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球场10分钟淹没:榕江三江汇流遭遇暴雨“炸弹”
洪水如巨兽般吞噬县城,网红“村超”球场短短10分钟完全淹没,积水深超1米;最大商场“常驰广场”水位漫至四楼,全县断水断电。这场超50年一遇的灾难,究竟如何酿成?“漏斗地形”:天然洪水走廊的致命短板 榕江县城位于都柳江、寨蒿河、平永河三江交汇处,形成天然“洪水漏斗”。最窄处仅200米宽的河谷,如同瓶口卡住
榕江防汛Ⅰ级响应终止:28小时生死时速暴露三大短板
榕江防汛Ⅰ级响应终止:28小时生死时速暴露三大短板 "洪水退去,问题浮出水面!" 6月29日,贵州榕江县终止防汛Ⅰ级应急响应的消息传来,但这场与暴雨的28小时生死较量,却撕开了基层应急体系的脆弱面纱。当三小时降雨量突破200毫米的历史极值冲击这座县城时,自动水位计故障、预警延迟、物资调配滞后等致命短板,让这...
贵州榕江遭遇超50年一遇洪水,6人遇难,灾后重建全面启动
此次洪水暴露城市防洪短板:商场排水系统被“瞬间击穿”,低洼区缺乏缓冲设计 。专家呼吁将内涝防治体系升级(如增强地下管网容量建设海绵城市)纳入重建核心,以应对未来极端气候 。洪水渐退,淤泥覆城,榕江街头却未沉寂。铲车轰鸣中,志愿者橘色身影与迷彩服汇成暖流;被淹的“村超”球场边,孩子们已抱着足球张望。...
洪水来袭 城市地下空间如何安全度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王家卓:榕江过去基本每年都被淹一次,而且村超这个地方经常被淹,暴露出榕江县在城市防洪中存在着重大短板。首先要从流域的角度,从防洪系统去解决防洪的问题,包括是不是从上游修建水库来蓄洪水,中间加高防洪堤,拓宽河道,甚至是局部有没有可能建设蓄滞洪区等等,从这个系统的角度...
贵州榕江全城警报拉响:洪水中的生死时速与人间温情
这场洪水,既是对城市应急能力的极限测试,也折射出中国防汛体系的进化轨迹。榕江县去年刚完成的智慧防汛系统在此次灾害中大显身手:238个自动水位站、56路高清监控、AI洪峰预测模型构成"数字堤防",将预警时间提前了6小时。但暴雨也暴露出短板:在丹寨县扬武镇,部分老旧堤防出现管涌;雷山县部分山区道路因山体滑坡...
贵州榕江拉响全城警报,街道7分钟被洪水完全淹没,与洪水赛跑
毫无疑问,这场灾难暴露出山区县城的防洪短板:老城区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村超”球场等新建设施虽提振经济,却未充分考虑行洪需求。但更值得铭记的是,洪峰中那支由干部、消防、民兵和普通百姓组成的“人肉堤坝”。正如榕江防汛指挥部公告所言:家园有殇,爱无疆。正是因为科学救援与民间互助的合力,才是抵御天灾...
四天内两度决堤:榕江洪灾背后的自然暴怒与城市脆弱性博弈
消防队员泡在污水中救援的场景,暴露出三个致命短板:侵占行洪断面使河道缩窄30%、年久失修的堤防、失效的预警系统。韧性重建:洪灾中的微光与长远处方 第二轮洪灾中,无人机巡查与"寨老救援队"的苗家竹筏配合,使伤亡人数下降60%。这提示了三维改进方向:恢复天然滞洪区、建设智能水位监测系统、将传统防灾智慧制度...
9小时转移2.9万人背后:榕江洪灾暴露的基层防汛体系启示录
从防汛Ⅱ级到Ⅰ级应急响应的升级过程中,榕江创造了9小时转移2.9万人的救援纪录。基层干部按预案对金海湾、古榕名苑等12个高风险小区实施"清零行动",但低洼地带的失守仍暴露系统短板。监测数据显示,都柳江水位从警戒线到洪峰仅用5小时,给常驰广场商户留下的反应窗口不足90分钟。这解释了为何商场监控里,洪水是从...
四日双袭!榕江百年洪灾撕裂村超之乡,三江交汇处暗藏致命杀机
榕江的防洪体系在超50年一遇的洪水面前暴露致命短板:水库调蓄缺失:规划中的红岩水利枢纽尚未建成,小型水库蓄洪能力杯水车薪;堤防标准不足:现有防洪堤难以抵御特大洪峰,洪水倒灌低洼区势如破竹;监测系统瘫痪:水文站设备被洪水冲毁,工作人员徒步20公里山路人工报汛。更严峻的是次生灾害的幽灵仍在徘徊。土壤饱和叠加...
四天两洪峰!贵州榕江为何成“洪水走廊”?真相背后敲响警钟
而榕江县城所在的河谷盆地,海拔仅200多米,洪水一来,瞬间被吞没。有居民回忆:“水涨得比人跑得还快,10分钟就淹到二楼。”二、人祸:老城防洪短板,暴露致命漏洞如果说天灾是导火索,榕江的防洪能力不足则是深层原因。尽管当地有防洪堤,但设计标准仅能抵御30年一遇洪水。这次洪峰流量远超堤坝承受力,洪水冲破...
榕江洪灾:30年一遇的洪水与生命保卫战
这场灾难暴露出城市防洪体系的短板。榕江县地处三江交汇处,城区排水系统难以应对超量雨水,部分新建小区因地势低洼成为重灾区。气象专家提醒,未来极端天气频发,需加强流域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洪水退去,“村超”球场的淤泥正在清理,商户们开始重整家业。这座小城在灾难中展现出的团结与韧性,正如当地居民所言:“洪水可以冲垮房屋,但冲不垮我们重建家园...
榕江洪灾6人遇难:11360立方米/秒洪峰敲响城市应急警钟
当11360立方米/秒的洪峰以摧枯拉朽之势冲进贵州榕江县时,这座小城的应急体系在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前显得格外单薄。6条生命的骤然消逝,不仅是天灾的悲剧,更是一面照见城市防灾短板的镜子——我们是否真的准备好了迎接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洪水中的冰冷数字 6月24日以来的72小时里,榕江县的都柳江、平永河、...
“天灾”还是“人祸”?榕江洪灾暴露的深层治理困境
当洪水以每小时1米的速度上涨时,居民收到的撤离通知,却成了“最后的逃生令”。治理“短板”:防洪工程沦为“纸老虎”榕江并非没有防洪意识。县城沿河修建的防洪堤,曾是当地官员引以为傲的“安全屏障”。但此次洪水证明,这道屏障在超标准洪峰面前形同虚设:靠近江边的房子被淹至三楼,县农业农村局一楼全毁,村...
科技筑起防洪堤:从榕江30年一遇洪水看现代防灾技术革新
科技防灾的未竟之路:榕江洪水的启示 这场洪水既展示了卫星预测、智能救援设备的技术潜力,也暴露出县级城市防灾体系的三大短板:数据互通率不足40%、智能设备覆盖率低于15%、应急响应自动化程度仅达基础级。当极端气候成为新常态,建立"智慧防洪国家标准"已刻不容缓——包括强制性的跨部门数据共享协议、县级应急无人...
榕江洪灾6人遇难:11360立方米/秒洪峰拷问城市应急体系
应急系统暴露的三大短板 通讯中断12小时,这是灾后最致命的空白期。当现代城市高度依赖数字化指挥系统时,榕江的应急通讯却退回到人工传话的原始状态。对比日本东京都建立的"灾害无线系统",我们的基层应急体系显然缺少了最关键的第二套通讯方案。交通阻断导致救援延误更值得反思。灾情最严重的八开镇,救援队伍花了6小时...
“全城撤离!”榕江再响生命警报
这距离榕江遭遇"30年一遇"特大洪水仅过去4天,彼时洪水10分钟吞没足球场、商场倒灌损失超3000万元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二、灾难背后的双重拷问 1. 城市规划的"历史欠账"榕江这座因"村超"爆红的山地县城,其防洪体系暴露出结构性短板:老城区40%排水管网仍沿用上世纪标准,新扩建的"村超小镇"等文旅项目却布局在...
榕江雨有多大?天公不作美“水漫金山”,三天降下46个西湖
回看这十天,榕江县累计面雨量319毫米,最大点雨量434毫米,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提心吊胆的夜晚。水利专家指出,此次灾害暴露出山区城市排水系统的短板:“就像小水管接大水龙头,不堵才怪!”不过,这场暴雨也让人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气象部门的精准预报、水利部门的实时监测、应急部门的快速响应,构成了一道“数字...
榕江预计出现253米洪峰水位引发社会关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榕江县境内有7座中小型水库正在超汛限水位运行,若持续降雨可能加剧防洪压力。此次洪峰应对暴露出山区县城防洪体系的若干短板:一是老城区排水管网设计标准偏低,仅能应对5年一遇洪水;二是农村地区预警信息传递存在"最后一公里"延迟;三是跨区域流域协同调度机制有待完善,榕江县所有学校、景区已暂时...
贵州榕江最大商场被淹没 洪水如瀑布灌入
榕江三河交汇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使位于低洼地带的商场成为洪水"重灾区"。据县防汛指挥部通报,当日洪峰流量达9650立方米/秒,超保证水位3.5米,全县291处道路塌方、5万立方米山体滑坡令交通彻底瘫痪,主要街道需依靠冲锋舟通行。灾情暴露城市防洪体系多重短板。尽管全县提前启动I级应急响应,但商场地下排水系统仍被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