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中欧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回应,中国和欧盟是互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了现在的780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的贸易往来。中欧经济高度互补、利益紧密交融,推动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我们从三个领域来看,先看
欧洲智库学者:中欧合作潜力巨大 将惠及第三方国家-国际在线
近日,欧洲多家智库学者代表出席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并于会后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欧洲专家们一致表示,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政府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为中欧合作提供了丰富机遇。此外,也有专家指出,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中欧合作支持,因为中国是重要的投资国,欧洲也有大量发展援助项目和投资,...
...合作而非对抗,王毅:中欧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有着广泛共同利益
王毅2日同卡拉斯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时说,中欧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双方关系的定位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合作是主基调和压舱石,双方应在这一框架下通过沟通妥处分歧。中欧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有着广泛共同利益。王毅说,面对国际局势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中欧作为两大力量和两大经济体,应加强交往、深化了解、增进...
...署名文章《中欧应秉持建交初心 共同照亮世界》_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欧科技、人文合作蓬勃发展,双方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文化交流、艺术展览、音乐演出等活动受到中欧人民欢迎。中欧50年来建立了来之不易的伙伴关系,无数前人为此付出诸多心血,值得倍加珍惜。50年后的今天,中欧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中欧合作将更具战略意义。 中欧...
专家:中欧在电动汽车领域有共同利益 欧盟加税做法阻碍自由贸易
事实上,中欧双方在电动汽车领域有着诸多共同利益。中国在电池技术和生产能力上具备优势,而欧洲在整车设计领域领先,中欧双方的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技术交流,资源共享,推动电动汽车的创新发展,也有利于欧洲汽车行业总体竞争力的提升。正如2024年意大利都灵车展主席安德烈亚·莱维所说的,这应当成为一场良性的竞争。当各国...
再遇见|欧委会前主席普罗迪:欧洲实现“战略自主”符合中欧共同利益
普罗迪:中欧在许多领域都有非常不同的观点,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但我想强调的是,欧盟与中国有共同利益,这意味着我们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毫无疑问,欧洲和中国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但这不意味着中欧之间必然发生冲突,这也不应该是外交政策的重点。外交政策不是试图改变对方的信仰或证明某种制度...
国际观察|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
新华社记者唐奕摄中欧在经贸领域合作为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欧建交时双方贸易额只有24亿美元,双向投资基本为零。如今,中欧货物贸易额已超过78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增长到约26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已开行超过11万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的229个城市。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蔡润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欧洲议会官员:中欧“有许多共同利益”
此前,香港《南华早报》披露了这一消息,但欧盟与中方并未证实。《明镜》周刊1日称,已获得欧盟发言人的证实。与此同时,身为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的朗格呼吁重新重视与中国的对话。“我们与中国在气候保护和国际贸易方面有许多共同利益。”他告诉《明镜》周刊:“...
“中欧建交50年”学术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_湖南智库网
本次论坛回顾了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探讨未来合作机遇与挑战,也为中欧问题提供了学术交流的机会。专家学者认为尽管中欧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挑战,但双方在诸多领域仍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未来,中欧应继续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更加稳定、均衡的中欧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欧务实合作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在致辞中表示,尽管中欧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相互合作的需求是有目共睹的。双方互有维护全球多边体系的战略需求和加强经济合作的利益需求。此外,双方还互有应对全球挑战的合作需求,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一直是欧方最希望与中国合作的领域。他认为,中欧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竞争合作相互...
气候雄心遭遇现实困境,中国如何助力中东欧破解绿色转型难题?
然而,双方绿色合作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最突出的挑战莫过于战略互信还不够。欧盟近年来将中国定位为“体制对手”,以“去风险”作为对华合作的首要考量,为合作设置重重障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应当意识到,中欧之间共识大于分歧,尤其在应对气候...
姚旭:中欧AI等数字技术创新优势互补大有可为_澎湃号·政务_澎湃...
“鉴于中欧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存在显著的共同利益与结构性互补因素,双方具备构建深度协作关系的现实基础与战略必要。通过加强合作,不仅能有效避免数字地缘政治的对抗性恶化,更能为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注入稳定性力量。”鲁传颖认为,中欧可建立中欧人工智能治理高层对话机制,推进人工智能治理标准的对接与联合制定...
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
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多于分歧 冯仲平:50年前,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这是双方极具远见的决策,也是中欧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中欧1998年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
政商学界共话中欧合作前景:探索关键领域协同路径,深化互利共赢...
5月9日,在“中欧建交50周年论坛”上,来自中国和欧盟的政治家、商界领袖、名师学者、驻华外交使团、欧盟及欧盟成员国在华商会代表等参会,共同回顾中国和欧盟半个世纪的合作历程,探讨中欧如何在全球贸易、投资、创新、数字化转型和气候行动等关键领域的合作前景。
百年变局中需要中欧携手“照亮世界”——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
面向未来,中欧在广泛领域有着广阔合作前景。中欧将以创新合作为引领,不断拉紧双方利益纽带,持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绿色是中欧合作最鲜明的底色,绿色合作是中欧合作的一个缩影。中国贡献了全球40%的新能源设备产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电力供应体系和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并将用全球最短的时间实现最高的碳排...
中欧合作新信号:跨越分歧寻找共同利益新支点
中欧合作新信号:跨越分歧寻找共同利益新支点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近日在布鲁塞尔论坛上强调:"中欧在维护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共同利益,远比分歧更有战略价值。"这番表态恰逢德国总理朔尔茨率商务天团访华签下百亿订单之际,折射出欧洲务实派寻求合作突破口的强烈意愿。最新数据显示,中欧...
中欧要继续做相互成就的伙伴
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和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中欧应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勇担历史责任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也是深入思考中欧关系的重要时刻。近期,中国同欧盟多国展开外交互动,向国际社会释放共同践行多边主义...
...特别代表卢沙野接受《人民政协报》专访:百年变局中需要中欧...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低迷、全球化遭遇回头浪的背景下,中国愿将欧盟作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以更紧密的中欧经贸合作为彼此和世界提供宝贵的稳定性和确定性。面向未来,中欧在广泛领域有着广阔合作前景。中欧将以创新合作为引领,不断拉紧双方利益纽带,持续拓展...
英格尔·索尔蒂: 欧盟需要独立宣言,中国是华盛顿共识的最后捍卫者...
观察者网:从中国的视角来看,若德国(或欧洲)逐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中欧将有更大空间在应对全球变暖、经济合作等诸多领域深化协作。当前国际格局下,双方确实存在广泛共同利益。您认为,未来中国与欧洲是否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英格尔·索尔蒂:我认为中欧之间确实存在诸多共同利益——您提到了气候变化,显然这属于人类面临...
中国欧洲学会:中欧合作正当其时——写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
在经贸领域,中欧建立了经贸高层对话机制,双方就贸易平衡、市场准入、投资保护等关键问题进行协商,推动经贸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在人文交流领域,中欧设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促进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此外,中欧还在气候变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