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台1天,立陶宛新总理交底,对中国称呼变了,出乎俄罗斯预料
2022年中国海关总署明确表示,自2月9日开始将对立陶宛牛肉进行暂停申报,对此立陶宛相关企业直接高呼“8年努力全部白费”。而这只是一个缩影,就在这一年间我国对立陶宛多项产品进行进口限制,立陶宛对华出口直接大幅下降78.3%。那么立陶宛又换回了什么呢?事实上只换取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所承诺给他们的6亿美元,这个金额比起立陶宛的损失
破冰失败,中国拒绝给立陶宛好脸色,前总理怒斥现政府瞎操作
立陶宛前总理布特克维丘斯在国会炮轰现政府:“中国曾考虑恢复外交,现在没兴趣了! ”只因立陶宛海关以“证件无效”为由,悍然阻拦中国最后一位外交官入境。 中国驻立陶宛代办处直接关闭,领事业务转交拉脱维亚。 这场闹剧背后,是立陶宛政府一边高喊“想和解”,一边在台湾问题上疯狂踩线。 小国硬刚东方巨龙的代价是什...
比美国还嚣张?该国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统一
立陶宛的冒险始于2021年,却在2025年迎来了苦果。外交上,它失去了与中国的直接沟通渠道,只能通过中国驻欧盟代表团辗转联系。经济上,出口暴跌和企业困境让民众的不满日益加剧。立陶宛曾希望通过支持台湾赢得国际声誉,但现实是残酷的——盟友的掌声远不如失去的市场来得真切。数据不会说谎。2021年之前,中国是立陶宛重...
立陶宛总理上台之后首次演讲:中国已经是我们的“重大挑战”
政府在“价值观外交”方面的激进立场,不仅没有为立陶宛带来预期中的政治资本,反而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境。立陶宛为何坚持在外交上采取这种极端立场?背后有部分政治力量希望借助与台湾的“特殊关系”获取经济利益。台湾地区拥有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而立陶宛则在激光技术等领域具备一定优势。部分立陶宛政客希望通过与台湾的合...
立陶宛怒火中烧!称有意改善对华关系,但中方却并不热衷
立陶宛面临经济困境,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探索修复的可能性。立陶宛在面对经济困境之余,其政治上的投机行为也是影响其对华政策反复变化的关键因素。立陶宛执政的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反抗苏联统治的时期。立陶宛将中国视为苏联的“继承者”,与中国的合作被看作对历史的“背叛”。这种...
中方与立陶宛断得彻底,欧盟审查对华投资,27国26个不敢举手
中国日报网报道指出,欧盟试图限制对华投资的举措引发了争议。该报道强调,这一政策可能扰乱正常的资本流动,而在27个成员国中,目前仅有一个国家公开表示赞同。据观察者网报道,立陶宛总统近期建议将所谓"台湾代表处"更名,此举旨在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该提议显示出立陶宛政府希望缓解当前紧张的双边关系,通过调整对...
自取灭亡的立陶宛,中国这次真的没手软
立陶宛的乳制品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主要出口市场订单急剧下滑,销售渠道被切断,导致整个产业陷入困境。立陶宛的对华出口产业同样遭受了冲击,物流行业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立陶宛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一度成为中欧铁路运输的关键枢纽,为欧亚两大洲之间的货物流通提供了重要通道。然而,随着两国关系不断紧张,这种优势也...
挑衅升级!立陶宛禁中国外交官入境,背后藏着什么算计?
但立陶宛显然高估了美国的支持力度,也低估了中国的反制决心。立陶宛的挑衅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两国关系,也让其自身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据相关数据显示,中立双边贸易额在立陶宛涉台闹剧后急剧下滑。立陶宛对华出口规模大幅滑落,大量企业失去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遭受沉重打击。以立陶宛的奶制品行业为例,该国80%的奶酪都...
驱逐中国外交官后,立陶宛拒绝对华认错,还要求中方先作出让步
驱逐中国外交官后,立陶宛非但拒绝对华认错,还要求中方先作出让步。那么,立陶宛的举动有何用意?其措施又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结果? 事情可以追溯到2021年,当时立陶宛决定允许台湾以“台湾代表处”名义在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中方随即采取强硬回应,将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对立陶宛...
立陶宛求和无果后,驱逐中国3名外交官,我国该如何上强度?
首先,立陶宛的经济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尤其是农业和食品出口等领域。如果我国采取有效的经济制裁,立陶宛将不得不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立陶宛的新政府虽然在对华关系上表现出一定的软化意图,但由于国内政治力量的牵制,立陶宛短期内难以真正做出大幅度改变。因此,立陶宛是否会在压力下妥协,取决于我国采取的反击...
立陶宛前外长率先认怂:若欧盟不惧特朗普猜疑,就向中国投降吧
在这种情境下,立陶宛前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提出了震惊的“投降论”。他表示:“若我们不惧怕特朗普对欧洲的怀疑态度,向中国‘投降’可能是达到目的的好办法。”这番话带有挑衅和讽刺意味,他并非真的建议欧盟向中国投降,而是想用这种极端说法引起欧盟对立陶宛困境的关注,并促使其对华采取更坚决的立场。他认为欧盟的谨慎
立陶宛欲修旧好反遭冷遇,暗指中国“不识抬举”?外交困局难解
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太久。2020年末,立陶宛政坛风云变幻,“反苏抗俄”的强硬派上台,他们对华政策的转变,为两国关系埋下了危机的种子。强硬派的政策倾向与中国的核心外交原则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选择坚定地站在美国和欧洲的反华阵营,这一决定不仅违背了立陶宛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将其推向了与中国...
中国拒绝给立陶宛好脸色!6月20日,前总理炮轰现政府“瞎操作”
据《波罗的海新闻》报道,这场风波源于立陶宛近年来的外交冒险,尤其是2021年允许台北设立“台湾”代表处,触碰中国底线,导致外交降级和经贸制裁。后果很快显现。据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数据,立陶宛对华出口额从2021年的12.4亿美元暴跌至2.2亿美元,奶酪、亚麻籽油几乎退出中国市场。维尔纽斯郊区的奶农老约纳斯,过去靠...
立陶宛新外长:想跟中国恢复正常关系
立陶宛(资料图)立陶宛国内的局势因对华错误政策而陷入了重重困境。经济方面,由于失去了中国市场这一重要支撑,其经济增长动力严重不足,贸易逆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中立关系恶化后的一段时间内,立陶宛的出口总额大幅下降了约30%,其中对华出口更是近乎归零,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其经济所遭受...
立陶宛挑战中国底线,背后藏着西方阴谋,民众愤怒呼吁和解
比捉个会飞的鸡还难!咱明摆着说,立陶宛要是想在经济烂泥里翻身,就赶紧甩掉那些白日做梦的念头!别再充当西方对华的小马仔了,真心实意地尊重我们的主权,把那涉台的错事收起来,拿出点诚意来修复关系吧!只有和中国重新整顿合作,趁着这个大市场的机会,立陶宛才能摆脱困境,迎来春天。#图文打卡计划# ...
俄罗斯阴影下,被西方忽视的东欧困境:对谈立陶宛左翼学者
▶历史教科书里的导弹轨迹:从斯大林到普京的叙事接力 在加里宁格勒州立图书馆的禁区书架上,《立陶宛历史》精装本的封皮压印着双重纹路:正面是俄罗斯帝国双头鹰徽章,翻过来则是苏联镰刀锤子标志。拉夫罗夫作序的章节里,1990 年立陶宛独立事件被描述为 “西方情报机构操纵的木偶戏”,而书页边缘的批注里,有维尔纽斯...
立陶宛新政府刚成立,就对华交底,我外交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_卡斯...
自2021年起一直炒作台湾问题、上蹿下跳的立陶宛,口风似乎出现了变化。最近刚刚被立陶宛议会表决通过的总理候选人帕卢茨卡斯,谈及中立关系和台湾问题时,称立方犯下了“严重的外交错误”,并称自己对恢复与华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这一系列变化,让数年前钻了空子的台湾当局开始坐立不安。专家分析指出,不仅是立陶宛,随着...
立陶宛再度对华出手,驱逐中国外交官引发关注!
曾经繁华的商业街区如今弥漫着萧条的气息,许多家庭面临着经济困境,对立陶宛政府的不满情绪也在民间悄然蔓延。布林肯(资料图)在外交领域,立陶宛的国际声誉一落千丈。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害,原本的合作伙伴纷纷对其敬而远之,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也变得微乎其微。在国际会议上,立陶宛代表的发言常常被...
立陶宛在慕尼黑警告中方,称愿缓和对华关系,但中方“不识抬举”
立陶宛的“反复横跳”要说立陶宛这几年在对华政策上可谓是“左摇右摆”,一会儿高举“民主价值”大旗,甘当西方反华势力的急先锋;一会儿又发现经济扛不住了,开始试探着向中国示好。但问题是,外交不是儿戏,哪能说翻篇就翻篇?事情还得从2021年说起。当时,立陶宛不顾中国的严正抗议,允许台湾设立所谓的“代表处...
立陶宛一面称愿与中国交好,一面驱逐外交官并派官员“窜台”
我们没跟立陶宛一刀两断,还保留点外交面子,主要是因为两国民间还有点买卖往来,而且立陶宛国内还有不少人对我们挺友好。但要是立陶宛死脑筋不改,硬要一条道走到黑,那咱俩的关系可就悬了,说不准哪天真得断交。立陶宛对华政策总是一会儿热一会儿冷,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因为被某些大国带节奏,也可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