说是他和几位大和尚在地里开拖拉机收黄豆...
少林寺官宣炸了!白马寺方丈降维打击,三把火烧向商业化
游客进寺后闻到的不是禅香,而是烤肠味;看到的不是虔诚的僧人,而是忙着收红包的"生意人"。"种地和尚"的惊天逆袭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释印乐法师闪亮登场了。这位来自洛阳白马寺的59岁苦行僧,与释永信简直是两个极端。如果说释永信是个膘肥体壮、喜欢摆谱的"商人方丈",那么释印乐就是个身材精瘦、面容和善的"...
少林寺新方丈种下“清贫树”!1988元高香要凉?网友:这回真要刮骨疗...
印乐法师在白马寺干了件“傻事”——让僧人重新扛起锄头。“农禅并重”是唐代百丈禅师定的规矩可到了现代,早被大多数寺庙丢进故纸堆。印乐法师偏要较真:僧人们白天种地、挑水,晚上打坐诵经,吃的蔬菜全自给自足。寺外的算命摊、高价香烛店被他统一收编,改成卖书签、摆件的文创店,赚的钱全投给附近村子的医疗站。更绝
和尚也疯狂:种豆VS玩古董,你挺谁?
一个在种豆 一个在玩物,听着像笑话,可这事儿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2025年的夏天。谁也没想到,几天后,这两条线会猛地撞在一起,撞出一场谁都没料到的结局。那是2005年 白马寺的夏天特别闷。天刚蒙蒙亮,印乐就带着几个年轻僧人往菜园走。地里刚撒了豆种,他蹲着,手指扒开土看了看 回头对一个小和尚说:...
少林寺新住持:开挖机种麦子的方丈
2005年4月,中印签订协议,在白马寺修建一座印度风格的佛殿。2006年4月26日,印乐率众僧侣在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奠基现场,举行洒净佛事活动。白马寺的印度风格佛殿 2007年,印乐受访时表示,在印度风格佛殿的基础上,白马寺西边还要建国际佛殿荟萃苑,将一些佛教国家有代表性的殿宇集于一区,突出佛教的国际性。他大力...
释印乐在白马寺推行农禅制度
僧人们晾晒收割好的黄豆荚,还开着拖拉机来会压黄豆荚。白马寺小包装的黄豆,是僧人居士的劳动果实。释印乐还带着僧人帮助附近农民干农活、晒麦子扬麦子。白马寺的师傅多才多艺,不但会开拖拉机,还会开挖掘机。网友说,坐在挖掘机里的僧人就是释印乐本尊,其他僧人也在工地上干活着。白马寺这种“种地修行”的接...
少林新主持来了!博士高僧不搞商业爱种地,千年古刹要变天?
一、 “农禅方丈”的另类履历,名校博士偏要种地 “师父,您看这季麦子晒得够干吗? ”2010年夏天,洛阳白马寺的晒谷场上,几位年轻僧人围着印乐法师追问。 烈日下,这位方丈的僧衣已被汗水浸透半截,手里还攥着一把刚碾的麦粒。这样的场景在白马寺持续了二十年。 2003年,印乐法师接手这座“中国第一古刹”时...
从耕田到佛寺:精神生活与修行的结合
在白马寺后院的荒地上,我们目睹了这一幕幕。低矮的石磨盘是僧人们从农家收来的宝贝,而高大的三人环抱木材则整齐地垒成草垛,秩序井然。再往前走五分钟,便是白马寺僧人们的农田,一片丰收的景象展现在眼前。方丈大和尚更是多才多艺,不仅会驾驶拖拉机等机器,还亲自参与了卫生间的装修工作。在疫情期间,他更是身...
开着挖机种麦子,这位方丈不一般!
2005年中印签协议在白马寺修印度风格佛殿,2006年印乐法师率众僧侣举行奠基洒净佛事活动。2007年他说还要建国际佛殿荟萃苑,支持和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共建佛教文化项目。他多次赴海外弘法,还促成海外佛教界人士投资国内慈善事业,还因为在中泰、中缅佛教交流中的贡献,获得泰国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和缅甸政府宗教勋章。2007年有...
少林寺来了位不一样的住持!喜欢开拖拉机种地,反对寺庙商业化
这一举措,犹如一阵清风,迅速让白马寺的风气焕然一新,同时也让那些企图借寺庙之名谋取私利的人无机可乘。接地气到超乎想象 别的方丈出行可能是豪车接送,印乐法师却别具一格,他开着拖拉机下地干活!没错,就是实实在在地开着拖拉机,带领着僧人一起种麦子、晒黄豆,到了秋收时节,还会将收获的农产品免费分...
白马寺周边村民回忆印乐方丈:亲自带弟子耕作,免费发自种的豆子...
村民王女士表示,她从小就在白马寺村长大,所以经常见到印乐方丈,有时在寺外偶遇,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寺内。回忆起印乐方丈,王女士说道:“寺院里面有一片空地,印乐方丈带着弟子们亲自耕作,每年收豆子的时候都会免费给村民、游客发放,我自己也领到过。”据王女士所述,寺内的豆子都是僧人自己种的,无公害,吃着...
白马寺方丈接任少林寺住持!上任第一件事,关掉生意,农禅并重
如果从穿袈裟的“生意人”转变成了真正种地的和尚来掌管少林寺,那这寺庙可能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变化吧。这里面的关注两个重点,一个是印乐法师自己,另一个则是他掌管白马寺这20年里的状况。先说白马寺,一个词总结就是,【清淡】。一天不做事,就一天吃不上饭,这就是白马寺近来的情况。因此,白马寺的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