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不断攀登新高峰——纪念中国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10周年
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历时约6.5小时的飞行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空间站进入运营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航班化”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此刻距离我国“正式”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已经过去了10个年头。回望...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10周年,一起回顾这场宇宙级浪漫的...
如今,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已整整十年。十年间,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随工程发展进行了多次验证和突破,成果累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回顾 2011年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 - 百度百科
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终阶段,于2010年10月正式立项启动,计划2020年前后建成长期有人驻留的百吨级国家太空实验室。该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阶段实施,通过天宫系列飞行器验证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等关键技术,最终由天和核心舱与问天、梦天实验舱组成三舱T形结构,具备...
万里穿针!#回顾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 来自乌斯太防范办 - 微博
【万里穿针!#回顾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展历程#】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被形象地称为“万里穿针”。#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一个视频带你回顾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走过哪些发展历程!#微博放映厅##宝藏蓝v激励计划#(中新视频)L中新视频的微博视频 ...
中国载人航天史回顾|神舟九号:实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中国首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对此评价说,航天员成功实施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的手控交会对接,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是我们国家载人航天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她用“非常精准”、“非常完美”两个词来称赞手控交会对接的效果。对中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的表现,...
中国空间站故事|交会对接控制团队:敢啃能啃硬骨头
“交会对接”技术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在这些硬骨头中,控制参数的设计更是难中之难。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间交会对接。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在任务前一天,解永春团队的方案才获得专家评审通过。 2011年年初,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但恰在此时,随着仿真...
厉害了.我们的航天.——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九)
历程回顾神舟八号事件:第一次实现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主角:神舟八号时间:2011年11月3日意义: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的关键技术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由'长征二号'F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神八'由地面操控人员遥控,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
从天宫到梦天:中国空间站的发展与象征意义
2012年6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在太空实现对接,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时光荏苒,十年后的2022年7月,中国空间站迎来了新的里程碑——问天实验舱的发射升空,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随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实现了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
我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 - 百度知道
我国空间站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成就的奋斗史。1. 前期技术积累: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从1999年到2002年,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先后发射并成功返回,为载人飞行奠定基础。2003年,神舟五号将杨利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此...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七号——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史
2011年11月3日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形成了组合体。组合体运行12天后, 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成功与之进行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
交会对接:空间站建造的核心技术- · 科普中国网
其三是航天器自身硬件设施先进,我国“天和”核心舱配备有微波雷达应答机、光学成像远场合作目标、激光雷达近场合作目标、对接十字标靶与定向监视相机等一系列全方位的对接辅助设施,是进行快速交会对接的有力助手。 展望未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将有全新的发展。
万里穿针!#回顾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 来自大连火车站 - 微博
【万里穿针!#回顾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展历程#】【转发】@沈阳铁路:【万里穿针!#回顾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展历程#】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被形象地称为“万里穿针”。 #天舟二号与...
回顾我国历史上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为载人航天的发展、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素材来源:央广网、新华社、国家航天局、载人航天工程...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航天技术) - 百度百科
1995年6月29日,美国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号顺利地与太空运行的俄罗斯和平号航天站对接成功。这次对接与20年前美国、前苏联飞船对接相比,规模大、时间长,而且合作的项目多。显然,这次成功的对接活动促进了国际空间站的建立,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技术发展 中国已掌握了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2011年11月神舟8号飞船与天宫...
“万里穿针引线”——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航天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是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在轨服务和星际探测等航天活动的基础。当前,中国空间站已建成并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未来更多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更多航天员到访空间站将成为常态。 一次次“太空之吻”完美呈现的背后,是...
科普时间到:什么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在神舟十一号即将发射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历史。 一、 交会对接技术概述 什么是交会对接技术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追踪飞行器与目标飞行器在空间轨道上交会,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最有特点、最具难度的技术是对接机构和测量导航控制技术。它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弥补...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一起了解交会对接过程 中国空间站上演“太空会师”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10月30日上午,任务进入到交会对接阶段。交会对接就是神舟飞船与中国空间站进行对接,将三名航天员送进我们的太空家园。整个过程大约经历6个半小时。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大致来了解一下交会对接的过程。 神舟飞船在交会对接过程中会经过3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首先在...
空间对接机构综述
近年来对接机构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卫星等无人飞行器也开始进行对接研究,并取得很大成果。 对接机构的发展历程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且已成为世界航天业的发展热点,不少国家都把交会对接技术作为空间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空间对接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3月,美国...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一起了解交会对接过程 中国空间站上演“太空会师”
央视网消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10月30日上午,任务进入到交会对接阶段。交会对接就是神舟飞船与中国空间站进行对接,将三名航天员送进我们的太空家园。整个过程大约经历6个半小时。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大致来了解一下交会对接的过程。神舟飞船在交会对接过程中会经过3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首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