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合西方各国对华施压,拒绝用人民币结算,中国是如何破局的?
6月,美国宣布制裁俄罗斯的外汇,要禁止俄罗斯的国家清算中心和证券交易所,这意味着,俄罗斯在国外的存款都遭到了美国的封禁冻结。而封禁一事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干了,虽然俄罗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遭遇过一次小的金融危机,但好在那时候所有的路都没有被完全封死,他们至少还能用证券来进行交易,并且有精力去应付美国等西方国家的
中美会谈进入新阶段,美财长已摆好擂台,很想抓住中国给的机会
随后贝森特话锋一转,表示:“不幸的是,中国是受制裁的伊朗石油和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因此,我们可以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他还威胁到,打算将中国对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采购纳入到谈判讨论范围中。美国财长贝森特 虽然贝森特口气很硬,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在配合之前特朗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言论。那就是俄罗斯50天内...
特朗普极限施压!中美谈判进入二阶段?内幕曝光,中国要如何应对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和可能到来的第二轮谈判,中国得有自己的应对策略。首先,在谈判态度上,必须坚定,要明确告诉美国,谈判基础是平等和尊重。美国得先拿出诚意,取消不合理的制裁措施,不能一边喊着谈判,一边还在打压中国。要是美国不作出实质性让步,中国绝不能轻易妥协,不然不仅谈判成果难保证,还可能让其他国家误...
特朗普极限施压!中美谈判进入二阶段?内幕曝光!中国如何应对?
中美谈判进入二阶段?内幕曝光!中国如何应对? 随着特朗普政府接连升级对华施压手段,中美关系再次陷入紧张漩涡,从关税豁免取消到国防预算飙升,从涉台法案通过到芯片领域封锁,美国正以“极限施压”姿态迫使着中方在稀土问题上进行让步。 甚至就在近期,也就是6月1日,美国方面甚至还针对这个问题的进行透露,表示中美双方有着...
特朗普极限施压!中美谈判进入二阶段?内幕曝光!中国如何应对?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本质上是其交易思维的延伸,他将贸易谈判视为零和博弈,认为通过短期高强度施压可以迫使对手让步,在2025年5月协议达成前,特朗普曾威胁称“谈判可能永远不会完成”,但几天后突然改口称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而这种反复无常的谈判风格既反映了其策略的灵活性,也暴露了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的缺陷...
特朗普极限施压!中美谈判进入二阶段?内幕曝光!中国如何应对?
有一种说法也值得那就是美国这一轮频繁出招,其实是在内部玩平衡术。一方面应对国内产业界的痛点压力,另一方面又不想把中美关系摁死。可有些政客又爱炒作对华强硬政治资本,有的还真觉得贸易战能压住中国腾飞步伐。这些人不是没傻劲。细节上也有不少小插曲。比如谈判团队人员流动快,前脚刚公布名单,后脚就有人调...
中美下轮关税谈判有变?美国节外生枝,让中国配合制裁俄罗斯石油
就在这个敏感时刻,华盛顿突然抛出一张意外底牌——美财长贝森特私下施压,要求中国配合制裁俄罗斯石油贸易。这场精心设计的能源围剿,恰似给即将到来的中美第三轮谈判蒙上了浓重阴影。山东港口集团今年1月7日发布的一纸禁令,悄悄掀开了美国能源博弈的底牌:所有被美国制裁的油轮禁止停靠山东港口。这个看似普通的行政指令...
中美关税谈判:双方诉求内容或涉及五大焦点,三种最可能结局预测
2. 谈判破裂:边打边谈,博弈升级(概率30%)美方:加码制裁中国AI、量子计算企业,拉拢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反补贴税”。 中方:启动稀土出口分级管控,限制镓、锗等关键材料,加速“去美元化”(如增持黄金、推动人民币结算)。 结果:全球供应链混乱,通胀再创新高,但国产替代企业(如中芯国际)逆势崛起。
中美谈判时间已定,美方团队不简单,还没见面对华先出一硬招
对比2018年,本次谈判有三个不同:中方底气:外汇储备从3.1万亿美元增至3.8万亿美元;美方弱点:国债收益率突破5%,制造业回流成本激增;全球格局:RCEP生效使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增长18%。历史证明,极限施压只会加速中国产业链升级。谈判最后24小时 据知情人士透露,谈判前夜出现三大动向:美方临时调整名单:原定出席的...
特朗普极限施压!中美谈判进入二阶段?内幕曝光,中国如何接招?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会谈刚达成“91%关税取消”协议,美国企业刚收到中国供应商的催单邮件,转眼特朗普政府就翻脸。6月1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公开承认谈判“停滞”,还甩锅称“中方违反共识”。但翻开记录,美方在会谈后火速出台AI芯片禁令、停售EDA软件、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这些动作哪像是“遵守共识”?美国司法系统“...
特朗普三招对华施压,中国如何接招?
金砖峰会落幕才几天,美国就急不可耐地对巴西挥起关税大棒——从10%直接飙到50%,创下全球贸易史上最狠一刀。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中美经贸谈判刚露曙光时,特朗普突然翻出旧法案对中国农地收购下死手。这连环杀招背后,究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疯狂反扑,还是美元霸权垂死挣扎的信号?当卢拉在金砖峰会高呼"世界不需要皇帝"后,
沙利文抵京前,一套组合拳对华“施压”,中方在接机时给出回应
事实上,美国在很多场合下,都习惯于采用这种先声夺人的策略,以期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占据优势。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进一步损害中美之间的互信,将两国关系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具体来看,美国此次对华“施压”,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首先,美国希望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寻求...
5月11日,中美会谈前夕,中方赴俄完成对表
中美会谈前夕,中方赴俄完成对表,一招釜底抽薪,封死美唯一退路 (图:中美贸易谈判现场)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前夕,中方一系列动作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商务部门负责人近日与俄罗斯方面就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展开深入沟通,双方在投资保护与经贸合作领域达成多项共识。与此同时,中国启动战略性矿产出口管制强化行动,直指美国军工...
布林肯如愿与王毅会谈,美国再对华制裁,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7 月 27 号呀,经过多次喊话之后呢,在老挝举行的那第 31 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布林肯总算是达成心愿见到王毅啦。对此,中国态度强硬,果断拿出价值 426 亿的美国资产进行回应,这可给中美关系扔下了一颗大炸弹。为啥美国那么急切地想跟中国开展会谈呢?在会谈即将到来的时候,美国又是怎样对华实施制裁的呢?
美国对华急速转向,特朗普深度焦虑下的操作,迟早要打到自己头上
发言人林剑在7月15日的记者会上严正声明:“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并强调任何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都是不可接受的。中方直指美方政策的核心矛盾——中美经济高度依存,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6.5%,而美国在华企业年营收超7000亿美元。一旦贸易战升级,美国消费者将直面物价飙升...
中美第三轮谈判即将要来?特朗普坚持不住了,对中国赞不绝口
8月初的第三轮中美高层经贸会谈,将成为检验特朗普政府诚意与策略的关键窗口。美方近期的“开闸放水”究竟是战略调整的开始,还是谈判前的权宜之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现得相当谨慎,多次表示“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了解”,这或许暗示着中方对美方反复性的清醒认知。随着会谈日期临近,特朗普政府似乎有...
美总统终于等到?中方对美开出3个谈判底线,59岁老将严阵以待
具体来看这三条所谓的谈判底线,每一条都直指过去中美互动中的痛点。第一条,要求停止极限施压和胁迫讹诈,坚持平等对话。这直接点出美方惯用的一些手法。平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没有平等的相互尊重,对话就容易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施压。过去几年,美方动辄挥舞关税大棒,滥用国家安全名义打压中方企业,种种行为都被...
中国专机刚起飞,未满24小时,美国对华实施制裁,特朗普态度转变
这招不仅与咱们的一片善意形成了鲜明对比,还让外界对即将到来的中美会谈多了不少不确定性。其实,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策略并不是啥新鲜事。近些年来,美国经济摇摇欲坠,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也一落千丈,特朗普团队的政治压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决定利用关税来增加筹码,力求在谈判中获得优势。
中美第三轮谈判来了?为了与中方握手言和,特朗普不惜下“血本”
面对中方的强势布局,特朗普政府罕见地连续让步,试图为谈判铺路。第一步,谈判安排妥协。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中美第三轮会谈可能在8月举行,地点可能在第三国。美方灵活调整时间,甚至愿意迁就中方高层会议安排,这与此前美方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第二步,芯片出口松绑。美国政府批准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这一决定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