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热度创新高,上海AI“三个倍增”做对了什么
上海形成企业倍增、规模倍增、人才倍增“三个倍增”格局,构建起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有没有感觉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别热闹?眼下,这句话正在小红书上“刷屏”,预示着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AI)已然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天,举办至今规模最大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黄浦江畔拉开帷幕,超过1500位嘉宾参会,140余场论坛
上海规上人工智能产业一季度利润增长65%人才规模占全国三分之一
张英表示,上海瞄准技术前沿,推动智算、语料、基模一体化布局,预计到今年底,全市智算供给能力将超100EFlops;加快落地垂类模型,建设制造、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国家AI示范应用基地,累计82款大模型通过备案。目前,上海市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近30万人,约占全国1/3。在两大产业生态集聚地,徐汇“模速空间”聚焦模...
“十四五”上海三大产业倍增,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在这些领域
“十四五”期间,上海对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目标,是努力实现产业规模倍增。同时还要打造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汽车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消费品产业。 1月30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公...
上海一季度规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千亿,重点打造“5个高地”
“我们正加快制定‘AI+制造’行动方案,围绕电子信息、汽车、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等10个制造业方向,体系化打造复合型场景、智能化产品和标杆工厂。”张英说,下一步,上海将坚持应用导向,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头雁效应”,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持续深化“模塑申城”工程。(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蓄能创新稳增长,上海做对了什么?-中新社上海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交流活动,提升在AI治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快建立AI技术标准、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测试认证、安全监管体系,探索建立AI赋能产业发展和城市管理指标体系;四是保护数据隐私与安全,通过《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上海数据条例》等,为数据隐私保护提供法律保障;积极推广隐私技术,鼓励...
八年办出一个AI顶会,上海竟另有深意 _ 东方财富网
三倍增 正是在WAIC舞台,西井科技“无驾驶室”的智能集卡Q-Truck被看见,出演《流浪地球2》,今年又进驻《流浪地球3》片场。这位WAIC八届全勤生更破浪出海,将AI与新能源深度耦合,为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客户提供智能绿色物流解决方案。 智能集卡Q-Truck在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二期服役 ...
上海“十四五”规划建议: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
2、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同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
上海提前布局智算服务:公共云提供智能算力 专有云实时更新知识库...
“前几年,国内云计算平台缺少足够应用场景,发展一度停滞。DeepSeek的算法优化,降低了云计算的成本,也盘活了云服务市场,创造了大量AI训练的需求。”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AI智能算力仍将持续紧缺,这对提前布局算力的上海来说是绝对利好。 长期以来,上海积累了一批头部的算力和数据平台。比如上海数据...
AI赋能生活、共建智慧家园,2025年虹口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如何让企业、社区在AI浪潮中把握机遇?带着对数字生活的憧憬和梦想,7月3日,2025年虹口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在江湾镇街道拉开序幕。今年的提升月以“AI赋能生活、共建智慧家园”为主题,旨在全力推进AI赋能行动,积极探索AI技术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让数字素养提升更智能、更普惠。
4年后翻倍,上海AI定下这些目标,2025一起见证
原标题:刚破两千亿,4年后又要翻倍,上海AI定下这些目标,到2025年一起见证 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为聚焦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上海市经信委日前编制了《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的目标。来自上海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发展处数据,今年前...
成为AI盛会的全球之城 上海做对了什么?_人工智能_产业链_基础
成为AI盛会的全球之城 上海做对了什么? 自2018年首次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来,上海不断孵化培育,已经形成了从软件模型到智能终端、从基础研究到创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首轮人工智能“上海方案”重点任务全部落地,一大批基础研发平台、行业创新中心、AI实验室在沪“落子”。 2018年至2023年,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企业从
上海AI产业:一季度规模破千亿,全球治理“上海方案”呼之欲出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举办,不仅将展示上海AI的“硬实力”,更将为全球AI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未来,上海将继续以“模塑申城”工程为抓手,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球AI发展贡献“上海智慧”。互动引导:上海AI产业的崛起,是否让你对未来充满期待?你认为AI将在哪些领域改变我们的生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三驾马车”动能新韧性足 上海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AI助力,信息服务业亮眼 长久以来,服务业都是上海经济的主引擎。从2022年到2024年,服务业占上海GDP比例分别为74.1%、75.2%、78.2%,呈逐年升高态势。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占GDP比重达79.1%,再次刷新了纪录。 服务业可细分为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生活...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
(五)人工智能+智能终端。推动端侧轻量化模型创新,促进端侧模型与终端企业加强合作,搭建智能体平台,打造AI终端、AI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人工智能新终端。构建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软硬件适配平台,打通底层硬件、中层模型和上层应用,依托自主芯片和自主模型构建完整人工智能终端软硬件能力。
模都,随申Hi 一起AI|“模都 ”上海:一座万有引力的AI之城
这些企业与创业者们 ,从微观的个体选择到中观的产业生态 ,再到宏观的城市愿景 ,试图描绘出一幅“模都”上海的全景图 ,探寻这座城市如何构建起对 AI 人才\技术与创投的强大引力场。新上海人:为什么是这里?2024年春节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 王闯便做出了一个深刻影响其职业生涯的决定 。他告别了奋斗7年的...
上海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三要素”,推动大模型成果赋能各行各业
在组织模式上,“AI4S攀登者行动计划”有不少创新点:一是目标导向,聚焦重大科学问题组织攻关;二是创新协同,要求AI和科学研究人员组成“初创”团队;三是开放自由,不为课题设置既定流程,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计划发布后一个月内,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就收到了来自全球500多家科研机构的申请。经过专家评审,20个...
AI浪潮下,上海何以打造“高地”
发展一年多,模速空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无论对模速空间还是上海,目标是把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作为长期战略任务,要形成产业生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一片AI沃土 模速空间是AI创新发展的热土,也是一众科创人才尽展才华的沃土。 2023年,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毕业之前,“95后”青年曾...
上海量子城市建设拿下“全国首个”,语料提纯有望“锁住”AI幻觉
1万条作为独立评测集用于模型测试。后续,还将进一步地通过人工测评全面提升语料的通过率,形成高质量规模化语料库,支撑模型持续迭代。原标题:《上海量子城市建设拿下“全国首个”,语料提纯有望“锁住”AI幻觉》栏目主编:陈玺撼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戚颖璞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
上海AI进化论:一座“会思考”的城市_上观新闻
上海AI进化论:一座“会思考”的城市 2025-07-25 18:23:27 转载自:话匣子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明天将在上海开幕。 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奔着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的愿景,每年如期而至的大会,聚焦技术变革,关注规则治理,彰显着这座城市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