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孔肯雅热病毒!张文宏首次发声
对此,张文宏表示,人也是该病毒的传染源,会帮助病毒的传播,从人到蚊,再传播给人,而现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让疾病出现跳跃性的传播——该病毒可以通过人员来往,将病毒带到新的蚊媒生活区域,进而拓展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区域。“后续的重点还是要不遗余力地扑灭蚊子孳生地;同时周边地区必须对疑似病人进行密
基孔肯雅热 - 百度百科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偶尔在欧洲暴发规模较小的疫情。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
广东确诊478例基孔肯雅热!提醒:无疫苗无特效药这些症状要警惕
基孔肯雅热虽然不是新病,但在广东这样气候湿热、蚊虫繁多的地方,它的传播速度会更快。再加上人们普遍缺乏防范意识,才会造成现在的局面。不是病毒变强了,是我们太大意了。和新冠、登革热不同的是,基孔肯雅热的传染链条更依赖蚊子,只要蚊子没了,病毒也就断了路。所以从社区到家庭,防蚊灭蚊才是根本。这不是...
基孔肯雅热患者是传染源吗_疾病_快速问医生_有问必答
基孔肯雅热患者通常是传染源。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患者在发病期间,体内存在大量的病毒,这些病毒可以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当蚊虫叮咬患者时,病毒会进入蚊虫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和繁殖,蚊虫就具备了传播病毒的能力。之后,受感染的蚊虫再叮咬其他人,就会...
您可能没听说过的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它是什么病?
传播方式:病毒通过感染伊蚊→叮咬人→病毒入血的循环传播。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目前全球无直接人传人的病例报告。易感人群:全年龄段普遍易感,新流行区无免疫力者更易感染。 感染了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 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那滋味可不好受,身体会出现这些症状: ✎ 高烧急袭 患者体温可迅速...
突然冒出的“基孔肯雅热”啥来头?普通市民如何防?
夏季是蚊虫活跃的季节,也是蚊媒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时节。除基孔肯雅热外,夏季也要警惕登革热,这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基孔肯雅病毒和登革病毒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吸血进行传播,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其传染源均为患者、隐性感染者以及非人灵...
广东基孔肯雅热确诊已超2000例 传染源是什么?如何控制?专家解读→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和人之间不直接传播。因此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2010年广东首次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蚊媒传播病例,此后在云南、福建都曾经有...
上海疾控:本市目前无本土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市民需要注意什么
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动物宿主和病人,主要通过带有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病毒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循环,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2-5天可产生高滴度的病毒血症,被伊蚊叮咬后,伊蚊便可能受到感染,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机会将病毒传播。基孔肯雅热是一种自...
确诊病例超2000例!基孔肯雅热从哪来,怎么治,咋预防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带有基孔肯雅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病毒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循环,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2~5天可产生高滴度的病毒血症,被病媒蚊叮咬后,病媒蚊便可能受到感染,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机会将病毒传播。 罕见情况下,基孔肯雅病毒也可在婴儿出生时由母体传给新生儿。
一地确诊478例基孔肯雅热!这是什么病?重要提醒收好
基孔肯雅热在我国属于输入性传染病,尚未形成地方性流行,人群普遍易感,发生本地暴发疫情的风险较高。“入境的患者作为传染源,境内的蚊子形成一定密度,叮咬之后将病原体传染给本地的人,造成本土传播。阻断本土传播的方法,包括消杀降低携带病毒蚊媒的密度、对患者进行防蚊单间隔离管理等。”邹洋说。■贴士:高温高...
广东、北京均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会人传人吗?专家解读
一问:病毒会人传人吗?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表示,近期,中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图片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副
基孔肯雅热是人畜病吗_快速问医生_有问必答
基孔肯雅热通常被认为是人畜共患病。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许多动物都可能成为该病毒的宿主,病毒在动物体内能够存活、繁殖并传播。当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动物后再叮咬人类,就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人类,引发疾病。同时,被感染的人类也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染源,通过蚊虫叮咬再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动...
基孔肯雅热疫情 - 百度百科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本病流行,1953年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Swahili土语,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这种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冬季气温18℃以上的非洲及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
基孔肯雅热是人畜共病吗_疾病_快速问医生_有问必答
蚊子在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蚊子吸食了感染病毒的动物血液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增殖,之后蚊子再叮咬人类时,就会将病毒注入人体,导致人类感染发病。而且,感染病毒的人类也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染源,被蚊子叮咬后,病毒又会在蚊子体内循环,进而传播给其他动物,形成人畜之间的循环传播。
会不会人传人?多久能出院?记者探访佛山基孔肯雅热患者收治医院
而这种隐形患者,是导致较大范围传染的重要原因。万水春说,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核心是防止蚊子叮咬,建议患者到医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更好地进行隔离。他指出,不建议患者有症状后居家隔离,感染扩散风险较高。“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传播源隔离起来,切断传播途径。”医院走廊里点着蚊香。能否自行判断是否被感染?“目前没...
关于基孔肯雅热,安徽疾控最新提醒
一、基孔肯雅热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伊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动物后,病毒会在其体内繁殖(2~10天),之后带毒伊蚊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就会造成病毒的传播。
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预警区是指当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时,根据基孔肯雅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等传染源或媒介活动情况,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的可能存在疫情扩散风险的区域。通常以核心区周围的半径500米区域作为疫情处置的预警区。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屯,必要时或以行政村甚至乡、镇划为预警区。在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
广东佛山顺德区确诊478例 小心这种由“花蚊子”传染的病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一起了解↓ 01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02 出现这些症状 可能是感染了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通常3-7天内出现症状:高烧急袭 患者体温...
...惹的祸——全面认识“基孔肯雅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其名称源自非洲土著语"Chikungunya",意为"弯腰",形象描述患者因剧烈关节痛而行动困难的典型表现。该病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患者、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深圳疾控紧急提醒:这些人需配合隔离治疗
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该病好发于夏秋季(即每年5-10月),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感染基孔肯雅热后,通常3-7天内出现症状:1.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