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向机器人投降的部队 科技改写战争规则?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7月13日报道,7月9日,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通过“电报”软件宣布,在哈尔科夫地区的作战中,他们仅依靠无人机和自杀式地面作战平台,成功迫使俄军士兵向无人装备投降。整个作战过程没有乌军步兵直接参与,甚至押送俘虏的任务也由无人系统完成。据悉,乌克兰的这支机器人部队部署了装载炸药的地面车辆,对俄军
改变人类战争方式重大标志,乌军无人战车首次进入俄乌战场实战
最主要的是,这场成功的战斗乌军没有任何伤亡。乌军无人战车进入俄乌战场的首次实战,是非常具有标志意义的转变,它是第一次由机器人完全替代步兵执行全无人化的地面战斗任务,其重大意义可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9月15日坦克第一次出现在索姆河战场相提并论。【上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9月15日坦克第一次...
欧洲吹响了集结号,乌克兰看到胜利曙光
欧洲吹响了集结号,乌克兰看到胜利曙光 顿巴斯硝烟中,一支乌克兰突击旅的战术革新正在颠覆现代战争逻辑:自杀式无人机撕开防线,地面机器人清扫战壕,全程零步兵介入。这场由算法主导的攻坚战,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战场形势的深刻转变——当乌军以科技优势换取有生力量保存时,俄军正深陷“血色夏天”的泥沼。《经济学人...
乌军:史上首次,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据参考消息援引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7月13日报道,乌克兰冲突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一项完全由机器人部队执行的任务中,俄军作战人员首次在没有人类步兵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被俘。甚至押送俘虏的也是无人系统,无需乌军士兵踏足战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里程碑:一场机器俘虏战俘的现代战争。7月9日,乌克兰第3独...
人类首次无人化作战! 俄军“匕首”刺穿夜空,乌东防线要崩盘?
这场“零步兵参战”的胜利被军事观察家称为“人类史上首次无人化地面进攻”。苏梅州方向的血战已持续三天 俄北方战斗群宣称摧毁乌军11辆军车和5门火炮,并切断俄海军陆战队的补给线。 乌军试图反击,在孔德拉托夫卡-阿列克谢耶夫卡地区争夺村庄控制权,但俄军依托雷区阻滞推进。乌军用反坦克导弹击中一列20节油罐车组...
专家:乌军首次零步兵作战成功 无人系统主导战斗_中华网
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持续冲突中,2025年7月9日的一场军事行动引起了全球关注。乌克兰第三独立突击旅在哈尔科夫州展开了一次完全依赖无人作战系统的行动,成功俘获了俄罗斯士兵。这次行动不仅在战术上取得突破,也预示着现代战争正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俄军向机器人投降 乌军创战争新范式
值得关注的是,该阵地此前曾挫败乌军两次传统步兵进攻。无人系统的介入不仅实现零人员伤亡突破,更夺取了关键战略支点。智库分析指出,此举将乌克兰的“非对称作战”推向新高度——通过技术代差而非兵力优势瓦解敌军意志。法律与战术的双重冲击 此次行动暴露出国际战争法的滞后性。《日内瓦公约》对自主系统俘获战俘的处置...
乌军首次全无人作战突袭!10辆无人车换1个指挥部,俄军:绝望的表演
在俄乌冲突的持续胶着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军事行动打破了战场的常规态势。乌军首次 “全无人作战” 突袭横空出世,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此次行动中,乌军派出 10 辆无人车,这些无人车犹如战场上不知疲倦且无畏生死的 “幽灵战士”,悄无声息却又目标明确地朝着俄军的指挥部进发。它们灵活穿梭...
俄军首次从伊久姆撤退及其后的乌军反攻分析
近期,俄军撤离了伊久姆地区,这是他们自占领该地区大半年来的首次撤退。据可靠情报显示,尽管乌军成功收复了伊久姆,但在俄军撤离过程中,双方并未发生重大伤亡,俄军部队的建制和装备也得以基本保留。此次乌军收复了约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从战术层面来看,这无疑是俄军在本次冲突中的最大失利。但这是否意味着俄军...
2022年俄乌冲突 - 百度百科
0 2022年俄乌冲突(俄罗斯称为“特别军事行动” [282] [285],乌克兰称为“俄罗斯全面入侵战争” [283-284]),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286-287] 2022年2月24日,因北约东扩及顿巴斯冲突,普京宣布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正式爆发 [286-287];行动之初,俄军发起“闪电战”,从乌克兰的北、...
机场变钓鱼现场!乌军诱饵战术玩懵俄军,火光冲天爆炸连绵
该基地自2022年4月首遭“伊斯坎德尔”导弹打击后,又分别在2023年11月、2024年8月被宣布“彻底瘫痪”。 最近一次是2025年6月14日,俄军用“口径”巡航导弹炸毁机库大门,结果乌军改用卡车在野外卸载物资。 三年来基地指挥官换了四任,但战术始终如一:用廉价诱饵消耗昂贵导弹,真物资化整为零藏进森林。北约监控
又打起来了,乌军连夜出击,普京开始下令,美国态度180度转变了
值得注意的是,6日凌晨,乌军还发起了另一场“斩首行动”——打击俄罗斯“进步-全俄继电器制造科学研究院”。据悉,该研究院隶属于俄国防工业体系,同样生产俄军重要装备的零部件,核心产品是“自适应天线阵”,是俄军导弹、无人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影响俄军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如今,一天之内,俄罗斯2大核心军工...
乌军雷霆斩首!24小时狙杀俄三将,指挥链崩塌?
此次袭击成功摧毁了俄军在该地区的重要指挥中枢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履职仅90余天的俄罗斯海军副司令在此次袭击中不幸丧生。与这位高级将领同时遇难的还有十多名俄罗斯军方指挥人员。这一事件标志着乌军近期展开的系列斩首作战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根据乌克兰方面发布的战报显示,阵亡的俄海军副司令为米哈伊尔·古德科夫...
俄军攻入乌阵地!7月2日下午,先自杀无人机,再派步兵夺阵地!
俄军作战序列首先投入改进型柳叶刀-3自杀式无人机进行精确打击,热成像系统锁定乌军隐蔽工事后实施俯冲爆破。现场视频资料显示,混凝土掩体坍塌导致内部士兵被埋,幸存者徒手挖掘救援时遭遇第二轮无人机监视。在工事结构彻底损毁后,俄军步兵分队沿预先清理的通道抵近,通过战术手雷对残余空间实施覆盖式爆破。对于仍存抵抗能力...
乌军坦克遭伏击,连挨两枚火箭弹,车上乌军步兵竟然没事
这次伏击事件中,搭乘坦克的乌军步兵能够幸存下来,可能存在多种因素。或许是爆炸反应装甲的成功作用,吸收大部分爆炸能量;也可能是第二枚火箭弹的爆炸威力方向碰巧避开步兵所在的位置;甚至可能是士兵们反应迅速,在爆炸瞬间及时采取卧倒或其他规避动作。但这终究是运气成分居多,并不能掩盖这种战术本身的高风险性。这次...
打起来了,乌发起“斩首行动”,普京开始下令,美国态度悄悄变了
切博克萨雷地处伏尔加河流域工业心脏地带,向来以安全防护严密著称。但乌军无人机最终突破俄防空体系,成功命中目标。这一事件暴露俄方信息渠道渗透严重,核心设施安全形同虚设。俄防务系统的“空虚”与情报泄露问题被赤裸裸摆上桌面。俄乌空袭频率和烈度持续攀升,形成报复性循环。乌方能精准打击俄腹地关键军工目标,意味...
乌偷袭成功总统称赞,俄行动就来了,1场斩首行动,5大麻烦降临乌
西方武器的神话光环在这次交锋中再次黯淡无光。近年来,这已不是第一次了,美西方武器的实战效果与宣传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乌克兰的困境远不止于此,一连串的噩耗接踵而至。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乌克兰在偷袭成功后,迫不及待地将整个行动过程如纪录片般公布于众。这一举动不仅展示了乌方偷袭的精密计划,也无意中为...
...掩护东乌民兵围歼,乌机步旅宣告覆灭_乌军_顿涅茨克州_沃尔诺瓦哈
东乌民间武装“顿涅茨克人民军”在俄军武装直升机的支援下对盘踞在这里的乌军第53机械化步兵旅残部和国民警卫队“顿巴斯营”进行了无差别的火力覆盖,并动用坦克、装甲车推入城中展开攻坚作战,短短几个小时内,乌军战车被炮火拆成零部件,数十栋建筑物也在顷刻间夷沦为饱和式火力覆盖的陪葬品。
俄军这一炸创造历史了、炸出乌克兰广岛,弹药耗尽步入倒计时
兵力危机比武器短缺更严峻。 赫尔松前线第36海军步兵旅战损达77%,7月初被迫缩编成两个连的残部。 在顿巴斯阿夫迪夫卡方向,乌军第110旅只剩126名能作战的步兵,平均每个士兵需防守47米宽阵地。战壕里的士兵面临多重折磨。 俄军侦察无人机时刻盘旋,有士兵记录“24小时内头顶飞过37架次”。 露头上厕所都可能被FPV...
乌偷袭成功总统称赞,6月4日,俄行动就来了!5大麻烦降临乌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军首次公开了赫尔松方向两个机械化步兵旅营区遭打击后的卫星图像,原本容纳数百人的营房区域已变为布满弹坑的焦土。虽然乌军尚未公布具体伤亡数据,但北约情报官员在非正式简报中承认,该区域驻防部队近期已出现建制性减员情况。防空系统在此次对抗中同样表现抢眼。俄方宣称成功拦截了乌军发射的两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