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为了能和中方对话并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已经开始软化对华语调
当地时间7月16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了解到的情况披露称,为力争中美两国之间实现元首会晤和达成贸易协议,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软化对华语调”(Softens Tone on China),缓和了针对中国的对抗语气(has dialed down his confrontational tone with China)。报道注意到,自特朗普重新上台执政近
特朗普中美关系转向之谜,专家争论机遇还是陷阱
2025年7月9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一句“中美关系有所改善”,如同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当日迅速回应,重申中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这番表态与特朗普过往的极端对华立场形成鲜明反差,引发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激烈辩论。特朗普的言论转变,并非偶然。回顾其...
特朗普立场突现软化,对华释放‘缓和’信号?中方回应关键看行动
首先,美国经济承压,企业与消费者不堪重负。特朗普此次表态的核心逻辑是“关税过高会影响消费”,这直接反映了美国国内的经济困境。自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34%甚至部分高达104%的关税后,美国企业供应链成本飙升,特斯拉、苹果等依赖中国制造的巨头利润大幅缩水。同时,沃尔玛等零售商的中国商品价格暴涨30%-50%...
中方坚决回应,特朗普无奈妥协,态度转变,言辞渐趋理性
贸易战初期,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确实让全球市场抖了三抖。5500亿美元的加税规模,足以让任何国家胆寒。中国的反击精准而克制,专门针对美国农业和汽车业这些关键领域。这场经济博弈很快演变成一场耐力赛,而结果让所有预测专家大跌眼镜。2025年初,特朗普在连任后打出了他的"王炸"——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145%的关税。这个...
大家要看清:特朗普短暂性服软,反中的本性不会变!
近期,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公开演讲中罕见地对华释放“缓和信号”,称“与中国合作符合美国利益”。这一表态被部分媒体解读为“政策转向”,甚至有人猜测其背后暗藏“战略妥协”。然而,若仅凭此判断特朗普对华立场的根本性变化,恐怕会陷入表象的陷阱。一、表象背后的策略性调整 特朗普的“服软”并非空穴来风。自2023...
特朗普迫不及待要访华,提到中国,他的说辞变了,中方也把话挑明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白宫南草坪对记者高调宣称:“我们即将前往中国达成非凡的交易。”这番充满信心的表态,与他八年前访华后多次提及的“故宫国宴记忆”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当全球目光聚焦访华传闻时,特朗普于7月5日签署了12份关税通知函,针对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传统盟友的特定商品,威胁征收最高70%的关税,设定8...
14国集体对美强硬,日韩首当其冲,川普公开喊话中国,用上4个字
3.地缘博弈:美国在台海、南海问题上的干预未停,且因俄乌冲突对俄施压,试图拉拢中国未果。确实,之前传出中国邀请特朗普9月访华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也有很多人把这件事情解读为外交缓和信号。但说实话,中美之间的这种互动见得还少吗?按照惯例,这种互动通常更侧重姿态,难掩双方在价值观、全球秩序上的根本分歧。
特朗普为何突然转向示好中国?中方回应选举动机
特朗普的“示好”言论,不过是其个人实用主义和选举策略的又一次拙劣表演,绝非中美关系结构性改善的信号。其政策的反复无常,恰恰折射出中美两国在经济脱钩、安全疑虑和地缘政治博弈等多重挑战下,长期存在的深层结构性矛盾。这种复杂性要求双方保持战略清醒,认识到竞争是长期存在的,而策略调整只是表象,真正的挑战在于...
特朗普威胁对华摊牌?中方警告硬碰硬后,美方态度180度转弯
一边是咄咄逼人的“摊牌”言论,一边是财政高官的“缓和态度”,美国政坛的两面性再次暴露无遗。这不仅是外交上的“左右互搏”,更是特朗普“交易的艺术”再现江湖——先制造恐慌,再出面谈判,以期收获更多筹码。但显然,这一次,中国不买账。“软硬兼施”这一套,早在过去的贸易战中就已经被拆穿。中国明白,...
策辩:针对中国,推出5权合一的特朗普,美国到底在憋什么大招?
本文将从罕见的5权合一、拜登4年2个少为人关注的记录、特朗普1个异常、深层政府升级“以华制华”、对我们的影响及中国3箭等5方面为大家抽丝剥茧,详细解读。罕见的5权合一。很多人注意到了特朗普新任期,控制了众议院、参议院、最高法院,由而按过去美西方话术,认定特朗普“三权合一”,掌握了立法权、行政权和...
美情报高官针对中国言论!或映射特朗普真实立场
- 最过分的是,拉特克利夫又开始老生常谈,没有科学依据就指责新冠病毒来自中国武汉实验室泄露;- 此外,他还曾在《华尔街日报》上发文,指责中国干预了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目的是阻止特朗普再次当选。他认为拜登政府因为想维持中美关系,所以不敢公开这些针对中国的指控。从拉特克利夫的言论来看,他之所以被特朗普提名,是因
特朗普突然改口对华示好?别高兴太早,美国还没真正“疼”
这话听着像是转性了,但欧洲老朋友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别信,美国根本还没疼到那份上!这背后,是缓和?还是套路?一、特朗普改口的背后:经济压力让他不得不“服软”?2025年3月10日,特朗普在公开场合一席话炸翻全球。他说愿意跟中国谈贸易,还暗示可以降低关税!要知道,从2018年贸易战开打以来,这可是他头...
特朗普对华态度缓和!承认美对华进口关税过高 预计将大幅降低
中国网讯,2025年4月23日10:52发布——据国际媒体最新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于4月22日在一场公开集会上坦承,当前美国针对中国出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偏高”,并预测这一税率将很快经历“显著下调”。此番言论被视作美国在对华贸易政策上趋于缓和的一个显著迹象,可能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开辟积极的新路径。在...
凤凰专访:应对特朗普,中国比八年前更有经验了
编者按:特朗普威胁向中国、墨西哥及加拿大加征关税,这是他当选后首次就关税问题发表主张。11月26日-27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执行主任王文先后做客凤凰卫视《华闻大直播》、《直通车》、《新闻今日谈》三档节目解读特朗普为何挥舞关税大棒及中国的反制措施。现将专访视频及...
特朗普威胁对华摊牌?中方警告硬碰硬后,美方态度180度转弯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朗普的威胁大概率只是说说而已,是其所谓的“交易的艺术”。美国深知,与中国彻底闹翻,对自身经济和全球经济的稳定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从国际政治的现实角度来看,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往往将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特朗普虽然时常抛出一些激进的言论,但在实际行动中,也不得不权衡利弊。
刚说访华,特朗普又出3大狠招,六名中国公民被捕,中方硬核回应
特朗普的此次访问,有望增进两国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这对解决诸如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难题亦有所裨益。此外,访华还可能对地区安全产生影响,诸如朝鲜半岛局势、台湾问题等,都需要慎重考量。特朗普针对中国采取了三项严厉措施。在中国访问的消息传出后不久,美国政府竟对中国采取了迅速且严厉的三项措施,这一系列...
特朗普首度回应访华事宜,六字表态传递信息,鲁比奥处境极为微妙
特朗普打破沉默释放访华信号。当地时间 2025 年 1 月 22 日,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若收到邀请可能今年访问中国”,这是他自 2024 年再次当选总统以来首次公开回应访华事宜,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一表态打破了其上任初期对华强硬的言论基调,释放出试图缓和中美关系的信号。一连串解禁动作为外交铺路。特朗普...
迫不及待要访华?特朗普对中国说辞变了,中方一番回应很意外
特朗普若真想踏足北京,就必须拿出看得见的诚意——尤其是在关税问题上。尽管几轮谈判后美方同意"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却顽固坚持保留特朗普时期首次加征的关税额度。这种"假让步、真遏制"的套路,暴露了美国不肯放弃打压中国发展的战略野心。贸易博弈的僵局正是中美关系困境的缩影。特朗普上台前夸下海口要"缓和中美关系"...
态度变了?特朗普称中美联手可解决世界所有问题!中方提了个希望
作为长期以来对华采取强硬政策的特朗普,此次言论究竟是态度转变,还是另有隐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随后的国际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希望”,这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将迎来新的转机?特朗普的态度转变 特朗普近期的表态,无疑让外界感到意外。他曾是美国总统期间最具对华强硬立场的领导人之一,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科技竞争等...
特朗普突然转性:一旦当选,不打贸易战,将与中国“和谐相处”
2024年8月中旬,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曾经对中国态度强硬的前总统居然高调宣布,如果他能在2024年大选中胜出重返白宫,将不会继续对华打贸易战,而是要寻求和中国的和谐共处。这番言论让在场的记者们大吃一惊,毕竟特朗普在任时可是以对华强硬著称的。要理解特朗普这番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