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药企卷入垄断大案,幕后黑手竟是同一人!
2025年震惊医药圈的垄断大案又有新进展:官方曝光垄断细节,幕后黑手浮出水面。6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连发5份行政处罚书:涉及津药药业、浙江仙琚制药、江苏联环药业、西安国康瑞金制药以及组织者郭相国。根据《处罚书》披露:自2021年11月起,自然人郭相国通过组织会议、实地走访等形式,与涉案四家企业相关人员商讨
罚没3.62亿!四药企合伙垄断案落锤,始作俑者竟是一自然人
一则处罚书牵出垄断网络,幕后黑手浮出水面。 6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一起重大医药垄断案件,自然人郭某某通过组织津药药业、浙江仙琚制药、江苏联环药业、西安国康瑞金制药四家企业,达成并实施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垄断协议,最终被罚没款合计3.6...
垄断阴影下的药企沉浮:江苏联环药业反垄断案始末
垄断阴影下的药企沉浮:江苏联环药业反垄断案始末 2025年6月10日,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将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时任董事长吴文格推上风口浪尖。这起涉及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操纵的垄断案件,不仅揭开了医药行业鲜为人知的竞争黑幕,更折射出资本逐利与法律底线之间的激烈碰撞。疫情用...
1.2亿医药黑金案:三甲院长与30家药企的隐秘交易链
2025年1月,某省会三甲医院原院长张XX受贿案终审宣判,涉案金额高达1.2亿元,牵出30家药械企业。调查显示:- 暗箱操作:通过「量身定制」招标参数,使特定企业中标率提升92% - 双轨分成:药品按销售额5-15%返点,耗材按使用量计件抽成 - 亲属洗钱:其配偶注册空壳公司,4年流转资金超8000万 ▍触目惊心的行贿图谱...
救命药大涨20倍!上海医药垄断黑幕曝光,2.23亿罚单只是开始
最近几年,医药领域的反垄断案频发。有多厉害呢?2023年,全国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27件,罚没21.63亿,有四分之一发生在医药领域,罚没金额17.72亿,占全年罚没总额82%。金额这么大,是因为跟销售挂钩,没收非法所得,按销售额比例罚款,销售基数大,罚没就自然多。2018年,原料药反垄断最大罚单,...
3家药企合谋操控麻醉药暴涨20倍!谁在拿救命钱当提款机
一、疯狂涨价背后的三重黑手 1.市场垄断:三巨头瓜分9成份额 涉案的上海信谊联合、河南润弘、成都汇信,在2020-2023年期间垄断了全国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市场。通过电话密谋、线下会面,他们将原本3.56元/支的药价统一抬高至71.5元/支,甚至私下划分销售区域:"你占东北,我吃华南",彻底消灭市场竞争。2.监管...
天价麻醉药背后垄断黑幕:一支药暴涨21倍的民生之痛与反垄断亮剑
这种“攻防术”直接导致药品价格严重偏离价值——成本不足10元的药品,竟被炒出百倍利润。而垄断协议中“不得擅自降价”的条款,更让市场失去调节能力,患者成为待宰羔羊。三、反垄断亮剑:从“罚企业”到“追个人”的破局 此案之所以成为2025年医药行业反垄断“第一案”,不仅因其罚没金额创近年新高,更因法律...
罚没近18亿!一份报告,揭开医药领域垄断黑幕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发布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 (2023)》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全国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27件,罚没金额21.63亿元。其中,涉及医药领域案件7件,所涉罚没金额约17.72亿元,占比超过8成。流转过票、层层加价……见不得光的操作,被掀开一角。01 一桩典型...
3.62亿罚单背后:药企垄断如何触碰法律红线?-立正
红线永远不可逾越。对于公众而言,这一事件也传递出明确信号——反垄断的利剑,终将斩断任何试图操控药价的黑手。法立正提示: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承担更高的合规责任。企业唯有以法律为尺,以患者为念,方能在市场中行稳致远。#法立正 #企业法律顾问 #立正 #法律 #正律集团 #法小宝 ...
揭开垄断形成的幕后黑手
医药垄断背后的隐秘游戏:谁在操控药价命脉? 当某些药品价格突然飙升,民众的医疗负担陡增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背后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垄断游戏。在医药领域,一些企业通过控制关键原料药的进口权与定价权,成为垄断市场的“幕后黑手”。它们不仅操控产业链利润,更直接威胁公共健康。本...
12亿罚单揭露医药黑幕:四大药企滥用支配地位,百姓用药成本暴涨
12月22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项重大行政处罚。在医药市场的波涛中,一起关于药品垄断和患者利益的重大事件逐渐浮出水面。这起事件涉及到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武汉汇海医药有限公司、武汉科德医药有限公司、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因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
2.23亿天价罚单撕开医药垄断黑幕:21倍药价暴涨背后的生死博弈
上海市监局一记重锤,将医药行业暗藏的价格操纵链条彻底曝光。3月21日,上海信谊联合、河南润弘、成都汇信三家药企因合谋推高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价格,被合计罚没2.23亿元,相关责任人同步被处以50万元个人罚款。这场震动行业的反垄断大案,不仅创下年内医药领域最高罚单纪录,更标志着我国反垄断执法进入"企业+...
疯狂涨价282倍!我国医药行业爆巨大丑闻,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罚款计算也更精准。 比如联环药业因“配合调查、主动降价”,被减免30%罚款;而主导涨价的仙琚制药一分没少。 这种“分层处罚”在2023年上海信谊垄断案中也用过,当时主动举报的企业被减罚80%。垄断药价,最终由病人和医保买单 四家药企两年半垄断期间,不仅患者要多花冤枉钱,医保基金也被大量消耗。 类似案例早有...
救命药变暴利工具?上海医药旗下两公司垄断被罚2.23亿
此次处罚中,上海信谊被没收违法所得1.15亿,并按销售额10%罚款5034万。但这个数字仅相当于其年销售额的2%,不少网友直呼"罚得太轻"。事实上,医药领域垄断案正呈现"金额爆炸"趋势:2023年全国医药反垄断罚没17.72亿,占全部罚单的82%。就连东北制药等"惠民药企"也曾因垄断被罚超亿元。个人追责释放重磅信号 ...
上药生化垄断案背后:真正操盘手是谁,如何撬动上亿垄断市场
当药企垄断势力延伸至整个产业链,反垄断执法如何应对?上文提及武汉汇海拥有垄断“前科”,就发生在今年5月。根据南都记者此前报道,远大医药与武汉汇海原料药垄断案是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亲自查办,开出了3.2亿元的重磅罚单。其中武汉汇海极尽销售之所能,与远大医药一同控制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原料药及制剂...
3.62亿罚单背后:药企垄断如何触碰法律红线?-立正_企业_行为_中间人
3.62亿罚单不仅是一起经济案件,更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它警示药企:在利润与生命之间,法律永远选择后者;在竞争与垄断之间,红线永远不可逾越。对于公众而言,这一事件也传递出明确信号——反垄断的利剑,终将斩断任何试图操控药价的黑手。 法立正提示: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承担更高的合规责任。企业唯有以法律...
七成净利被罚没!联环药业遭上市以来最大罚单 操纵新冠救命药...
原料药领域垄断案处罚落地,联环药业因垄断地塞米松原料价格,被罚没去年七成净利。6月10日晚间,联环药业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称《反垄断法》)公司被罚没6103.82万元,占上年净利润比例超72%。相关处罚决定书披露了背后...
罚没3.62亿元!天津查办一起医药领域重大典型垄断案件
药品关系国计民生。市场监管总局方面表示,将持续加强药品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坚持从严从重处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依法追究相关个人的法律责任,有力打击达成垄断协议推涨价格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有效维护医药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有力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罚没3.62亿元!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查办一起医药领域重大典型垄断案件
药品关系国计民生。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加强药品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坚持从严从重处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依法追究相关个人的法律责任,有力打击达成垄断协议推涨价格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有效维护医药领域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有力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来源/市说新语
4家药企合谋超高价卖药:是国外几十倍 遭罚没逾12亿元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出手,对四家药企实施了反垄断处罚,罚没金额达到了12.2亿元,创下了国内药品领域的最高纪录2。这四家药企分别是华海药业、汉森制药、恒瑞医药和康美药业,它们被指控在原料药和制剂领域存在垄断协议,限制竞争,抬高药价,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其中,华海药业的一种原料药的价格,竟然是...